第(1/3)頁 冰城,哈飛工業集團。 對于康馳的到來,哈飛的人心情都頗為復雜,很多哈飛人對他都有不小的成見。 自從去年12月份普通版銀鶴開始試飛后,哈飛就明顯感受到了軍方和集團對他們的冷落。 隨后的兩個月,更是噩耗一個接一個,項目大批量地被無限期暫停或者直接砍掉,普通工程師和技術員,很多也進入了‘在家待命’狀態。 一時之間,人心惶惶,流言飛起。 這種情況下,哪怕已經被打造成‘民族英雄’形象的康馳,也依然很難讓哈飛人喜歡起來,畢竟這涉及到的,可是他們的飯碗。 不過對于那些并不拘泥于在冰城工作的人來說,哪怕哈飛真倒了,集團也不安排新工作,他們也完全可以直接投奔康馳去。 雖然傳統直升機不造了,但造電動傾轉旋翼機也要人手的吧? 產業只是升級了,并不是沒有了。 而放眼整個華國,估計沒人比他們這幫人更適合干這事了。 而且以銀鶴的特點,它在民用領域也有相當大的發揮空間,因此未來市場,反而是更大的,對人才的需求只多不少,區別只是他把工廠拍在哪,需求就在哪。 如果康馳愿意帶著技術和設備入股哈飛,大家不用挪窩,自然是再好不過了。 因此當聽到康馳愿意嘗試和哈飛合作之后,除了少部分高層管理,有些擔心之外,大部分人對他的態度都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轉,非常熱情地給了他個隆重的歡迎儀式。 當康馳一下飛機,看到幾十個人拉著‘熱烈歡迎康馳博士蒞臨哈飛工業參觀指導’的橫幅,以及在寒風中翹首以待的領導們,頓時就愣住了。 隨后他忍不住扭頭看向蔡耀斌“怎么搞這么大陣仗……你不是說哈飛人對我意見更大么?” “那是在你來之前……既然你人都來了,那就是他們的救星了,能不熱情么?” “好吧……” 不管怎么說,沒有遭到白眼,反而受到了熱情的接待,對接下來的合作洽談也算是開了個好頭。 涉及到哈飛將來命運的大事情,其實已經不是哈飛的領導可以拍板決定的,不管洽談的結果如何,他們其實都只有聽安排的份。 在康馳來之前,哈飛的母公司華國航空工業領導,以及國資委、軍方,也都派人提前到了哈飛,順便還把和哈飛情況差不多的贛省昌河飛機工業的人也一起叫了過來,看能不能把問題一并解決了。 大唐重工這邊,康馳自然也把張晴和她的智囊團叫了過來,只不過他們都比康馳先到。 其實合作的大趨勢,在康馳有這個意向后,就已經基本算是敲定了,各方大佬過來談的,無非就是一些細枝末節的合作入股方式。 經過一天的研討會議,在雙方自覺的妥協和讓步下,合作的方向也很快就決定了。 大唐重工以電動飛行器(除電動機、電池)的技術,以及一些銀鶴已有的核心生產線作為資本,入股哈飛和昌河,在兩家公司中各占股51%。 絕對控股權,意味著這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席位,以及人事任免權、財政權都將移交給康馳,大唐重工對這兩家公司的運營決策,也就擁有了絕對的話語權。 在分工上,哈飛將來主要負責研發和制造軍用領域的電動飛行器。 昌河則主要負責民用領域,雖然軍轉民了,但其國企和軍工的性質并未改變,只要有需要,隨時也可以造軍用飛機。 這個事情的敲定,讓各方都松了口氣,但隨后康馳卻在總結性發言上,直言不諱道 “既然事情已經敲定了,各位領導也都同意人事任免權交給了我們,那接下來如果涉及到人事變動的問題,希望你們能夠全力支持我們張總。” 聽到康馳這么直白的話,大家頓時都愣了愣。 尤其是哈飛和昌河原本的管理層。 康馳的顧慮和擔憂,以及哈飛昌河的情況,大家其實都心知肚明。 不止哈飛昌河,但凡國企,哪個沒點錯綜復雜的關系網在里面,區別只是嚴不嚴重而已。 “康總不用顧慮,你盡管放手去干。” 華國航空工業集團的領導當場承諾道“只要是康總點名不用的人,我們絕不會偏袒一句,到時候我們會想辦法安排他們的去向,絕不讓你們為難。” 有了這個當眾作出的保證,康馳就放心多了。 會議結束后,康馳又私下向張晴交代道“這兩家公司你盡管放手整頓,人事搞不定的,就從待遇上改變,反正財政大權也在我們手上。” “只要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待遇,降低管理層待遇,讓一些占著茅坑不拉屎的位置要錢沒錢要權沒權,他們自己就會想辦法挪位置,如果碰上硬茬再和我說,雖然我也沒見過長老院的領導,但他們肯定知道我,多少也會給我點面子。” “呃……有這么夸張么,還要鬧到長老院去?” “萬一嘛,我也不知道這兩家公司的水有多深,不過我估計華航領導剛剛的那番話,應該不是在忽悠我,他們但凡目光長遠一點點,也不至于為了幾個咸魚惹我不開心,所以剛剛幫你要的尚方寶劍,應該還是很有用的。” 張晴點了點頭,對此也表示贊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