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康馳對盤古基地完成驗收后,原本寧靜的屏風山突然就熱鬧了起來。 一輛輛滿載的卡車,絡繹不絕地往里面運載著各種儀器、設備以及材料,它們有的是從直接大唐重工搬過來的,有的是提前就預定了的新設備。 在經過了幾天的大搬家后,盤古基地才終于逐漸安靜了下來,只有幾百名大唐重工的高級工程師還留在這里,協助康馳安裝和調試設備。 雖然這波陣仗看起很大,但實際上整個盤古基地分為三層,有足足4個大型總裝車間,18個中小型車間,各種物資倉庫上百個。 康馳目前利用上的,也只不過是其中一個中型車間和三個小型車間罷了。 待設備安裝地差不多了,康馳才把嚴輝叫了過來,掏出一份圖紙說道:“你們這兩天先留在這里,幫我把這東西造出來。” 嚴輝接過圖紙,仔細地看了一眼,隨后不禁眉頭微皺。 雖然這圖紙明顯經過了修改,但嚴輝還是一眼就認出了,這就是在他們用在換電站用的那款機械臂。 只不過康馳在那它的基礎上,加入了移動平臺和機械手更換模塊。 而且那款機械臂,是沈陽新松自動化公司提供的產品,大唐重工并沒有圖紙,康馳只是仿照他們的設計,進行了大量的簡化。 性能和精度,顯然比他們的還要低幾個層級。 嚴輝不由疑惑地問道:“如果只是想加上移動平臺和機械手的更換模塊,為什么不直接找新松定制?” 定制? 我也想啊,但不是自己造的,沒法升級啊…… 康馳心里默默地吐槽了一句,然后一本正經地解釋道:“智能制造機器人技術,對未來的工業發展至關重要,所以我打算親自從最基本的技術開始模仿驗證,然后不斷改良,制造出可以承當精密零部件自動制造和組裝的工業機器人。” 嚴輝聽后,表情頓時嚴肅了起來。 能進行精密零部件自動制造和組裝? 這得多先進的工業機器人才能做到? 雖然現在很多工廠,尤其是汽車制造工廠的流水線上,都大量地使用工業機器人來替代工人,不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精度,還能減少人工成本。 但實際上,一條流水線上的工業機器人種類非常多,每一個工業機器人能完成的,只是流水線上的某一道工序而已。 換而言之,它們只是在做重復性非常高的動作,只不過精度比較高而已。 但通過康馳的這個圖紙,和話里表達出來的意思,嚴輝卻能明顯感受到,康馳的目的是造出那種比較‘萬能’的工業機器人,難度可想而知了。 而且…… “這東西如果真造出來了,以后工廠豈不是徹底不用普通工人了?” “還是得看成本。”康馳笑著解釋道,“就算我造出來了,但一臺的成本幾千萬甚至上億,那肯定還不如用人工。” 嚴輝點了點頭,但心里卻難掩擔憂。 主要是他對康馳的技術已經趨向迷信了, 在嚴輝看來,似乎沒有什么是康馳想搞,卻搞不定的。 所以成本,真的會是問題嗎? 嚴輝強烈懷疑這其實只是康馳的托詞, 他估計也不想看到這么高科技的東西,太早、太快地進入社會,從而造成社會上大量的工人失業。 嚴輝的擔憂和猜測都是對的。 雖然按照現在的科技發展趨勢,這一天遲早會到來,康馳也可以讓這天提早到來。 在他還沒有搞類似‘科技大基建’這種,能創造海量就業機會的項目之前,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但搞科技大基建,其實要在全民知識技能水平大幅度提升,社會總體經濟相對寬裕的前提下。 不然強行開搞,就是勞民傷財、奇觀誤國了…… 因此康馳現在造這東西,單純地就是為了服務自己,而為了控制這項技術,成本和不可復制性,就是最好的借口。 于是接下來的幾天,康馳就在盤古基地,帶領嚴輝和幾百名工程師們制造第一代工業機器人。 由于這臺機器人的技術水平相對比較低,屬于康馳口中的‘技術驗證’機,因此對于嚴輝這支哪怕放眼華國,水平也已經出類拔萃的科研團隊來說,基本沒啥難度,僅僅三天就制造完畢。 經過簡單的測試,確認它的性能和圖紙設計的差不多后,康馳便讓嚴輝帶人回去了大唐重工,繼續擴建電機生產線了。 諾大的盤古基地里,很快就只剩下了康馳一個人。 【物品:工業機器人】 【制造者:大唐重工】 【物品等級:1】 【經驗:0/10000】 【物品狀態:完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