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解析項目:無解析項】 【通用經驗:543464】 【精通點:39】 看著眼前這臺足足有四米高,兩個機械臂,一個履帶式移動平臺的工業機器人,對康馳這種對機械設備獨有鐘情的人來說,就跟看到美女一樣只覺得非常賞心悅目。 【ps.以后有時間的話,會盡量用ai給大家配張圖,當然,ai繪圖有點傻,肯定不能完全呈現出想要的效果,調試又很花時間,大家就先湊合湊合吧~】 升級! 通用經驗-10000。 一道白光閃過,這臺工業機器人的造型發生了輕微的變化,整體變得稍微纖細靈活了點,一整條的履帶也分離成了兩節,激動靈活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康馳對這臺工業機器人的要求,是至少能獨自復制出一個1級的技術驗證機,那樣基本就滿足了他當下的需求。 康馳沒有繼續升級,而是先進行了一番測試。 不過測試結果并不理想,2級的工業機器人對材料的鋼板等材料的加工精度只有±1.0mm,組裝精度±0.1mm,這個精度造汽車肯定是沒問題了,但造機械臂還是不行,需要在康馳的輔助下才能完成組裝。 于是康馳只好繼續升級,直到升至4級之后,這臺工業機器人才終于達到了康馳的要求,能按照圖紙,獨自進行一級工業機器人的制造和組裝。 【物品:低級智能工業機器人】 【制造者:大唐重工】 【物品等級:4】 【經驗:0/80000】 【物品狀態:完好】 【解析項目:可解析】 【通用經驗:493464】 【精通點:39】 而且這臺工業機器人,前綴也加上了低級智能兩個字,能夠簡單地理解康馳的指令,比如快點、慢點,向上移動0.01mm之類的具體指令,具體有多智能,則還需要康馳進一步摸索。 其實康馳對‘智能’兩個字是有點謹慎的,畢竟系統定義的智能,和目前人類定義的智能很可能不是一個維度。 比如現在工業領域的智能機器人,實際上只是通過各種傳感器收集各種數據,然后按照程序邏輯在運行而已,實質上只是一臺性能更強大的機器,從原理上就不可能具備自己的思維能力。 哪怕是chatgpt所謂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只是基于大數據的預測和計算,而不是基于思考和意識,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種搜索引擎,只不過更加精準,能對信息進行更有邏輯性的重組和排列罷了。 因此,真正有獨立思考和意識的人工智能,距離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其實還很遠。 但在康馳的系統里,可就不好說了…… 因此整個盤古基地在建造的時候,康馳就曾經提出過一個要求,那就是安裝一套esp應急系統,在遇到特殊緊急時,可以癱瘓整個基地的電子設備,而這套系統的開關也只有他才有。 搞定工業機器人后,接下來就是搞電機了。 其實電機這東西,在整個文明的科技中,稱之為電力時代的基石也毫不為過。 只要是用電的東西,除了發光類,其它基本上都離不開電機。 比如小孩子的電動玩具,空調壓縮機、電腦主機、手機震動馬達,光刻機工件平臺等等,任何涉及到運動的,哪怕再細微的東西,都得有電機才行。 磁和電,從一開始就是相生相伴的關系,而電機,則是人類對磁和電利用能力,最直接的體現。 包括點燃可控核聚變的仿星器和托卡馬克兩種技術路線,主要考驗也都是人類對電磁的掌握能力,毫不夸張地說,只要掌握了磁和電,就掌握了未來。 不過那些事情都還過于遙遠,康馳當前的主要任務,還是盡快解決重型卡車上的高扭矩電機問題。 最早在電動車上用的電機,基本上都是異步感應電機,它的轉子是用導電的金屬條做成的鼠籠狀結構,當定子線圈通上電后,從電池逆變過來的三相交流電,就會產生旋轉的磁場rmf,鼠籠金屬條會切割旋轉磁場。 但異步感應電機感應出轉子中的電流,要消耗3-4%能量,能量轉換率偏低,而且啟動扭矩不夠強,超過一定速度之后,扭矩還會銳減,這就是有些電動車高速乏力的主要原因。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發明了永磁同步電機,國內大部分的電動車車型,現在用的就是這種電機。 永磁同步電機的轉子根據異極相吸的原理,在定子磁場的帶動下旋轉,可以提供更大的啟動扭矩,而且不會在轉子中浪費能量。 但因為永磁同步電機會產生一股反電動勢,而且轉速越高,反電動勢越強,因此高速乏力的問題依然存在。 為了解決高速問題,和進一步提高扭矩,豐田的工程師最先想到了同步磁阻電機。 同步磁阻電機沒有永磁體,它是通過在鐵轉子中間開幾個有弧度的槽,利用磁場擠壓來讓轉子轉動,而且這種設計不會產生反電動勢,高速性能很強。 但同步磁阻電機有個致命的缺點: 震動很大…… 于是豐田的工程師設計師把永磁同步電機,和同步磁阻電機相結合,直接將永磁體塞進了轉子中間的開槽里,減小了永磁體磁場和定子線圈的相互作用,發明了內置永磁體同步磁阻電機。 這種設計,既有了永磁同步電機的低速扭矩,又有了同步磁阻電機的高速扭矩。 豐田普銳斯上用的,就是這種電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