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道德-《唯有神》
第(1/3)頁
巨像拔地而起,隨著高度的增加,進度就愈發緩慢,以邏各斯人如今的文明來看,這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雅列斯托王因此大手一揮,征召了更多的奴隸與工匠,竭盡全力地建造巨像。
在他眼里,先知的巨像必須在自己離世前建完,自己要親眼見到,這邏各斯王國的輝煌象征屹立在大地上。
這是自己對于神的紀念,也是對于父親的哀悼。
雅列斯托王比王國內任何一個人都知道——神離去了。
王不知道神什么時候會回來。
王也不知道,神經歷過漫長時間的沉睡后,是否還會記得邏各斯人。
所以,他才要造父親的像,那是神揀選的人,神即使忘了每一個邏各斯人,也會記得先知亞爾。
雅列斯托王勵精圖治,全力地調派各種資源送往巨像屹立之地,同時竭力地調和貴族間的矛盾,平衡王國內各方的利益。
舉個例子,
當年,撒泊王的長子理應被處死,他的父親如何迫害規律園的祭司們,雅列斯托王就理應如何迫害撒泊王的子嗣。
然而,撒泊王那時在邏各斯人間仍有民心和威望,因此雅列斯托王赦免了他,并且為后者安排婚事,將其撒泊王長子的女性子嗣提拔為祭司,授予城邦。
他不是殘暴的先王撒泊,將權威建立在驍勇善戰之上,恰恰相反,雅列斯托王的權威建立一個文明的發展之上,建立在掌握權勢的貴族們的普遍認同之上。
可以說,雅列斯托王是邏各斯人有史以來,第一位合乎道德的君主,虔心敬神、手腕溫和而不失強硬,以君主的智慧統合整個王國,他的所作所為,也將是日后無數賢君的標桿。
…………………………………………
…………………………………………
戴爾圖良走在建造巨像的石場里。
數以千計的邏各斯奴隸搬運著石料和木料,上身赤裸,衣不蔽體,他們揮灑著汗水,瘦削的軀體爆發出強大的力量,工匠和督工們揮舞著鞭子,像是驅趕牛羊一樣,稍有怠慢,就打在奴隸們的身上。
沒有人知道奴隸是怎么出現的,是什么時候出現的。
邏各斯人的文明不過是一個新生的文明,既沒有法律,也沒有敏銳的洞察力,連道德也保持著不計其數的部落習俗。
奴隸就在文明的發展中自然而然地產生了,這些被迫出賣了自由的人們又順理成章地進入到了邏各斯人的生活中。
先知亞爾的巨像如同奇跡般屹立在大地上,邏各斯奴隸憑借著優異的體能,沒日沒夜地工作著,工匠們只給他們提供勉強飽腹的食物,以雅列斯托王的名義要挾、敦促。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崇州市|
甘德县|
安徽省|
诸暨市|
石林|
宜章县|
邮箱|
竹山县|
芷江|
聊城市|
吴旗县|
岢岚县|
信宜市|
宜兰市|
宁城县|
光山县|
米易县|
蒙自县|
安福县|
昌乐县|
咸宁市|
伊川县|
弋阳县|
哈尔滨市|
金华市|
石家庄市|
前郭尔|
大姚县|
枝江市|
无为县|
洪洞县|
天津市|
富源县|
白城市|
吴忠市|
枣阳市|
台湾省|
茌平县|
扎囊县|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