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60章 這就是你家鄉(xiāng)的味道!-《人生1984》


    第(1/3)頁

    一家人迎著李云海進(jìn)了堂屋。

    他家是標(biāo)準(zhǔn)的農(nóng)家土磚屋,黑瓦土墻,木門木窗木樓板木屋柱,坑坑洼洼的泥土地面。外墻都裸露著黃黃的土磚,當(dāng)路的地方用石灰水刷著這個年代的大字標(biāo)語。

    土磚是用泥土反復(fù)踩踏,形成膠泥,然后將膠泥放在磚模里,制成長一尺,寬和高各半尺的泥磚,經(jīng)曬干而成。

    李云海家有半間堂屋,四個房間,外加灶房和茅房,這就是80年代的農(nóng)村房子的理想戶型。

    為什么說是半間堂屋?

    因?yàn)檫€有半間是別人家的,兩家共用一間堂屋。

    農(nóng)村人通常是聚族而居,住宅形成有一定規(guī)模的建筑群,里面的住戶少則十來戶,多則幾十戶,走進(jìn)去,就像走進(jìn)一個迷宮。一間堂屋就是先祖留給家族的公共遺產(chǎn)。

    父親李德明,拉著大兒子的手,徑直走到堂屋的神龕前,沉著的說道:“云海,你能出人頭地,成為國家工人,多虧了祖宗保佑,快磕三個頭?!?

    李家的神龕很簡陋,是用紅紙寫的,上寫“本宗李氏歷代先祖考妣之靈位”十三個字,有的人家不寫本宗二字,那就是十一個字。也有的人家只寫天地君親師五個字。

    李云??牧巳齻€頭,和家人進(jìn)屋。

    他打開包裹,拿出在省城買的酥餅和糖果來,分發(fā)給爺爺奶奶和弟弟妹妹,他見村里的一群孩子圍在家門口,便朝他們招了招手。

    小家伙們立馬跑了進(jìn)來,都把手伸得長長的。

    李云海給他們每人抓了一把糖。

    小朋友們高興的喊:“謝謝云海哥哥!”

    李云海拿出給家人買的衣服,塞到每個人的手里。

    弟弟妹妹們一看不是過年也有新衣服穿,高興的又蹦又跳。

    母親張淑文,看著兒子買了這許多東西回來,不由得又是喜,又是愁,拉著李云海的手,問道:“云海,你哪來這么多的錢,買這許多的東西?”

    李云海把買給母親的衣服遞給她,說道:“媽,我這個月留在省城沒有回來,就是為了掙錢。我學(xué)的是無線電,懂電器修理,這門手藝在省城很賺錢。媽,你身上的衣服,打了太多補(bǔ)丁了,換下來吧!我給你買了三套衣服呢!”

    張淑文拿著衣服,一邊看一邊說道:“太破費(fèi)了!你就算賺到了幾個錢,也別這么亂花啊!你存起來,將來討老婆用?!?

    李云??纯醇彝剿谋诘耐廖?,除了生活必需的灶臺鍋盆,木桌竹椅,碗柜和臉盆架外,沒有一個像樣的家具。

    石板村靠近縣城,不算偏遠(yuǎn)山區(qū),這邊通電比較早,但家里也只扯了一根電線,每個房間裝了一個五瓦的電燈泡,比起煤油燈來,聊勝于無。

    至于家用電器,一樣也沒有。唯一帶電字的,就是那個老式的手電筒,用兩節(jié)一號大電池,方便走夜路、夜里到屋外上茅房用。

    李云海本來想多攢點(diǎn)錢,拿回家來,把家里的房子翻修一新,結(jié)果他的錢,全部存死在貨里,他身上只有兩千多塊錢,想翻建房子肯定少了。

    他家人口多,新房面積建小了不實(shí)用,在他的設(shè)想中,至少也要建一排五間房。中間是堂屋,兩邊各建一個三室兩廳帶廚衛(wèi)的套間,建兩到三層樓才夠用。

    在農(nóng)村,80年代的時候,建一座幾間房的磚瓦屋,也是需要幾千塊錢的,是很大的一筆花銷,畢竟那時候人們賺的工資比較少,幾千塊錢相當(dāng)于是一個天文數(shù)字,大多數(shù)家庭都拿不出來,也就無法翻建老屋。

    李云海經(jīng)歷過這個年代,他大概知道,這年代的磚瓦房屋造價并不便宜,從鋪設(shè)宅基地到上梁封頂,再到粉刷、安裝水電,花錢的地方很多。如果紅磚不是自己燒制的話,花的錢就更多。

    建一座小房子,也要花三五千塊錢。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金溪县| 白玉县| 白城市| 固安县| 健康| 广宁县| 赤峰市| 德昌县| 安多县| 长泰县| 邻水| 安康市| 嵊泗县| 巴塘县| 吉木乃县| 屏南县| 邵东县| 宁陕县| 江阴市| 师宗县| 北京市| 宁国市| 建瓯市| 兴海县| 曲周县| 新营市| 正宁县| 甘孜县| 德江县| 田阳县| 昭平县| 常熟市| 瓦房店市| 大城县| 梁平县| 全椒县| 新竹县| 钦州市| 泊头市| 会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