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解答一些問題-《晉末長劍》
第(3/3)頁
另外再談一下組織形式。
此時基本是部落、氏族形式。
歷史上胡人組織形式出現質的提升,是唐代的吐蕃。
吐蕃實行“茹—東岱制”。
翼長、萬戶、千戶、百戶、小將——翼長統領至少一個萬戶。
這是史上第一次出現如此嚴密的組織結構。
茹—東岱制下,各級官員管軍又管民,以軍法治民,組織度非常高。而且軍事裝備非常好,從中亞、天竺擄掠了大量工匠,有成建制的具裝甲騎。
說實話,若非吐蕃這種農牧混合國家運氣不好,遇到了上升期的唐朝,估計會很厲害,畢竟安史之亂后,他們深入中亞,與阿拉伯人激戰,還經常南下印度搶劫。
當然,吐蕃運氣也不錯。
唐玄宗天寶年間,吐蕃連吃敗仗,損失慘重,九曲之地盡皆丟失,有亡國之憂。但戲劇性的是,唐朝安史之亂了,吐蕃又活了……
吐蕃的制度,與女真的猛安謀克制、蒙古的萬戶制大同小異。
即胡人打破了部落、氏族的藩籬,以一種組織度更高的形式調用他們的人力物力,并且提升了凝聚力。
這會的匈奴還不存在這種組織度。
最后說一點,算是我的個人見解,不一定對。
就總體而言,募兵制是要優于征兵制的,缺點是維持成本太高。
不打仗的話,募兵也要領工資,而征兵在家種地,是農民。
打仗的話,募兵要領雙倍乃至三倍工資——中晚唐防秋,各藩鎮派兵到邊境,幫助中央守邊,朝廷給兩份工資,藩鎮給一份工資,三倍工資。
而征兵打仗,還是沒有工資,或者只有極少的賞賜。
在募兵制大規模開啟前,壓根就沒軍餉這個概念。
另外,很多人都聽說過“一漢當十胡”這種說法。
對,這是西漢年間。
到了后來,陳湯說現在不行了,只能“一漢當五胡”。
原因是什么?
胡人也在進步啊。
西漢時中原與匈奴的文明、生產力差距極大,體現在戰爭上,就是西漢軍隊武裝到牙齒,而匈奴只能武裝極少數精兵,絕大多數人居然用骨箭,更別說大規模裝備甲具了。
另外,當時馬具也不行,騎兵威力不夠大。
東漢時,這個差距縮小了。
胡人裝備提升了一些,而且出現了能提升騎兵戰斗力的馬具。
到了魏晉南北朝,因為胡人大舉南下,差距更加縮小。
而且雙邊馬鐙、高橋馬鞍出現,讓騎兵可以借力,在馬上做更復雜的動作,騎兵威力暴增。
再到唐代,漢人軍隊的裝備優勢更小了,這時候怎么辦?
只能靠武勇。
說一個典型例子,唐中宗時在陰山修三受降城,打算修甕城、馬面,置守具,被很多人反對。
反對的原因你想象不到:他們認為城池修得太好,會讓士兵有依賴心理,不愿出城野戰。
唐代朔方軍六萬余人,其實馬不多,絕大多數是步兵。
胡人騎兵來了,步兵要敢于出城野戰。
畢竟薛延陀人都能靠步兵一統草原對吧——薛延陀大概是蒙古草原上唯一一個靠步兵稱雄的霸主了,奇葩。
寫得有點散亂,其中一些還是集中回答讀者的疑惑。
先這樣吧,繼續碼字。
epzww.com 3366xs.com 80wx.com xsxs.cc
yjxs.cc 3jwx.com 8pzw.com xiaohongshu.cc
kanshuba.cc hmxsw.com 7cct.com biquhe.com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凤冈县|
剑河县|
彭泽县|
女性|
英德市|
宿州市|
岑巩县|
巍山|
菏泽市|
永平县|
长岭县|
青阳县|
贵港市|
黄冈市|
简阳市|
绵阳市|
开江县|
千阳县|
唐河县|
罗山县|
安远县|
江都市|
苗栗县|
奉节县|
封丘县|
江阴市|
泽州县|
塔城市|
陆丰市|
灵山县|
靖安县|
营口市|
剑阁县|
鄂尔多斯市|
万年县|
宁陕县|
鄂尔多斯市|
城步|
项城市|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