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幢主糜晃不知道是從哪個聚會場所匆忙趕來,居然一副峨冠博帶的裝扮。 微風輕拂,衣袂飄飄,腳踩木屐,氣度不凡。 就是這個味,太沖了。 有人很喜歡,覺得這才是士大夫該有的風范,憑風而立,衣袂飄飄,瀟灑不羈,溫潤如玉。負手而立之下,算無遺策,木屐踢踏之中,頑敵頓破。 一定要有不食人間煙火,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感覺! 也有人很不喜歡。治軍是系統、科學的工程,它需要繁瑣細致的工作,需要傾注大量的心血,甚至需要你與將士們同吃同住,渾身臭烘烘的。 出征之時,日曬雨淋,臥冰吃雪。 決勝之時,輾轉反側,夜不能寐。 誤餐點誤出胃病很正常。 冬天凍得雙手開裂、流膿也很正常,豈不聞“都護鐵衣冷難著”? 皮膚被風沙打磨得黝黑、粗糙,更是難以避免之事,畢竟“半夜軍行戈相撥”之時,“風頭如刀面如割”。 至于身上的傷疤,但凡上陣,就不可能避免。 糜晃這個樣子,真的讓人無語,相當不專業。但說句讓人傷心的話,此時像他這種人太多了——不是沒有愿意沉下心、腳踏實地做事的世家子,但真的很少。 清談清談,太特么不接地氣了。 糜晃身后還有一人,便是之前來過的司空府參軍王導了。 只見他倒背著雙手,目光四下掃視,片刻后就收了回來,顯然不感興趣。 糜晃在他面前,倒像個隨從一般,滿臉堆笑說了幾句話,遠遠聽不真切。 王導耐著性子聽了會,隨后便擺了擺手,不言語了。 糜晃不以為意,踩著木屐來到陣前。 五百多人的隊伍已經集結完畢,包括前幾日新送來的百名募兵。 糜晃的目光在他們那里多停留了一下,畢竟是他遣人送來的,且都是自愿當兵的精壯,素質比其他人好多了。 是不是自愿當兵,差別太大了。 昔年馬隆在洛陽選募遠征涼州的將士,定下了嚴格的考核標準,包括體格、力量、箭術、武藝、意志等多方面因素,綜合選拔,得三千五百人。 這三千五百人就是自愿從軍,想要搏一把富貴的,因此耐苦戰、士氣高、心理素質強,被胡人騎兵包圍,與后方斷絕音訊時,仍然能維持車陣,遠行千余里,大量殺傷胡騎,成功沖破包圍圈,抵達涼州。 如果是征發而來的耕戰之兵,在后路斷絕,完全陷入包圍的狀態下,是做不到這種程度的。他們很容易慌亂,最終全軍覆沒——以步兵對付騎兵,步兵不慌亂,沉著戰斗,是最基本的要求,可惜九成以上的步兵做不到。 “《魏武步戰令》云‘伍中有不進者,伍長殺之;伍長有不進者,什長殺之;什長有不進者,督伯殺之。’皇朝因之,故有督伯整訓部伍,為幢主左膀右臂。”糜晃清了清嗓子,道:“我事務繁忙,不能親理軍務。短時尚可,時日長了則不太妥當,故上稟大王,得允準增設督伯二人……” 督伯,也稱“督戰伯長”。此非標準職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像是一幢之內的督戰官,權責不小。到了晉代,伯長開始出現常設的苗頭,有的督伯就管理百人隊,有的管兩百人。 一幢五百人中,伯長的數量也開始變得不固定,一般是一員,但兩員、三員的情況也不鮮見,再往下發展,大概率會成為隊主、幢主之間的一級常設職位。 糜晃原本只請設督伯一員,參軍王導聽說之后,認為不妥,應再增設一員,以為鉗制。 司馬越對這幢兵不是很關心,但他不會拂王導的面子,于是同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