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好在二人皆得了陸澤靈光賜福,早晚煉氣導引,又采摘些野果生菜,樹皮草根,勉強糊口,倒也暫時餓不死。 老道名為浮云子,乃是靈寶派真傳弟子,授正一符箓的道士。 他這一支得傳了一部《龍虎丹經》,是葛仙師注解丹經之王魏伯陽的《參同契》所悟,以內煉之法對應外丹之妙,最后金液九轉,煉成大丹,服之可得長生。 經文是用蚊須針刺繡在三尺見方的火浣布上,字體小如黍米,需要偏轉一定角度才能看清。 浮云子將此經念了幾十年,早就倒背如流,但對其中真意理解寥寥,如今不過是勉強煉出一道真氣,卻對接下來如何匹配陰陽、聚散水火,交媾龍虎乃至周天火候,完全摸不著頭腦。 內煉不通,外丹不成,幾十年下來毫無所得,最看重的大徒弟又采藥時失足摔死,也難怪他灰心失望。 此番有了陸澤天降顯靈,浮云子老道再次振作,每日將經文供在香案上,虔心念誦。另外,也把自己的理解和各種經解,其他參照典籍,一股腦的讀出來給“祖師”聽。 陸澤日聽夜聽,記得滾瓜爛熟。 只不過,他是一丁點兒的道家玄修根基都沒有,眼下更是毫無雜念的元神,當然給不出任何的真知灼見。 但他此時恰是真正的“虛極靜篤”,身心純然,真靈寂然常照,能隨著天地陰陽流轉,自然坎離交媾,元精下沉,輕輕松松便把秘藏在陰蹺脈中的先天之氣勾了出來。 繼而采煉紫氣靈光,和合真意,自然煉成一道先天真氣,乃至巡行任督,陽生陰降,洗練肉身,修補不足,開始第一次蛻變。 陸澤口不能言,卻把這番體悟反饋給浮云子師徒。 二人于行功之時與他神意想通,頓時領悟,回頭再看深邃古奧的經文,豁然開朗。 十幾日后,先是小道童守真發現山里的藥材功候大增,黃精山藥首烏之類粗壯了幾圈,爛木頭上生靈芝,便是幾株快枯死的老茶樹也長出新芽。 不久,浮云子成功煉出一爐“益氣丹”,服下之后,感受著那絲絲縷縷清晰無比的內氣增長,不由老淚縱橫,又哭又笑,跪倒在三清塑像前叩拜不已。 又數日,浮云子用煉制的“解毒散”成功救下一名被毒蛇咬傷的獵戶,再用“辟瘟丹”治好了數個山外鄉民的傷寒、痢疾,頓時聲名鵲起,求醫問藥者紛至沓來,初步解決了饑困問題。 一月后,浮云子煉出“長壽丹”和“老奴丸”,讓廣信府的一名七十歲老不修重振雄風之后,徹底火了。 老話說得好,人怕出名豬怕壯。 就在老道士準備大展拳腳,光耀門庭之時,一日,忽然有數十兵馬涌上山來,宣稱寧王殿下聽聞高道浮云子有金丹妙術,特來請他去南昌為供奉。 不由分說,將師徒倆連同丹爐等物事一股腦的卷走。 棺材這等晦氣玩意,依然沒人動。 陸澤“看在眼里”,卻也無計可施。 道觀再次寥落破敗,訪客稀疏,卻從未斷絕。 有進山的獵戶和采藥人在此落腳,年長者給后輩演練鋼叉刺虎,林中穿梭。 有尋幽探秘的文人墨客短暫逗留,興起時對著篝火拔劍起舞,傾吐豪情。 間或有江湖人暫避風頭,與追殺者死命相搏,血濺神臺。 又有避亂難民,和山匪盤踞。 陸澤安靜的呆在棺材里,有人來便以神意感通,觀察其行止,學了三招殺虎槍,半套武當玄門劍,一路殘缺綿掌,外帶“穿林步”的身法,余者不足論。 對那些攪擾呱噪之輩,便在其睡夢中以元神制造恐懼,將其嚇走。 更多無人時光,躺平自修。 忽忽兩年過去,這一天,破爛殿門被再次推開,小道士守真渾身血污塵土,踉蹌走到供桌前,顫抖著揮袖掃去灰塵雜物,雙手恭敬將懷抱的臟兮兮布包擺在正中。 而后,他整理衣冠,雙膝跪倒,三拜九叩,虔誠念道:“師兄,祖師,若你在天有靈,請救救師傅,報仇……” 話沒說完,人已沒了聲息,臉上猶帶著淡淡的笑容。 塑像后棺材里,陸澤的眉頭皺起,身體微微顫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