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楊卿快。”朱標立馬開口催促道。 如果有好的刑法,能夠取代現有的酷刑,同時還能起到震懾作用的,在朱標看來是再好不過了。 “在科舉之中加一個政審環節。”楊憲開口道。 “政審?”對朱標來,又是一個完全新奇的詞匯。 “就是政治審查,即對參加科舉的讀書人進行直系親屬審查。” “我們到時候需要做的就是將貪腐官員信息記錄在冊,整理發文至全國各地,但凡是貪腐官員直系親屬禁止其參加科舉考試。這樣一來,貪腐官員的壓力就不僅僅來源于朝廷,同時還會產生于他們內部。” “至于牽連的親屬,可以按照貪腐的程度來決定,這一點具體就要殿下回去和陛下以及吏部大人們一同探討了。”楊憲開口道。 事實上楊憲講的,在后世根本不是什么新鮮事情。 正是公務員政審制度,別看這個制度簡單,其中卻蘊含著大智慧在里頭。 這一招在后世可以是無往不利,尤其是針對公檢法在內的特殊部門,政審尤其嚴苛。 針對我國家長愛子心切的特點,有政審制度在,為人父母的在他們行為不當時也會顧忌到子女未來的前程。 完全可以,政審制度,就是懸掛在每一個家長頭上的達摩克斯之劍。 朱標仔細品了一下,越想便越覺得這一舉措實在是太妙了。 他抬起頭,看著楊憲,眼里滿是贊賞與佩服。 能夠想出這樣政策的人,治國大才。 可惜之前圣旨下了,讓楊憲待在揚州,治理揚州三年。 在朱標看來,楊憲提出的這個政審制度比起他父皇朱元璋最喜歡搞的那套連坐制度,更加人性化,也更加有利于社會的穩定。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