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本來就是有棗沒棗打一桿,能夠以便宜的價格拿下黃海汽車自然是好,拿不下也無所謂。
當然了,就算是拿不下,檀錦程也會想盡辦法把黃海汽車在常州的公交車業務給攪黃了。
投資一家合資汽車工廠,這錢只有我能掙。
這就是實力。
拿下黃海汽車,尉來汽車也能夠拿到北倉乃至于甬城大部分的公交車業務,市內普通的公交車售價大概在30到150萬元不等。
按最低30萬元售價計算,一年賣出去1000輛都有3億元的產值。
1000輛的公交車,只需要拿下幾座城市的部分公交車采購業務,就可以輕輕松松的做到。
對于曙光汽車來說,這是一場不對等的獵殺,雖然氣憤但是卻沒有什么太好的辦法,當巨量引擎趁著股價低迷持股超過5%之時,事情已經很難控制了。
檀錦程用的這種打法就是類似于前世保能干萬科的那種打法,股權極其分散又長期股價低迷,趁著對方沒有反應過來之時快速收購股份。
拿2015年的資本打法用到2008年的上市公司身上,在國內資本市場還不完善的情況下,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別說是曙光這種老式企業了,萬科當年都是被打得一臉懵。
留給曙光汽車的時間其實已經不多了,巨量引擎如果二次舉牌,就會引發出連鎖反應,股價持續上漲的情況下,以自然人股東為主的曙光汽車股份就會迅速集中到檀錦程的手里。
你要說曙光汽車的股份有多分散,前十大股東算上檀錦程,加起來也不過30%,對于管理層來說真是要多被動有多被動。
如果不是檀錦程最初的目標就是長風集團,全資收購曙光汽車確實還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長澤裕也是了解到二級市場上的變化,了解了曙光汽車的產業結構之后,才驚覺檀錦程想把合資工廠放在常州還有另外的用意。
長澤裕初來乍到,可能不太了解大中型客車公司在國內的生存環境,但不代表三菱團隊里其他人不知道,這玩意兒面對的本就不是普通消費者,走的實際也是zf采購路線。
最多也就是再加上一些旅游公司,一年賣個幾百輛一家公司就能活得舒舒服服,曙光汽車有什么能被檀錦程看上,除了黃海汽車,長澤裕也想不到還有其他的了。
零部件公司?沒有必要,以長三角優秀的汽車產業鏈,根本就沒有必要去東北采購什么零部件,
他剛才那么一說,其實也是有用意的。
檀錦程選擇在合資公司經營上的放權,給了三菱以及他極大的便利,新官上任他也是需要做出成績的。
作為回報,新的合資工廠設在哪座城市,他尊重檀錦程的意思,另外檀錦程選的兩座城市也真的不錯,這一點三菱也無可挑剔。
但在發現檀錦程還有其他意圖之時,他也會提醒對方一句,算是落下個人情。
目前跟曙光汽車的談判還在繼續,上市公司出售資產是要通過證監會批準的,尤其是這種涉及到舉牌的,一時半會兒沒那么容易下來。
除了巨量引擎手里的8.2%,顧清清控制的信托基金也在談判開啟前后在默默的買入,買入的量就控制在1.8%之內。
兩手準備,一旦談判破裂檀錦程就會迅速實行二次舉牌,不給對方任何反應的機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