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檀錦程走了之后,顧領導心情還是有些不能平靜。
他也是見多識廣的,這些年北倉發展的速度之快也是親眼見證的,但是像閃馳這樣的企業至今還是沒有見過的,他的發展速度甚至趕上了互聯網類型的企業。
子公司計劃上市,開始整造汽車,另外他的那個橙子科技也已經無限接近于上市了,北倉區即將迎來自己的第一家互聯網上市公司。
這是準備大干一場啊。
不過他的計劃確實是可行的,把閃馳科技弄上市了,能融到新的資金之后也確實有能力再造車了,從商業角度來說確實是有可操作性的。
要是再不要臉一些,強行把眾肽北倉工廠的控制權奪過來,那閃馳甚至就已經有了自己的汽車工廠了。
“強行拿過來當然也是可行的,不過咱們沒有自己的車型,拿過來也沒用,還是按正常的節奏來吧。”
檀錦程已經回來了,北倉的行政級別不低,大領導可都是很忙的,能抽出不少的時間來跟小老板聊聊私事已經算得上是很給面子了。
閃馳的內部高層也在討論造車的可行性,其中眾肽的股權是被重點提起的。
造車被提到臺面上,但凡不傻的都看出老板的操作早就有跡可尋,以一張造車資質入局,抓住對方的痛點,給自己的未來布局留下一個大好的機會。
有工廠沒車型,以目前眾肽的生產線也生產不了什么高端的車型,北倉這邊的眾肽工廠還是以生產眾肽2008車型為主。
“那咱們的第一款車型準備定成什么?”張旭鵬也過來開會湊熱鬧。
沒到正月初八,不過所有的高管跟ZF部門一樣,已經全部進入工作狀態了,開年第一件事就是討論造車方向。
張旭鵬不懂這些,不過他愛聽啊,左右這幾天除了招聘也沒什么大的事兒了,一聽說檀老板要開會他立馬就從大港工業區跑過來了。
“你覺得咱們造個什么車型?”檀錦程笑著反問道。
這事兒目前還只是個討論階段,也就是隨便聊聊,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還不成熟,跟所有民營造車企業一樣,閃馳的第一任務還是生存。
實際上,以電池起家的BYD在去年就已經成功的研發出一款搭載磷酸鐵電池的F3e了,不過政策的不完善還有技術的不成熟,并沒有推向市場。
上次檀錦程去深城參觀BYD工廠之時見過,那一次真是讓檀錦程大開眼界,也明白為什么BYD在新能源汽車大爆發時期之后會那么的強。
從2003年開始造車開始,王老板的終極目標就是新能源汽車!
為了這個目標,BYD的造車計劃差點還胎死腹中,2003年,咱們的王老板在一片反對聲當中,收購了秦川汽車,當時BYD的股價應聲暴跌,市值兩天之內蒸發了27億港幣。
只生產新能源汽車居然是他當時就堅定的想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