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場宏大的人類戰爭,涉及規模遠遠比人們曾經幻想過的第三次世界大戰更加宏大。
畢竟人們想象到最糟糕的事情也就是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石頭開打,然而發生在里爾記憶中的戰爭已經幾乎炸平了所有地表空間。
人們還是可以撿到石頭,但這些石頭基本上都帶有致死量的輻射。
原始人不懂怎么使用這種輻射,如果失去科技,那可能就只能等著某種蟑螂進化出抗輻射能力,不然地表已經不適合生物生存了。
但戰爭的最開始,人們可沒有一齊發射最終所使用的一百來萬枚核武——
在最開始的時候,人們先遏制對方的貿易,對地方造成經濟上的損傷,隨著情況惡化,限制進出口變成了全面的貿易停轉。
當商品沒辦法越過國境線,武器就要開始越過國境線了。
“.這是個夢,我要強調一下。”
里爾說到這里停頓了一下。
馬丁輕輕點頭:畢竟都有他這種神奇的難以解釋的底片能量在前了。
更關鍵的是,他能感覺出來里爾沒有忽悠他:欺騙也是一種很能讓人引發善惡變化的行為,對他來說是很容易辨別的。
“武器越過國境線,但就像完全貿易封鎖的初期一樣.”
戰爭先從邊境糾紛開始,小國看到了紛爭中的機會,拿著他們制造不了的武器開始拼命,還有一些國家只能在絕望中看著自己的家園淪為戰場——
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沒有自己的軍隊,倒是有很多不屬于國民的軍事基地。
小規模的軍事沖突一開始讓人們擔憂,然后漫長的時間稀釋了一開始的擔憂。
直到一些衰落的巨人踏入孩子的游樂場,人們更加擔憂地看著已經有著不同維度軍事力量的實體拉幫結派,組成軍事聯盟,小規模的“鎮暴”行為演變為全面戰爭,空中、海洋和陸地都有硝煙燃起,高科技的武器出現在戰場上。
緊接著,人們開始互相恐嚇,用手頭的核武器進行恐嚇。
但就像前面所有階段性的變化一樣,剛開始的擔憂隨著沖突升級演變為害怕,最后變成恐懼.
可是也都隨著時間拉長,這些情緒也隨之消解。
但實際上事情始終在惡化,經濟衰退、大失業、少部分領域的虛假繁榮.
當然,確實有一些領域還在蓬勃發展,希望明天能好起來。
有些人想著毀滅世界,有些人想著放棄世界,有些人想著再賺一筆,也有些人還在努力。
這些人還在努力,可是每個人都想挽救世界,但他們只是.沒辦法達成統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