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看到這樣的場景,人類腦海里首先蹦出如此印象,可似乎又覺得跟戴森球不同,因為它是半透明的,且有將恒星光分解成單色光的作用。人類不清楚這種功能有什么作用,但先驅者整這么大一個小宇宙絕對不會做無用的事。 也是在這個時候,人類不禁聯想:該不會這里頭的大型菱形晶體里頭都是一顆恒星吧?! 隨便選一顆菱形晶體里頭就是恒星,其他晶體同樣發著光芒,極大可能也是。 那么問題來了,先驅者弄那么多恒星放到小宇宙中并用半透明菱形晶體套住它們究竟是為什么? 難道是利用這些恒星作為能源,以此維持小宇宙中某些東西的運轉? 想到這里,岳淵等一眾人類都暗暗點頭,肯定是了,時間跨度達到三十億年啊,如此漫長的時光,也就紅矮星這種壽命極長的恒星最合適作為能源,而同樣是如此漫長的時光,先驅者所留下的東西必然也不可能真的封存著,而是必須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更新和維護,否則沒有什么東西能運轉三十億年而不壞。 想到這些的同時,人類也在思考.難道就連六級文明的能源也只能靠恒星? 熵不可逆,宇宙的熵在增加! 因此就連六級文明也只能以恒星作為能源么,難怪他們都在追求大規模的真空零點能,可是真空零點能的能量落差又來源于哪里呢?宇宙真空衰變? 豈不是說,六級文明層次的燃料,也只是利用恒星作為能源,然后如同四級文明利用反物質那般,去開發獲得暗物質和暗反物質并以此作為燃料?! 所以.先驅者到底在這里留下了什么?到底是什么東西需要如此大的陣仗? 一時間,一個個問題縈繞在所有人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