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戰爭與技術-《星辰大遠航》
第(2/3)頁
正如岳淵之前所提的那樣,人類戰艦的結構過于單一,無法勝任戰爭中各種突發情況,特別是出現一些特殊任務、緊急維修之類的時候。
前面沒有加小型兩個字,那是因為人類壓根沒有掌握磁推小型化技術,不止如此,不同于赤焰文明有主體文明在這兒,人類在這個恒星星系的根本就是沒有多少人,開始研究磁推小型化更是說不上。
其與如今赤焰文明,乃至人類歷史上種種因為戰爭需要而花大力氣扶持發展的技術,兩者區別不過是無意和有意。
所以人類只得另辟蹊徑,在設計上下功夫。
突擊艦將被設計成單一的電磁軌道炮主炮型戰艦,同時炮彈類型也摒棄了納米機器人戰斗部,轉而全部換成穿甲氫彈戰斗部。
這種設計自然是沖著赤焰文明的新式戰艦而去,赤焰文明的新式戰艦裝甲用的是人類的1號合金,人類的微型納米機器人的確能瓦解,但在超微型納米機器人技術不如對方的情況下,這種炮彈戰斗部的效率就顯得很慢了,還不如直接上穿甲彈洞穿敵艦裝甲,然后內部爆炸。
恰好人類在當初將1號合金賣給耐爾文明的時候,就專門針對性地研究出了這種穿甲彈。
除此之外,為了滿足突擊艦高加速度的靈活性要求,突擊艦在設計中也直接摒棄搭載納米修復機器人,燃料庫也被盡可能的縮減,基本上就是奔著一次性戰艦設計去的。
就連裝甲也不用2號合金這種生產難度大的合金材料,轉而用產量更大的1號合金。
而對應的戰術,自是主力艦掩護,然后讓突擊艦近戰搏殺,爭取能做到一艘突擊艦換敵人一艘主力艦,這就夠了。
表面上是一換一,但從生產成本上看,人類是占優勢的。
其實人類這邊也想過搞出突擊母艦,然后在突擊母艦上搭載小型突擊艦。這一點倒是跟赤焰文明想一塊去了,奈何沒有磁推小型化技術。
這是突擊母艦設想能變成現實的核心技術,沒有磁推小型化,用傳統二級文明的推進技術,小型突擊艦不可能追得上對方的戰艦。
赤焰文明也是在磁推小型化有實現的可能之后,才提出了這種方案。當然,那是五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而如今面對這樣的情況,人類也只能在優化艦隊結構以及在產能上下功夫了。上一次第一艦隊戰斗沒能一次性拿下對方第二行星基地已經證明,人類需要做出改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岩市|
白河县|
左权县|
通榆县|
突泉县|
甘南县|
盘山县|
杭州市|
巴彦淖尔市|
南雄市|
桃江县|
辛集市|
大姚县|
疏附县|
通城县|
沁源县|
洛浦县|
海阳市|
泽普县|
扬州市|
日土县|
科技|
融水|
怀集县|
顺平县|
屯昌县|
桑日县|
沈丘县|
贺兰县|
葫芦岛市|
遂宁市|
白山市|
泰和县|
黑水县|
灵武市|
弥渡县|
图们市|
九江县|
都江堰市|
南开区|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