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突襲母艦,赤焰文明的大統領當然知道,他還參與過那場新型軍事武器研討會。
在武器專家的設想里,只要擁有磁推小型化技術,他們就可以把磁推搬到小型飛船上,而這些小型飛船則以質量小、加速度大、載彈量多為設計理念。
這是專門為地球文明旗艦可以進入過載狀態而設計。
其實原本赤焰文明的武器專家是想將磁推裝到電磁炮炮彈上,讓其變成電磁炮導彈的,但是他們顯然異想天開了,磁推就算再小型化也小不到那種程度。
所以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設計出小型無人突擊飛船,也可以稱之為小型突擊艦。
由于是針對人類旗艦而設計,所以這種小型突擊艦除了磁推基本的燃料艙,剩下的就全都是超微型納米機器人了。
在戰爭的壓力下,赤焰文明的研究中心都在向軍工方面傾斜,也正是有這樣的緊迫感在,才讓他們爆發出了之前難以想象的潛力。磁推小型化技術也在這樣的背景下,從原先的慢悠悠研究,被提上快車道,使得原本一直說一兩百年才有可能突破的技術,提前到了五十年就能實現。
戰爭,無疑給文明帶去無盡傷痛,造成一幕幕生命消逝的慘劇。不過在一些情況下,也會促進科技的發展。
當然,不是全面部科技,而是一些因為有需要,而使得科技發展資源國度集中的表現,這種進步的基礎,仍舊是這個文明的基礎科技,以及以其他方面發展滯后為代價。
有句話說的好,科技發展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戰爭并非真正的科技發展催化劑,但科技發展的成果卻往往容易被戰爭優先使用,反而成了戰爭的催化劑。
同樣的,人類一方在新造戰艦方面也做出了相應改變。倒不是說赤焰文明還沒搞出磁推小型化就被人類知道,而是人類在跟赤焰文明打了許多場戰斗之后,對自己艦隊結果、戰術的反思。
這種關系在人類歷史上如此,到了如今的想星空,在外星文明這人依舊如此,正如赤焰文明為了取得戰爭勝利而加大力度推進磁推小型化技術研究一樣。
比如人類歷史上偶然發現的火藥。
因此在新造的戰艦中,人類除了新增專職維修的工程母艦,便為突襲服務的專職戰艦,人類稱之為突擊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