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現在改變航線,再過不到一年時間,耐爾文明的三艘飛船大概率能觀測到人類艦隊,如果他們裝配了大口徑望遠鏡并且盯著人類所在方向的話。
一光年距離,在二級文明層次也算遙遠了,若是在平時,即便是地基大口徑望遠鏡也是發現不了的,畢竟艦隊處于勻速航行狀態,壓根就沒有多少明亮尾焰。
其實在宇宙環境中,想要發現一只艦隊是非常困難的,要么是艦隊距離非常近,要么是艦隊做大推力加減速動作,否則只要艦隊自己不閑著沒事刷電磁波喇叭,就算貼臉到幾十個天文單位的距離,也發現不了。
因此在改變航線之后,人類艦隊就算被發現,也是在一年之后。
而且這也僅是耐爾文明的那三艘飛船發現,其主文明所在得到消息,那已經是三年后了,因為人類艦隊距離黃矮星差不多三光年距離。
由于艦隊已經越過轉向前往的目標,所以人類艦隊首先完成姿態調整,然后戰艦尾部朝著耐爾文明三艘飛船方向減速,完成減速之后才會再次向著目標加速。
以人類現在的身體素質,花在加減速的時間并不長,兩者加起來也不過二十個小時。不過整支艦隊并不都具備那么強悍的身體素質,因此首先做出姿態改變并進入減速、轉向、加速狀態的,那是生物圈飛船集群。
這些類別的飛船完成到一定階段之后,戰艦和居住飛船集群才開始動作,如此做是為了保持整支艦隊的大致動作協調與陣型。
而在生物圈飛船集群按照命令進入預定動作的時候,人類新政府這邊也擬好了回復的信息。
由于距離過于遙遠,因此信息的傳遞并不能直接從天琴號上發出電磁波廣播,而是先通過中微子通訊傳到探測器處,再由探測器通過電磁波,把信息傳給耐爾文明的三艘飛船。
宇宙空間中沒有介質,因此雙方的交流,只能以電磁波形式。可以這么說,宇宙中飛船說出來的“話”,就是電磁波信號。
本次回信岳淵大概看了一遍,覺得沒有什么問題,就讓負責通訊的工作人員給發過去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