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一只知更鳥》,在還沒讀這本書之前,這本書的書名就已經(jīng)讓人浮想聯(lián)翩了,等我真正讀完這本書后,才發(fā)現(xiàn)故事遠(yuǎn)比我想象中來得震撼。 本書全文以主人公斯庫特的視角進(jìn)行敘述,剛開始她還只是個六歲的小女孩,她有她的“未婚夫”迪爾,有一個愛她的哥哥杰姆,還有一個以身作則的律師父親阿迪克斯,書的開頭以他們對于鄰居拉德利家住著的一個“怪人”的好奇展開,他們出于對于這“怪人”的好奇,展開了自以為是的“冒險”,不斷地想去窺探“怪人”的真實面貌,這是屬于孩子之間的冒險。書的結(jié)尾確實這個他們眼中的“怪人”救了主人公斯庫特和她的哥哥。 在這之間還穿插了他們和杜博斯太太的故事以及他們的父親阿迪克斯為黑人湯姆做辯護(hù)律師的故事,而為黑人湯姆辯護(hù)的故事可以說是本書的主要情節(jié)之一(在我還沒讀完時,我以為這就是全部),盡管沒有證據(jù)證明黑人湯姆有罪,但他卻還是死在了監(jiān)獄中,身中十七槍而死。或許在那個時代背景下,他那“黑絲絨”般的肌膚便是原罪。 整本書中都充斥著阿迪克斯對于兩個孩子的愛和以身作則的教育觀念,在阿迪克斯的教育下,我看到的是兩個真誠,善良,勇敢,內(nèi)心堅守著正義的孩子。 在為黑人湯姆辯護(hù)時,斯庫特問他有沒有贏的可能時,他回答說沒戲,但是阿迪克斯對他的孩子所說的:“總不能因為過去這一百年我們一敗涂地,就放棄爭取勝利吧。”讓我看到了他對于正義的追求,而且他是被法官指派為辯護(hù)律師的,他本可以拒絕或者是走走過場,他卻沒有,他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堅守公平正義,為的是為兩個孩子做好榜樣。關(guān)于理解他人,阿迪克斯教育他的孩子說:“你永遠(yuǎn)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對于孩子而言,這樣的表述比一個簡單的“換位思考”“互相理解”要生動得多,也要有用得多。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書中一共出現(xiàn)了五處描寫知更鳥的場景,第一次是阿迪克斯對練槍的杰姆說:“我寧愿讓你們在后院射易拉罐,不過我知道,你們肯定會去打鳥。你們射多少冠藍(lán)鴉都沒關(guān)系,只要你們能打得著,但要記住一點,殺死一只知更鳥便是犯罪。” 第二次是莫迪小姐的補充解釋:“知更鳥只是哼唱美妙的音樂供人們欣賞,什么壞事也不做。它們不吃人家院子里種的花果蔬菜,也不在谷倉里筑巢做窩,只是為我們盡情地唱歌。所以說殺死一只知更鳥是犯罪。” 第三次是黑人湯姆一審結(jié)束后,斯庫特的內(nèi)心獨白:“直到法庭里的氣氛變得和那個寒冷的二月清晨一樣蕭瑟肅殺:知更鳥沒了聲息,為莫迪小姐建造新宅的木匠停止了敲敲打打,每一戶街坊鄰居都跟拉德利家一樣大門緊閉。”也是這段描寫,讓當(dāng)時的我確信知更鳥說的就是黑人湯姆了。 第四次是斯庫特演出結(jié)束后和杰姆回家的途中經(jīng)過怪人拉德利家門口時:“在我們頭頂高處,一只孤獨的知更鳥正在黑暗中沒完沒了地演唱它的保留曲目,它唱得那么幸福甜蜜,都忘了自己正站在誰家的大樹上。它先來了一段葵花鳥尖利的“嘰嘰”聲,又轉(zhuǎn)為冠藍(lán)鴉暴躁的“嘎嘎”大叫,接著又凄婉地唱起了北美小夜鷹的哀嘆曲:“普威爾,普威爾,普威爾。”這里的知更鳥再次出現(xiàn),讓我恍然大悟,知更鳥原來并不是指的某一個人,而是指的所有清白無辜,善良的人,黑人湯姆是,怪人拉德利也是。 第五次是泰特警長為保護(hù)拉德利打算把其殺尤厄爾的事圓過去,而阿迪克斯覺得這不是事實真相,有違他內(nèi)心的正義,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xié),于是斯庫特便寬慰他說:“怎么說呢,這就像是殺死一只知更鳥,對不對?”就像泰特警長對阿迪克斯所說的讓“死者埋葬死者”,讓罪惡殺死罪惡,而不是去殺死一只無辜的知更鳥。 整本書的節(jié)奏很平緩,但卻給人以深深的震撼,看似天真爛漫的孩童視角,卻教會我們最深刻的道理:我們要穿上別人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還有就是,別去殺死一只什么壞事都不做的知更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