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九集 白袍小將-《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唐師大集,旗開得勝。

      水路大軍到至卑沙,元帥張亮分遣丘孝忠等諸將,曜兵于鴨綠江畔。

      李世勣既占蓋牟城,又率得勝之軍到達遼東城(今遼陽老城東北隅)外。

      高句麗步騎四萬來救,適逢李道宗引本部軍自新城獲勝,然后如風趕至,率四千騎兵迎戰。兩軍正激戰時,李世勣分兵自側翼而擊,大敗高句麗援軍,斬首千馀級。

      由是李世勣便與李道宗合兵一處,云梯、撞車、拋石機并用,四面攻打遼東城。只猛攻三日,城內便顯不支;便在此時,唐太宗親率精兵而至,又與英國公李世勣匯合。

      唐軍見天子親至,精神百倍,無不奮勇先登,于是就勢攻占遼東城,殺敵萬余,并獲敵軍及城內男女五萬余人。

      唐太宗率軍入城,在府衙中大宴諸將,慶賀勝利會師。乃改遼東城為遼州,休兵七日,復乘勝進軍白巖城。

      李思摩率突厥軍隨征,請為先鋒,因奮不顧身,被弩矢射中,傷重不醒。唐太宗命抬入御帳之中,親自俯身為其吸吮濃血,突厥將士聞之,無不感動,愿效一死。

      蓋蘇文聞報遼東失陷,急派烏骨城(今遼寧鳳城邊門鎮)萬余守軍,前往支援白巖城。

      大唐軍帳之內,敕勒部首領契苾何力就御前請命,愿率本部八百騎兵,前往截殺烏骨城援軍,太宗喜而從之。契苾何力于是縱騎而往,于半路截住,身先士卒,親自殺入敵陣。

      何力獨戰高句麗四員大將,不留神被對方長矛刺中腰肋,肚腸可見,血流至踵。何力大喝一聲,渾如巨雷,趁敵將稍退,乃扯戰袍圍裹腰間,護住傷口,復挺槍再戰。

      不過片刻,腰間戰袍皆被血染,如同紅帶。

      高麗四將雖然已占盡上風,但愈戰愈懼,竟不能取勝。

      其中一將忽然叫道:此人肚腸皆出,盤于腰間,尚猶拼殺不退,莫非有神靈相助!

      原來那被鮮血染紅戰袍,果如肚腸一般,盤于腰間,望去驚人魂膽。

      歷史真相:后世有許多關于勇將“盤腸大戰”傳說,其中最著名者莫過于少保羅成之子羅通,其實皆源于契苾何力此戰,是為眾說原型。

      何力奮勇以戰,時刻稍久,失血過多,便覺頭昏眼花,難以支持。便在此際,只見高句麗軍大亂,一支唐軍如劈波斬浪,殺入進來。

      為首一員戰將,白馬鐵戟,正是薛萬備。

      字幕:薛萬備,河東汾陰人。左武衛大將軍薛回之孫,涿郡太守薛世雄第七子。

      畫外音:薛世雄生有七子,乃是長子薛萬述,次子薛萬淑,三子薛萬鈞,四子薛萬徹,五、六子未傳其名,七子便是薛萬備,時為馬軍總管。

      薛萬備殺入重圍,一桿大戟神鬼難當,只數合殺退四員高麗上將,并重傷其中一人,自重圍中救出契苾何力。

      因見契苾何力傷重,薛萬備便對手下副將吩咐道:速尋一輛車來,送何將軍回營療治,待某上前殺敵。

      何力怒道:戰猶未息,身為主將,豈可棄軍逃離?當初趙子龍在長坂坡前,七出七入曹軍,懷中尚抱幼主。此點小傷,復又何懼!拿酒來!

      原來是因流血過多,干渴至甚。部將獻上馬奶醇酒,何力伸手奪過,一口氣喝去半囊,復又精神百倍,重新扎束傷口,繼續縱馬挺槍作戰。

      麾下突厥騎兵奮力進攻,打敗高句麗軍,追殺數十里,斬首千馀級,日落天黑而止。

      何力大獲全勝,與薛萬備并馬回營。將至營門,一頭從馬上栽下,昏迷不醒。

      唐太宗早已聞報阻擊高麗援兵大勝,又聞契苾何力“盤腸大戰”之事,親率諸將迎出。因見何力落馬,急命抬入御營,延醫療治。

      御醫檢查已畢,奏道:好教陛下放心,何力將軍只是外傷,因失血過多而至昏迷,只靜養十余日,便即無礙。

      其言未了,契苾何力忽然睜開眼來,叫道:靜養十日,則平壤已被他人得矣!

      太宗聞言,不由含淚大笑。

      夏末六月,唐軍占領白巖城(今遼寧岫巖)。

      唐太宗分兵以守,乃改白巖城為巖州,復以蓋牟城為蓋州,詔令歇兵十日。

      十日之后,契苾何力傷勢大愈,恢復生龍活虎。太宗大喜,車駕乃從遼州出發,到達安市城(今遼寧鞍山營城子鎮)外,扎下大營。

      蓋蘇文聞報又驚又怒,乃命高句麗北部耨薩延壽、惠真,率高句麗、靺鞨聯軍十五萬,來救安市城。耨薩延壽既奉蓋蘇文將令,不敢怠慢,乃與惠真點齊十五萬兵馬南來,兼程以進。前軍來報,距安市城四十里,延壽便命扎營。

      唐太宗聞報,急命請大帥李世勣入營議事,并將全軍指揮大權委之,說道:敵軍十余萬眾來救達安,此戰非同小可。若非賢卿,無人可當此重任。

      李世勣不敢推辭,于是升帳高坐,先取一支大令:阿史那社爾聽令!命你既率本部一千突厥騎兵前去誘敵。敵將延壽屯兵距離四十里處,將軍來日交兵,許敗不許勝,剛交其鋒,便佯敗退走。只將敵軍引至距此東南八里之處西嶺;敵兵入嶺,便算你大功一件。

      阿史那社爾出班領命,引兵而去。

      李世勣又取第二支大令,轉向唐太宗道:陛下恕臣無禮。此一支令,須要陛下親與長孫無忌出馬,且只許引數百騎兵,引那延壽上山。陛下若是害怕,臣便在軍中尋找一個貌似陛下之人,換以天子冠戴為之。

      李世民南征北戰,豈肯示弱?果中李世勣激將之計,伸手奪過將令,與長孫無忌只引五百騎而去。于是先至西嶺,親登高處觀察山川形勢,做到心中有數,然后扎營山口。

      兩路誘敵之兵既發,英國公李世勣乃率全軍至于西嶺,勘察地形,精心設伏。

      乃兵分三路:使任城王李道宗率軍一萬五千設陣于西嶺,正面迎敵延壽;皖城郡公張儉率精兵一萬為奇兵,從山北繞出狹谷攻擊敵人之后;親自率領軍四千,多挾鼓角,偃旗卷幟,皆登北山之上。并令各軍,只要聽到鼓角之聲,一起出擊,奮力進攻。

      眾將聞罷,知道將是一場決勝之戰,齊都摩拳擦掌,領命而去,各自預備建功。

      來日一早,戰斗打響。

      阿史那社爾引本部一千精騎,五鼓出發,天色未明便至高句麗軍營,列隊鼓噪搦戰。

      延壽聞說唐軍來戰,便令副將惠真,率五萬精兵出迎。

      惠真出營列陣,見對面突厥兵馬雖然精壯,但只有千余,便即毫不為意,對眾將說道:擂鼓吹號,滅此賊以朝食可也!

      于是鼓聲大震,高麗兵將齊縱戰馬,亂抖轡環,爭相進擊。

      阿史那社爾絲毫不懼,縱馬而出,自馬背上扯滿弓弦,連環發矢,對方沖鋒在前將士紛紛應聲落馬,早已傷損五七人。社爾哈哈大笑,掛上雕弓,復綽大槍,便要沖陣。

      部下偏將阿杜爾叫道:將軍忘卻元帥將令耶?若是得勝,便即斬首!

      阿史那社爾聞言一怔,恍然大悟,急胡亂招架幾下,揮槍將當頭一將挑于馬下,然后叫道:敵將厲害,我非對手,快逃,快逃!

      敵將落馬,未即便死,心中大奇道:他將我挑落,怎地反說我厲害?這是甚么道理!

      思猶未畢,后面亂馬奔上,鐵蹄便如重錘,踏中肚皮,慘叫半聲,便即咽氣。

      于是惠真揮眾疾追,瞬息間便追出四十余里,到至西嶺山下。

      阿史那社爾望見前面旗角隱隱,知是標記暗號,遂循旗幟而走,繞過山角不見。

      惠真正納悶間,前軍早已追過山角,不由齊聲驚呼,急勒馬韁,亂作一團。惠真不知發生何事,乃親自縱馬來至隊首,卻見對面黑壓壓一片,盔明甲亮,齊齊整整,毫無聲息,竟有大批唐軍依山列陣,以逸待勞,隊尾深入林中,也不知有多少軍馬。

      惠真大吃一驚,就馬上回顧,見自己五萬兵馬齊至,心下稍安,便向對面喝道:對面唐將為誰?不敢與某正面對陣,卻龜縮在此!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寨县| 上林县| 克山县| 柘荣县| 静海县| 台山市| 枣强县| 资兴市| 阆中市| 逊克县| 芦山县| 公主岭市| 大方县| 迁西县| 鹤岗市| 富裕县| 平陆县| 庆元县| 宁都县| 祁东县| 灵川县| 阳新县| 汝阳县| 南投县| 南皮县| 西贡区| 赤峰市| 兴海县| 精河县| 白水县| 松滋市| 昔阳县| 库车县| 延津县| 运城市| 田林县| 开平市| 道真| 同心县| 微山县| 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