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集 永嘉之禍-《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趙漢京都,蒲子城西宮。

    劉聰繼承帝位,詔告天下:冊立劉乂為皇太弟,兼領大單于之職。尊先皇正妻單氏為皇太后,朕母張氏為帝太后,妻呼延氏為皇后,子劉粲為撫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以劉殷為太保,李弘為大鴻臚,其下群臣,皆按級封贈。

    眾臣: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當年九月,歸葬劉淵于永光陵,上謚號為光文皇帝,廟號高祖。

    喪葬已罷,漢昭武帝劉聰意欲平滅晉朝,一統天下,旋即下旨:詔封石勒為征東大將軍、并州刺史、汲郡公,持節、開府、都督、校尉不變。

    石勒奉詔謝恩,但上疏堅辭征東大將軍之職。

    劉聰準之,登基三個月后即發詔令,派劉曜、王彌及長子河內王劉粲領兵西進。

    三將奉詔,以劉粲率兵四萬為先鋒,進攻洛陽。

    石勒將輜重留在重門,自率騎兵二萬前至大陽,與劉粲會師。遂于澠池擊敗晉將裴邈,乃直入洛川,擄掠梁、陳、汝南、潁川之地,攻陷壁壘百余。

    于是劉粲兵出頧轅,石勒出成皋關,在倉垣合兵,圍攻陳留太守王贊。

    王贊善于用兵,施計將劉、石二將擊敗,迫使漢軍退駐文石津。石勒便欲引軍向北繞行,幽州刺史王浚命部將王甲始迎戰。

    王甲始率遼西鮮卑萬余騎兵,在津北擊敗石勒部將趙固。

    石勒率軍轉向柏門,迎重門輜重,到石門渡河,于繁昌攻擊襄城太守崔曠,克而殺之。

    劉粲聞石勒兵敗于倉垣及文石津,于是引軍回依劉曜、王彌。

    字幕:晉元嘉五年,漢嘉平元年。

    昭武帝劉聰復派前軍大將軍呼延晏,領二萬七千人進攻洛陽;又命劉曜、王彌及石勒,與呼延晏會合進兵。

    呼延晏所部漢軍連戰連勝,至河南十二度擊敗晉軍,殺三萬多人。

    劉曜等人未至,呼延晏已至洛陽,攻陷平昌門,縱火焚燒東陽、宣陽諸門及諸府寺。

    懷帝遣河南尹劉默抵御,擊敗漢軍。呼延晏因后續部隊未到,不敢繼續猛攻,于是從東陽門撤出,至于洛水,盡數焚毀晉懷帝打算出逃所用船只。

    劉曜、王彌等人率軍到達,與呼延晏合兵,分兵三路,一起再攻洛陽。

    僅用三日,即攻陷宣陽門,漢軍一擁而入。王彌、呼延晏率兵攻入南宮太極殿,縱兵搶掠,盡收晉宮中宮人及珍寶。而劉曜則大展殺戮,誅戮晉朝官員和宗室三萬余人。

    于是俘虜晉懷帝及皇后羊獻容,將其夫婦及傳國六璽移送平陽。

    劉聰宣布大赦天下,改年號嘉平,以晉懷帝為特進、左光祿大夫、平阿公。

    畫外音:趙漢攻破洛陽俘虜懷帝,史謂“永嘉之亂”。經此一戰,西晉名存實亡。此時匈奴劉聰已建漢國,后建前趙;并、青二州則為羯人石勒所據,國號后趙。鮮卑本居塞外,酋長檀石槐統一各部,劃慕容氏居幽州、段氏居遼西、宇文氏居遼東、拓跋氏居漠北。后慕容氏與拓跋氏相繼入主中原,分別建立前燕及代國(后稱北魏)。氐人李雄于惠帝末年于蜀中建成漢,苻健于長安建前秦。羌人建國較后,以后秦為主。由此北方五胡相繼建國,便謂“五胡亂華”。永嘉之亂造成五胡亂華,五胡亂華復又造成南北朝對立,九州皆陷紛亂,致有“五胡十六國”。此后南北分裂達二百七十余年,江南得以開發,民族加快融和。

    漢軍攻破洛陽,擄走晉懷帝司馬熾,晉宗室諸王非殺即逃,秦王司馬鄴就此登場。

    字幕:散騎常侍司馬鄴,字彥旗,晉武帝司馬炎之孫,吳敬王司馬晏之子。

    司馬鄴繼伯父秦獻王司馬柬為嗣,襲封秦王之爵。永嘉之亂,洛陽即破,司馬鄴仗著乖巧得以逃出京師,快馬奔到滎陽密縣,投其舅父荀藩、荀組。

    舅甥相遇,抱頭痛哭一場,自密縣南走許、潁避難。

    豫州刺史閻鼎與前撫軍長史王毗、司徒長史劉疇、中書郎李昕等,聞知秦王脫于大難,于是率軍來迎,與荀藩、荀組等共同謀劃,欲奉司馬鄴回長安,再復晉室。

    行至半途,部將劉疇等中途叛變。閻鼎引兵將劉疇誅殺,裹挾司馬鄴乘坐牛車,經宛縣逃奔武關。途中又多次遇到山賊攔截,士卒逃散,停留于藍田。

    雍州刺史賈疋聞報,派州兵迎送司馬鄴到長安,又使輔國將軍梁綜引兵駐守。

    永嘉六年九月初,閻鼎等人欲擁立秦王為帝,司馬鄴因天子尚在漢國為虜不肯。

    閻鼎以江山社稷為由,率眾苦求。司馬鄴無奈,于是便稱皇太子,登壇祭天,建宗廟社稷,選拔設置官員。封賈疋為征西大將軍,以秦州刺史、南陽王司馬保為大司馬。

    賈疋既掌兵權,為安定朝廷,親自出兵討伐流賊張連,不料反被張連殺害。

    消息報到長安,舉朝大懼。閻鼎于是率眾上殿,公推始平太守麹允兼任雍州刺史。

    字幕:永嘉七年四月,晉懷帝死,消息傳到長安。

    司馬鄴望北痛哭,攜群臣舉行哀祭之禮,因即皇帝大位,改元建興,是為晉愍帝。

    愍帝下詔:命衛將軍梁芬為司徒,雍州刺史麹允為使持節、領軍將軍、錄尚書事,京兆太守索綝為尚書右仆射。鎮東大將軍、瑯琊王司馬睿為侍中、左丞相,都督陜東諸軍事,南陽王司馬保為右丞相、都督陜西諸軍事。

    當時西晉皇室、世族已從洛陽紛紛遷至江南,西晉中原王朝其實已經名存實亡。

    建興三年,晉愍帝令丞相司馬保募兵以保帝京,司馬保問計于群僚。

    眾官皆道:蝮蛇嚙指,壯士當斷腕以救。今胡寇士氣正盛,當斷隴道,以觀事變。

    從事中郎裴詵出班反駁:今蛇已經嚙首矣,難道復斷首乎!

    司馬保意決,便以鎮軍將軍胡崧為前鋒都督,集中各軍,向長安進發。麹允欲奉愍帝到司馬保駐所,索綝說道:司馬保若得天子,則必挾之以令諸侯。

    麹允以為言之有理,于是乃罷。自此而后,長安以西諸侯不復尊奉朝廷。朝中文武饑餓困乏,皆至林野之中,以采集野谷為生。

    鏡頭轉換,按下晉朝,復說趙漢。

    劉聰既殺劉和自立,復忌其兄劉恭以后為亂,乃密使人殺之。

    劉淵雖死,但所遺單太后仍然年輕,美麗不可方物。昭武帝劉聰愛之,入宮與其私通。

    劉乂規勸其母道:母親何至于此!兒聞惟自身不正者,人方可污之也。

    單太后由此大恚,羞愧自殺。

    劉聰妻呼延皇后欲為其子劉粲奪取太子寶座,即謂昭武帝道:父死子繼,古今常道。陛下繼承高祖之業,則立皇太弟何為!若起變亂,則劉粲兄弟必無遺種矣。

    劉聰不答,但心內已自猜忌。

    嘉平二年正月,昭武帝下旨:詔封才人劉娥被為右貴嬪,姊劉英封左貴嬪;劉殷孫女四人皆為貴人,位次貴妃。

    皇太弟劉乂勸阻:臣聞以同姓為婚姻,實不宜也。

    劉聰心中不喜道:某乃匈奴人,劉娥及劉英乃是漢人,何謂同姓婚姻!

    劉乂暗道:你不知高祖乃蜀主之后,非但漢人,亦乃漢室宗親?

    但見劉聰發怒,終不敢言。

    畫外音:五年之后,至麟嘉二年,皇太弟劉乂終遭劉粲、靳準陷害,被劉聰廢黜為北部王,復立劉粲為皇太子。不久劉乂被殺,此乃后話,劉乂一生結果于此表過。

    字幕:建興四年八月,漢帝劉聰命劉曜、劉粲率領大軍十萬,進兵攻打關中。

    劉曜率軍圍攻長安,內外斷絕聯系。至當年十月,長安城大饑,斗米價值黃金二兩,居民互相為食,城中大半人餓死。

    太倉中有釀酒所用曲餅數十塊,麹允將曲餅砸碎熬粥,奉愍帝充食,不久曲餅亦盡。

    晉愍帝饑甚,因而大哭:今窮困危急至此,朕為社稷而死,應當其分。但思將士遭難,眾卿應趁城未陷而行全身之計,或使百姓免受屠戮之苦耳。

    麹允聞言亦哭,但無計奈何。

    愍帝于是草詔降表,派侍中宋敞向劉曜送上降書,自己脫衣赤膊,銜璧抬梓出城投降。群臣哭泣呼號,攀援車駕相從而出,愍帝不勝悲哀。

    御史中丞吉朗不愿降虜,拔劍自殺。

    劉曜在城外列陣迎降,焚其梓棺,受其玉璧璽綬,晉愍帝被送往平陽,眾官從之。

    平陽城中,漢昭武帝劉聰登殿升坐受降,敕封晉愍帝為光祿大夫、懷安侯。

    愍帝受封,叩拜于階下。麹允不忍見此情景,伏地痛哭不止,然后自殺。

    劉聰外出打獵,令愍帝為車騎將軍,戎服執戈,在前面開路。

    平陽百姓聚觀指點道:這便是晉朝皇帝,今為我陛下扈從車駕。

    晉朝遺民故老聞此,無不飲泣流涕。

    劉聰圍獵而歸,大舉宴會,又令愍帝行酒,并洗酒杯。當自己離席如廁,復使愍帝侍立,手執凈桶之蓋。

    晉臣見此,多半失聲痛哭,不能自已。尚書郎辛賓抱住愍帝流涕,被劉聰當場所殺。

    其后未久,劉聰終將愍帝殺害,終年十八歲。

    畫外音:晉愍帝既死,至此西晉滅亡。自武帝泰始元年起,至愍帝建興五年終,共傳四帝,國祚五十一年。自此之后匈奴等五胡交替控制中原,引發長達一百多年之大動亂。而后各族陸續在北方建國,便正式進入史稱“五胡十六國”時期。

    字幕:趙漢嘉平元年,春正月。

    昭武帝劉聰下詔:敕命發兵兩路進攻中原,曹嶷攻青州,石勒攻江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康市| 河津市| 宜春市| 辽源市| 建昌县| 曲沃县| 山丹县| 石嘴山市| 萨迦县| 中山市| 菏泽市| 侯马市| 盈江县| 宁陵县| 安国市| 叙永县| 松溪县| 武邑县| 永川市| 南和县| 泌阳县| 定陶县| 巫山县| 高邑县| 日照市| 甘谷县| 安庆市| 鹤山市| 科尔| 辽宁省| 内乡县| 宜州市| 吉隆县| 蒲江县| 乳山市| 白山市| 太康县| 武城县| 蛟河市| 黄平县| 资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