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九集 三路西征-《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洛川道上,濮陽營中。

    茍晞得到林放密書,獲知東海王欲誑自己進京殺之,不由勃然大怒。

    正在此時,門軍入報:有天子使節前來,聲稱有密詔下達,現在帳外。

    茍晞急命請入,欲擺香案,跪接帝旨。

    天使止住:此乃天子密詔,將軍毋須拜接,只宜自己閱過即可。

    茍晞看罷密詔,見是命自己聯合諸侯討伐東海王,心中有數,怒氣稍息。待天使告辭而去,于是宣布與東海王決裂,檄告天下,急令回軍。

    王彌當時駐軍平陽,聞說茍晞西出洛陽,以為機會難得,遂遣部將曹嶷,帶兵連營數十里,拼力攻打青州。茍純閉門固守,堪堪不敵,就要城破。

    茍晞及時趕回,因見青州勢危,當下也不扎營,直率輕騎沖入曹嶷大營,左沖右突,狀如猛虎。曹軍不曾防備,一時大亂。

    茍純在城上見敵軍擾亂,知道必是自家大軍回來,便趁機大開城門沖出,兩面夾擊,曹嶷大敗而走。

    茍晞還軍青州,再選精銳,出城一路追擊,尋找曹嶷作戰。

    曹嶷此時扎營于青州城西曠野,部將聞說茍晞親率大軍前來,無不變色,皆欲遠逃。曹嶷大怒,激勵三軍道:茍晞雖稱常勝將軍,萬人之敵,彼亦人也,我何懼之?

    因見大風驟起,揚起風沙,遮天蔽日,遂思一計,便令部軍傾巢而出,搶占上風頭,列陣于風沙之中,持戈以待。

    茍晞引兵頂風而至,風沙愈狂,對面不見人影,三軍亦立腳不住。

    曹嶷在上風頭看得清楚,暗自向天祝道:老天助我,今日擒殺萬人敵,成此大功!

    于是下令吹響號角,率全軍順風而擊。

    茍晞心急殲敵立功,不顧天時,令全軍頂風而進。

    軍士瞇起雙眼,被刮得東倒西歪,何論迎戰?只聽號角之聲大起,千軍萬馬從一團迷霧中迎面沖來,茍晞軍士前胸或被長矛洞穿,或者頸項一涼,腦袋離身落地。

    青州兵一戰而敗,丟下一半尸體,剩下一半人馬回身便逃。茍晞立馬揚聲大喊,喊聲亦被淹沒于風沙之中,只抵得蚊蟲之鳴。

    茍晞無奈,只得回馬而走,敗還青州。

    茍純見自家軍敗回,急命扯起吊橋,放進城來。敗軍陸續而回,爭搶城門,如何扯得吊橋起?曹嶷乘風揮軍早至,雜入青州兵后軍,過了吊橋進城,趁機奪了青州。

    茍晞見狀,仰天長嘆:某征殺半生,從無敗績,不想今日卻被狂風所敗,豈非天意!

    只好單騎棄城夜逃,部眾皆被曹嶷所俘,全部投降。

    曹嶷將得勝之兵還報王彌,于是復霸青、兗二州,威震山東。

    茍晞逃到高平,豎起招兵大旗。流民聞是茍使君招兵,紛紛來投,一日間便得兵數千,軍威復振。茍晞欲待引兵復奪青州,忽接天子詔命,令其西入洛陽,討伐專權之賊司馬越。茍晞奉詔,只得按下青州,領兵西進。

    司馬越聞報茍晞來伐,于是傳檄關東諸侯,宣布茍晞罪狀,并命潘滔為河南尹,回鎮許昌召集舊部;又使部將楊瑁、裴盾引兵出京,前來討伐茍晞。

    自此帝相公開反目,終于刀兵相見。

    茍晞深恨潘滔,先派兵候其來路,收捕此賊。

    潘滔聞之,不敢東來,復還洛陽。

    茍晞率兵西向,一路勢如破竹,直至洛陽城下,便令眾軍豎起長梯攻打。

    司馬越見茍晞驅兵大至,自知不是對手,也只得打點起十二分精神,日夜部署防守。

    正在兩軍交戰不解之時,晉懷帝卻暗派心腹出宮,趁夜斬關落鎖,大開城門,偷放茍晞軍入城。茍晞于是率兵入宮,先斬殺尚書劉望及侍中程延。

    司馬越幸虧見機得快,當茍晞入城時便出南門,一口氣狂奔到項城。雖然逃得性命,但思為天子所賣,亦因憂憤成疾,隨即而逝。

    裴盾等一般東海王所重用心腹,來不及逃走,皆被茍晞部將王桑殺死。

    晉懷帝升朝,命茍晞為大將軍、大都督,總督青、徐、兗、豫、荊、揚六州諸軍事。

    畫外音:此番帝相終極爭斗,天子雖然最終獲勝,但放眼四海,早已是江山破敗,社稷傾頹,千瘡百孔,無可救藥。自晉武帝分封諸王起,惡因已經深種,及楊駿專權跋扈,賈后亂政,八王之亂,孫秀誤國,張方暴虐,至此帝相大戰,短短二十余年,便將文宣帝司馬懿、景帝司馬昭、武帝司馬炎三代積累家底敗個精光。讀史至此,不由人掩卷三嘆!

    鏡頭轉換,按下洛陽,復說黎陽。

    輔漢將軍石勒趁茍晞西入洛陽之機,即遣部將劉景引軍五萬,來攻黎陽。

    黎陽縣令王堪引軍拒之,因寡眾不敵大敗,走奔延津。劉景率軍入城,因怒百姓不主動開城請降,乃下令將黎陽男女老幼三萬人盡沉于浚河,河水為之不流。

    劉景遣使向天子報捷。漢主劉淵聞說枉殺三萬平民,勃然大怒:劉景以如此戰功報捷,天道豈能容我漢祚!尚有何面目回來見朕?細民何罪,如此輕戮?

    使者見天子大怒,豈敢再邀戰功,急忙滾回黎陽,報知主將。

    劉景聞說天子震怒,于是懷懼不敢歸國。

    石勒聞報,急離其大營回至平陽,拜于階下,向漢主請降治軍不嚴之罪。

    劉淵慰撫道:劉景之罪,與卿何干?若有進軍之計,便可言之。

    石勒奏道:臣蒙陛下厚愛,委以心腹,敢不盡心竭力,助陛下以成霸業!愿請陛下俯允,令臣往攻巨鹿、常山二郡,取其錢糧而歸,以報陛下,未審鈞意如何?

    劉淵大喜:卿若肯出力時,孤如何不從?且今河北大饑,軍中正缺糧草。

    即命石勒為征東將軍,并州刺史,加封汲郡公,命其攻取巨鹿、常山二郡。

    石勒拜謝,次日即回軍中,引精兵三萬,以刁膺為先鋒,及張敬、夔安、孔萇、桃豹、逯明為副將,領兵來攻巨鹿。

    因有張景前車之鑒,沿途秋毫無犯,并州諸胡羯流民齊來歸附,軍勢大振。

    鏡頭閃回,張賓出場。

    字幕:張賓,字孟孫,趙郡中丘人,自幼博涉經史,不為章句,胸次闊達且有大節,好智多謀,素有大志,機不虛發,算無遺策。

    張賓居于廬舍,抱膝自嘆:不為子房后,恨不遇高祖。

    當時正與親月聚會,因聞石勒欲攻巨鹿,遂謂眾人道:我遍觀世之諸將,無有如此位羯胡將軍者,今時機至矣,可與其共成大業。

    親朋聞之,皆都不以為然:區區羯胡,曾賣身與人為奴者,何當先生如此謬贊。

    張賓:蜀漢先主劉玄德亦曾織席販履,英雄何論出身!

    于是不顧親朋議論反對,親至石勒大營,提劍直至轅門,大呼石勒之名請見。

    門軍見其無禮至甚,便欲執而斬之。石勒在帳中聞其大叫,即命請入,不許慢待。張賓昂然入帳,揖而不拜。

    石勒觀其貌相,見無出眾之處,不以為奇,便欲遣出。

    張賓卻不肯走,見其不肯讓座,便立而闊論,以胸中韜略及治軍之策言之。

    石勒大驚,于是延請上坐,聆聽教訓,引以為軍師祭酒,凡事悉聽謀劃。

    張賓便為石勒集聚趙地衣冠之士,別號為君子營,自以為謀主。石勒此時已經眾至十萬余人,軍威大振,于是傾巢而出,來攻巨鹿。

    巨鹿太守劉寵聞報,引軍出迎,兩軍對圓。

    石勒親出陣前,謂劉寵道:天兵到此,何不早降?

    劉寵不答,便要出馬對陣。

    部將張英請令:不須主公勞力,末將自請擒此胡虜。

    于是突出陣前,挺矛直取石勒。

    漢軍陣中沖出偏將支雄,掄刀截住:無名之將,你非某敵手,只叫劉寵出來授首。

    張英大怒,也不多言,縱馬直取支雄。兩馬相交,戰至二十余合,不分勝敗。

    正斗到分際,張英忽聞本隊鳴金,于是敗回本陣,向太守劉寵不悅道:某正要取敵將之首,使君緣何鳴金罷戰!

    劉寵答道:將軍不知內情。我城中有大戶吳豫,被石勒軍中張賓收買為內應,已經暗自獻城。今我巢穴已失,戰之何益!

    張英大驚,于是隨太守還寨,預備來日回軍,復奪巨鹿縣城。

    石勒收軍不趕,回營厚賞支雄。

    支雄推辭道:末將并未取勝,何勞將軍重賜!

    石勒:將軍雖然未能陣前斬將奪旗,但拖住敵軍主力在此,使張賓先生能夠從容用計,兵不血刃奪得巨鹿,亦乃奇功一件也。

    支雄遜謝,這才欣然受賞。

    長史孔萇獻計:張軍師暗取巨鹿,劉寵已無戰心。明公若今夜引兵劫寨,必獲全勝。

    石勒聞計,擊案稱善,當夜分兵而進,直趨劉寵大營。

    劉寵因記掛城中之事,果然毫無防備,眾皆四分五裂,降逃各半。張英戰了半夜,終于獨力難支,連夜投往別處而去。劉寵引領諸子及一般文武走往陵城,閉門再不敢出。

    石勒大勝,連夜兵至巨鹿。

    張賓引吳豫及闔城降將出迎,將石勒請進府衙,笑道:主公何來遲耶!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山县| 天全县| 巩义市| 饶阳县| 惠州市| 洮南市| 枣庄市| 磴口县| 邓州市| 达孜县| 涿州市| 安徽省| 林西县| 阿克陶县| 鄱阳县| 盖州市| 城口县| 衡水市| 镇江市| 绥德县| 灵川县| 沾益县| 柳州市| 平山县| 喀喇沁旗| 西乌珠穆沁旗| 安阳市| 本溪| 刚察县| 富平县| 阳东县| 安徽省| 洛阳市| 嵩明县| 台州市| 华安县| 仙游县| 禹城市| 高碑店市| 乐陵市| 安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