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七集 五馬渡江-《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舊都洛陽,無極殿上。

    劉輿:臣舉一人,乃是中山魏昌人劉琨,字越石,漢代中山靖王劉勝之后、光祿大夫劉蕃之子。其智勇雙全,于諸王之亂時多有功于王室,封廣武侯。

    東海王:可是向與祖逖交厚,聞雞起舞者乎?

    劉輿:正是。今當用人之際,何不使之就鎮并州,以寄北邊之重?

    東海王:就依賢卿之議。請陛下傳詔,征拜劉琨為并州刺史,以敵諸胡。

    晉惠帝:準奏,傳詔,退朝!

    天使赍旨,飛赴中山,見劉琨傳達帝詔。

    劉琨既奉天子詔命,遂引一千親軍至上黨就任,一路之上,甚是難行。

    畫外音:彼時并州之地,向為司馬騰鎮撫。只因司馬騰升遷為新蔡王往鎮鄴城,并州吏民萬余人便隨其東遷,就食于冀州,號為“乞活人”。而今并州所余民戶不足二萬,半為寇賊,塞阻路途,故此難行。

    劉琨聞說盜賊橫行,遂于上黨駐扎下來,就地募兵,得勇士五百人。然后打開府庫,發給兵器,稍加訓練,便一路平滅盜賊而進。

    兵馬至于晉陽,只見府寺盡毀,邑野蕭條。于是召集流民還耕,并州由此稍安。

    太傅司馬越聞報并州盜賊盡除,不由大喜,于是忘記防衛胡人之重,奏請升任劉琨為侍中,使其入朝輔政,真實目的是欲遍豎親信于朝野。

    惠帝復被東海王挾持,無法可想,只得準奏。

    東海王欲效當年趙王司馬倫所為,復起廢立之心,乃與心腹商議,欲立太子司馬熾為帝。

    左右:天子人稱白癡,廢之是也。但其雖歷盡顛簸,而精神彌旺,始終不死,奈何?

    近侍:臣有一計,神鬼不覺。殿下可以重金賄賂天子左右皰人,使以毒餅殺之。

    東海王:卿實有張良之才,陳平之智。不必再議,就可照計而行。

    皇宮大內,時近黃昏?;莸凼筹?,中毒而崩。

    畫外音:可嘆!晉惠帝自即位之日起便為傀儡,操縱者屢換其人,終不得自主一日。因宗室十六年大亂,而不得安寧一日,一度被廢而囚,且不得死,又復登位;至此終死于權臣之手,得非其宿命所定哉?終年壽止四十八歲,在位一十七年。

    惠帝既崩,東海王主持治喪,因欲效趙王司馬倫篡位,故未考慮繼立新君大事。

    然而后宮之中,皇后羊獻容深恐太弟司馬熾繼位,己為其嫂,必不得立為太后,于是便召侍中近臣入內商議,欲立清河王司馬覃為帝。

    眾人皆知東海王之志,見皇后此問,皆不敢言。侍中劉琨聽聞羊獻容之謀,遂急奔太傅府宅,告知東海王司馬越。

    東海王聞報大驚,急聚百官闖入東宮,擁太弟司馬熾登太極殿,請其即位為天子。

    司馬熾固辭:清河王司馬覃本來便是太子,公等宜立其為帝,孤不敢當此大位。

    東海王見此,以目示眾臣。典令使修肅出班奏道:太子幼沖多疾,不堪攝政。今殿下必欲立其為帝,則政出臣下,倘再使諸王異亂,社稷動蕩,殿下心下何安?不如因從文武之請速繼大位,則可保列祖列宗之祚,得延千年萬載。

    修肅言罷,君臣一齊附和,盡力規勸。

    司馬熾由此不再推讓,欣然領受,并對修肅說道:卿真乃孤之宋昌也。

    乃應太傅及眾官之請,即皇帝大寶,改元永嘉,史稱懷帝,歲在丁卯。遂尊羊后為惠太皇后,使居弘訓宮。立妃梁氏為皇后,封東海王司馬越為太傅,總攝朝政。

    字幕:永嘉元年,西元三零七年。

    懷帝即位之初,始遵舊制,于東堂聽政,不登正殿。每至宴會群臣,輒與眾官談論公務,考核經籍,朝政為之一新。

    黃門侍郎傅宣見此,喜極長嘆:今日某可復見武帝之盛世矣!

    東海王上奏:臣啟陛下,此前宗室之亂,是因諸王集于朝中,變生肘腋,朝廷無力能制也。為防再生異變,請復封諸王,各令就國,方為長治久安之策。

    司馬熾:卿言甚是。未知當封何人?

    東海王:若依臣議,當封司馬睿為瑯琊王,司馬羕為西陽王,司馬佑為汝南王,司馬宗為南頓王,司馬纮為彭城王,使各令出京就國。

    司馬熾:依卿所奏,即命擬詔傳旨。

    圣旨既出,五王奉詔。瑯琊王已在徐州,四王不敢在京停留,各領家眷,出就封國。

    當年九月,司馬睿偕王導等徐州舊臣南渡長,至建鄴始建封國,史稱“永嘉南渡”。

    東海王令五王就國之后,又恐河間王司馬颙占據長安為亂,于是復又奏請懷帝,拜河間王為司徒,命其前來洛陽隨朝聽職。

    司馬颙領受懷帝詔旨,眼見如今羽翼全折,只得就征登程,前往洛陽。

    南陽王司馬模鎮守許昌,聞說東海王復征河間王入京,恐其得勢后次再干預國政,乃遣部將梁臣:你可引精騎千人出城,扮作盜賊,伏于半路,將司馬颙截殺。

    梁臣:擅殺皇親貴胄,末將恐百死難贖其罪也。

    南陽王:殺此亂國之賊,有功無過。事成之后,孤必有重賞。

    梁臣:主公既如此說,末將便可去得。

    于是引領一千軍兵出城,在馬上自語道:既是你自家相互殘殺,則干我鳥事!

    說話之間,引軍到新安雍谷。

    探馬來報:稟將軍,對面數輛馬車駛來,車上之人,正是河間王一家老小。

    梁臣:共有多少仆從?

    探馬:二十余人而已。

    梁臣:哈哈,則我帶千人前來,豈非大材小用。眾軍且住,你前隊百人與我上前!

    鏡頭轉換,西川成都。

    益州細作快馬驅馳,入城登殿,報與李雄:啟稟主公,河間王司馬颙奉詔前往洛陽,卻于半路被盜賊所殺,如今長安空虛,關中無主。

    李雄驚問:河間王一代梟雄,怎地死在盜賊之手?

    細作:經小臣探聽明白,那盜賊卻是南陽司馬模命令部將梁臣所扮。梁臣將河間王親手掐死于車中,并殺其三子,亦是小臣伏于山上,親眼所見。

    李雄:可嘆河間王一生爭權奪利,到此化作一場春夢。司馬颙即死,關中無主,此謂晉祚將終,上天眷顧我益州也。

    眾臣聞此,俱都喜不自勝。于是相互示意,一齊跪倒。

    李雄:眾卿這是何意?

    群臣:蒙上天護祐,晉室自相殘殺,滅絕國祚,是我益州當興。我等愿立主公為蜀帝,然后兵出漢中,占據長安,繼而圖霸天下。

    李雄欣從眾人之請,即率群臣出城,祭告天地于社郊,然后回宮,即皇帝大位。

    字幕:晉建興三年,李雄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成漢。

    遂下詔旨:改元晏平,追尊先父李特謚曰景帝,廟號始祖,母親羅氏為太后。拜范長生為丞相,尊稱范賢而不呼名,號謂“天地太師”。

    范長生:臣啟陛下,臣雖不才,既為丞相,當效蜀漢丞相諸葛武侯北伐,平定天下。

    李雄:善哉!未知太師有何良策?

    范長生:依臣愚見,當先討平南中諸蠻,再圖北進。臣請陛下降詔,檄令云南各州郡刺史來降。若有不從,即派兵伐之。

    李雄:就依太師所奏,準行!

    詔書到處,各郡太守刺史皆遣使入貢成都,上表納降。

    范長生及李雄見此,均自得意非常。

    便在此時,前往寧州下詔天使還報:寧州五苓夷造反,聚兵圍郡。臣不得入城,只得返回成都,請丞相定奪。

    范長生:如此,本應派兵征之,但其路途迢遙,只好作罷。

    字幕:永嘉元年三月,五苓夷圍困寧州城多日。

    城中缺糧,軍民漸難支持。寧州刺史李毅當時已經病篤,因喚長女李秀娘,幼子李釗近榻,囑以后事。秀娘熟習兵書及關家刀法,頗會治兵,大有乃父之風。

    李毅:我兒,五苓夷逆賊圍城不去,你弟年幼,城中無人出敵。眼見為父命在旦夕,委實放心不下你姐弟二人。我死之后,你必保幼弟及家屬走回故鄉,延我李家香火。

    秀娘泣道:父親大人盡管放心養病,女兒曾學兵法,亦曉戰守之道,自會差人堅壁守城,候賊勢稍頓,親出擊殺之,保此全郡。

    李毅大異其言,遂命內侍:將兵符付予我兒秀娘。我兒,你可好自為之。

    勉強囑罷,頷首而亡。

    秀娘伏尸大哭,使人裝裹收殮,停柩于公廳,期日葬之。

    城中諸將見主公已死,茫然無主,便推領秀娘管領州事。

    秀娘盡出府庫獎勵戰士,據城固守。

    城外五苓夷亦聞李毅已死,于是攻城甚急。城中糧盡,人心大慌。

    城內大帳之內,糧官稟報:庫中糧盡,顆粒無余,奈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安县| 桂东县| 崇义县| 汉源县| 闵行区| 扎鲁特旗| 大洼县| 左贡县| 侯马市| 江津市| 客服| 雅江县| 建湖县| 女性| 郎溪县| 余庆县| 环江| 大洼县| 辽源市| 洛宁县| 九龙坡区| 晋中市| 黑河市| 西吉县| 澎湖县| 太谷县| 禄丰县| 当雄县| 资阳市| 平原县| 额济纳旗| 铜鼓县| 阳曲县| 北川| 正阳县| 霍邱县| 军事| 中西区| 满洲里市| 东安县| 巨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