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集 關羽降曹-《華夏真相集》
第(3/3)頁
劉備:明公高見,備托庇日久,安敢不從!
因知道必是田豐暗助之功,于是欣然領命,告辭袁紹回府;遂與簡雍商議,打點兵馬糧草,來日放炮出兵。不消三日,兵馬到達鄴城。
劉備在城外安下營寨,自同簡雍進城召見縣令,拿出袁紹兵符,催收糧餉。
縣令見了主公大令,自然曲意逢迎,趕忙派人連夜備辦。
劉備宿在城中館驛,當夜定更時分,正與簡雍謀劃此去汝南行止,忽然驛卒來報:有一年輕雄偉大漢求見皇叔,因不明其身份,不敢隨意放入,正在門外立候。
劉備心中一動,忙和簡雍迎出館驛。見門外站著一個大漢,一身軟靠戎裝,頭上卻戴一個斗笠,遮住大半張面孔。
那大漢身后,立著一匹白龍寶駒,渾身上下并無一根雜毛;鳥翅環上掛著一條丈二銀槍,在月色之下熠熠生輝,冷艷不可方物。
劉備見那槍馬,心中驚喜,卻又不敢唐突,當下抱拳道:不才涿州劉備,敢問壯士前來相見,不知有何見教?
那大漢情不能已,卻不回禮,一把扯住劉備手腕。回身四顧,確定無人窺視,即將白龍馬拉進館驛,回身掩上大門。
劉備:來者莫非常山趙子龍!
大漢摘下斗笠,納頭便拜:子龍聽從師父之命,在此相候多日,果然得見皇叔。
劉備又驚又喜:既是子龍,因何做此行狀?
趙云:我在鄴城頗多相識,盡是袁紹部下。恐漏行藏,故此遮了臉面,皇叔休怪。
劉備心中酸楚,流下淚來,雙手相攙:果是子龍,想煞劉備,幾乎今生不能相見。
簡雍:子龍來了,那就好了。此處不是講話所在,請到內室說話。
劉備叫來驛卒,命將白龍馬牽去后槽;與趙云攜手攬腕進入內室,分別落座。
問道:與子龍徐州一別,七年不見,不料今日于此地相會。我在許都聽聞公孫瓚兵敗身亡,擔心子龍下落,卻無處抓問,真是心急如焚,不可終日。子龍快說,這是從何而來?
趙云:往事一言難盡。自與皇叔徐州別后,某回到鄴城,隨白馬將軍前后與袁紹數戰,勝敗未分。其后適逢家兄不幸病故,某回鄉理喪,被師父留在山上,復又學藝五載。
簡雍:子龍槍法,冠絕天下,再學五載,卻是何意?
趙云:先生不知,師父早料到公孫將軍必敗,恐我在軍中,徒逞血氣之勇丟了性命,這才以授藝為名,強留我在身側,不使我下山。今聞皇叔與曹操作戰不利,棄了徐州,這才令某前來鄴城相候,命我今生相隨皇叔,共扶漢室大業。皇叔無恙,實乃趙云之幸!
劉備贊嘆不止:左慈先生真乃世外高人,處處安排妥當,又難得子龍如此忠義。劉備得此虎將相助,大業必成,此生再無遺憾矣!
簡雍:皇叔否極泰來,又得豪杰相佐,何愁大業不成。
三人且說且笑,幾乎一夜不眠。次日天明,鄴城縣令已將糧餉備齊,請劉備到衙,當面交割已畢。
劉備押送糧隊出城,令簡雍前面帶路,自與趙云在糧車之后。
趙云問道:主公此次到汝南受那劉辟之降,帶了多少軍馬?
劉備苦笑:本初命我南下,不肯不分我一兵一卒。只帶了本部徐州兵兩千余人。
趙云搖頭:太少。那劉辟本是黃巾出身,心胸狹隘,見我兵少,則必輕視于我,恐生他變。請主公先行出城回營,某在鄴城卻頗有一些相識舊部勇士,早就不滿袁紹,只恨不得明主相隨。我且留在城中半日,必引他們出城,相隨主公。
劉備大喜,手撫趙云肩背:子龍于我患難之時來投,自此以后便是生死相交。此處屬于袁本初地盤,子龍此去小心。招不招來兵勇不妨,你定要全身出城,前來與我相會。
趙云滿口應承,在馬上將手一揮,以大帽遮住前額,竟自飛馳去了。
鏡頭轉換,城外大營。
劉備吩咐糧官:將糧餉即時分派軍士,隨身背負行軍,以免輜重遲滯行軍速度。
糧官應諾,分撥軍糧已了,已是日上三竿。劉備令三軍列隊,只待趙云歸來開拔。
眾軍不知何故不行,不免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簡雍令伍長在陣前立起一根丈二旗桿,并向三軍宣喻:巳時三刻乃出征吉時,眾軍稍待,勿許喧嘩。
眾軍聞聽,止了議論,只等巳時三刻發兵。
正在此時,南邊塵土飛揚,一騎絕塵而至,望著陣中旗號叫道:前面軍兵聽者,可是大漢皇叔劉玄德兵馬?
陣中諸軍都是徐州老兵,早就認出來人,急向劉備稟報:主公,來者似是糜芳將軍!
劉備驚喜不置,迎上前去:你這一向卻在何處,我那關、張二位賢弟,現在何處?
糜芳滾鞍下馬,爬伏上前,雙手抱住劉備大腿而泣:張飛敗走,不知去向。關羽降了曹操,并受偏將軍職印。我遍尋訪主公下落,好不辛苦!
劉備:關、張二位兄弟未死,這就好了。
糜芳:主公因何在此列陣,欲往何處?
劉備:欲往汝南聯絡劉辟,今密譴趙云回鄴城,招募本縣兵士。
糜芳:某在徐州之時,也曾見過這個趙子龍來,便是主公奉北海孔文舉之請,為了相救徐州,向公孫瓚借來的那員裨將。此等人物,怎能信他?
劉備怒道:因何不能信他?
糜芳:他即先從袁本初,又半路棄之,隨其對頭公孫瓚,本來是個有始無終的;今見主公兵不過兩千,怎肯回來助你?必是尋個由頭去了,不肯再回來矣。主公何必在此久候?
劉備喝道:似你這般專愛在背后說人,怎能成得大事?方才你對我二弟關羽頗有微辭,因你遠來辛苦,我便不言;此番又如此評判子龍,真是長舌婦人見識。我與關張同生共死,子龍也是患難之交,絕不相負。今后不得再有如此之論,你可知否?
糜芳見劉備發怒,只得諾諾連聲而退,自去尋找相熟將士閑話,心中卻是不服。
劉備將糜芳斥退,抬頭看看日影,卻也有些著急。正在此時,卻見鄴城東門沖出一哨人馬,各持刀槍飛奔而來,為首之將白馬銀槍,正是趙云。
趙云甩鐙下馬,叉手施禮:托主公洪福,這些弟兄聞說是跟隨皇叔征伐,群起響應,半日間便聚了數百人。且都是參與平滅黃巾之亂的勇士,個個以一當十。只因在出城時為守軍盤查,耽誤時刻,讓主公久候,趙云之罪也。
劉備:子龍所征之軍,皆是能征慣戰之士,冒險入于虎穴立此大功,何言有罪!
放眼望去,見跟隨趙云前來者都是彪形大漢,虎狼之師,果然燕趙豪杰,不同凡響。
簡雍上前,對趙云豎起拇指贊道:子龍將軍依約回來,時辰一點兒不差,真信人也。你從城中帶了這許多人馬出來,那縣令和守門之軍,又如何肯輕易放行?
趙云笑道:主公今奉袁本初明令南征,鄴城縣令及闔衙吏役盡知其事。某出城門之時,只對其宣稱這些人乃是左將軍劉備徐州余部,今聞故主南征,故要隨同前往汝南。袁本初不肯撥付軍馬,明令玄德公自行招攬舊部,眾軍又都異口同聲,他自然不敢阻擋。
劉備聽了,哈哈大笑,贊佩不絕。
趙云回頭,見到糜芳,不由大喜:糜芳將軍何時來的?徐州一別,渴慕至甚。
糜芳聽了,只得上前見禮。劉備瞪了糜芳一眼,喚至馬前:命你先往青州,面見臧霸,言明借道前去汝南,請其撤了哨探,暗地放行,不得違誤!(本集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镇沅|
灵宝市|
广丰县|
南召县|
北票市|
兴城市|
合山市|
定远县|
高邑县|
广元市|
图们市|
南开区|
驻马店市|
衡水市|
天峨县|
松桃|
陆川县|
金寨县|
永登县|
新民市|
曲靖市|
隆化县|
无棣县|
福贡县|
晋中市|
教育|
临高县|
仁化县|
西充县|
当雄县|
历史|
虹口区|
德庆县|
沁阳市|
上犹县|
沭阳县|
获嘉县|
鄄城县|
新巴尔虎右旗|
璧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