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十六集 東漢黨爭-《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楊震上書,拉開東漢朝官僚集團與宦官集團黨爭大幕。

    對于楊震前后多次上疏,因其言詞激切,安帝已經不悅。樊豐等又都更加側目憎怨,只是因為楊震乃是當世名儒,而不敢妄加圖害而已。

    其后不久,河間郡有儒士趙騰詣闕上書,批評朝政。

    安帝閱后暴怒,詔將趙騰收捕人獄,嚴刑拷問,以誣惘君上罪名結案,定棄市極刑。

    楊震聞知此事,立即上書營救趙騰。其書略云:

    臣聞堯、舜之世,諫鼓謗木,立之于朝;殷、周哲王,小人怨詈,則還自敬德。所以達聰明,開不諱,博采負薪,盡極不情也。今趙騰所坐激訐謗語為罪,與手刃犯法有差。乞為虧除,全騰之命,以誘芻蕘輿人之言。

    安帝覽疏不省,留中不發,趙騰終究伏尸市曹。

    就在內憂外患四起之時,皇宮中為爭奪帝位繼承權又開始殊死斗爭。

    閻皇后多年不育,恐太子即位以后會追究殺母之仇,處心積慮要將劉保除去。遂與樊豐等宦官串通一氣,先將太子乳母王男、廚監邴吉定成死罪,除去太子羽翼;然后又向安帝進讒,說劉保行為過惡,不宜處太子之位。

    漢安帝寵愛閻后,偏聽偏信,便有廢立之心,于是議于群臣。

    大將軍耿寶秉承閻皇后意旨,力主廢黜劉保。

    太常桓焉、廷尉張皓立即反駁:常言道,人生未滿十五,過惡尚未及身。今太子年未十歲,有何過惡?望陛下為太子精選德行高操師傅,輔以禮義,自然行為有方。

    漢安帝并不覺悟,竟詔命廢黜劉保,降封為濟陰王。

    當年夏,又有樂成王劉萇坐驕淫不法之罪,被貶為蕪湖侯。天子由此下令公卿下至郡國守相,各舉有道之士一人。尚書陳忠揣摩上意,因而上疏。其疏略云:

    臣聞仁君廣山藪之大,納切直之謀,忠臣盡謇諤之節,不畏逆耳之害,是以高祖舍周昌桀、紂之譬,孝文喜袁盎人豕之譏,武帝納東方朔宣室之正,元帝容薛廣德自刎之切。今明詔崇高宗之德,推宋景之誠,引咎克躬,諮訪群吏。言事者見杜根、成翊世等新蒙表錄,顯列二臺,必承風響應,爭為切直。若嘉謀異策,宜輒納用;如其管穴,妄有譏刺,雖苦口逆耳,不得事實,且優游寬容,以示圣朝無諱之美;若有道之士對問高者,宜垂省覽,特遷一等,以廣直言之路。

    安帝準奏,詔選有道之士中成績優秀者,推舉上報。先得沛國人施延,任命為侍中。

    又有汝南人薛包,少有孝行。父娶繼母之后厭惡薛包,命其出去另立門戶。薛包號哭不肯離開,就在巷口搭屋居住,早晨回家灑掃庭院。父親再次驅趕,就將小屋搭在鄉里門旁,每日早晚回家向父母請安。過一年余,父母感到慚愧,命其回家。

    父母去世,薛包分析家產,挑老奴薄田舊舍及破舊家什器具歸己,優良者皆歸侄兒。

    安帝聞之,命公車征召入京,亦任命為侍中。薛包以死請辭,于是安帝詔準離官回鄉,但禮敬優待,如同廬江割股療親之孝子毛義前例。

    安帝一邊征召賢士入朝,一邊大封外戚,重用宦官。

    時有牟平侯耿寶,乃是安帝嫡母耿貴人之兄,鄧太后在時始終不得重用。安帝親政,遂命國舅耿寶為羽林左軍車騎總監,并將祖母宋貴人四個兄弟全都封為列侯。由是宋氏家族之中,先后擔任卿校、侍中、大夫及郎官者多達十余人。

    閻皇后兄弟閻顯、閻景、閻耀,全都擔任卿、校,統御皇家禁軍。

    江京當年曾迎接安帝入宮即位,天子感其迎立大功,此時便為諸寵之冠,除封侯外,并兼任大長秋,與中常侍樊豐、黃門令劉安、鉤盾令陳達,及王圣母女竟相奢侈暴虐。

    又有衛尉馮石,父馮柱娶明帝女獲嘉公主為妻;馮石繼承公主爵位,被封獲嘉侯。安帝臨幸衛府,留居飲宴十余日,賞賜豐厚,將馮石長子馮世命為黃門侍郎,另二子命為郎中。

    從此之后,內寵權勢無比興盛,外戚及宦官交替為患。

    內憂方興,外患又起。

    字幕:漢安帝建光元年夏四月,高句麗復與鮮卑聯合,入寇遼東。遼東太守蔡諷追敵于新昌,不幸中伏,力戰而歿。功曹掾龍端、兵馬掾公孫酺奮馬來救,俱都歿于陣中。

    同年九月,鮮卑首領其至侵犯居庸關。

    云中郡太守成嚴引兵回擊,戰敗身死;功曹楊穆保衛成嚴,一同戰死。于是鮮卑軍大進,包圍烏桓校尉徐常于馬城。

    度遼將軍耿夔聞報,急征調廣陽、漁陽、涿郡三郡部隊救援,鮮卑軍方才解圍離去。

    同月,京城洛陽及舉國二十七郡國大雨成災;至冬季,又有三十五個郡國發生地震。

    十二月,高句麗國王宮率馬韓、貊部數千騎兵包圍玄菟郡。夫馀國王派子尉仇臺率二萬余人拒之,高句麗軍敗歸。高麗王宮惱恨成疾,因此去世,太子遂成即位。

    玄菟郡太守姚光上書,奏請乘高句麗國喪之機,發兵進攻。

    尚書陳忠奏道:宮生時兇狡,姚光不敵;今趁其亡攻之,是不義也。我應派使節前去吊喪,借此責其先前罪過,予以寬恕而不施加懲罰。則其子為王,必將歸附以報陛下善德。

    安帝納之,遂不準姚光出兵。

    建光二年三月,漢安帝見天下郡國天災不斷,于是詔命改元延光,大赦天下。

    延光元年,鮮卑族復又進擾雁門、定襄,進而攻掠太原,殺害百姓。同時虔人種羌與上郡胡人聯合反漢,攻掠谷羅城。

    度遼將軍耿夔率諸郡兵馬,復調集烏桓騎兵出擊,歷經旬月,終討平之。

    人禍未平,天災又接連而起。夏四月,京師地區及二十一個郡國遭受雹災;其后京師及二十七郡國又受澇災或風災。

    朝廷下詔,命護羌校尉馬賢早日平定羌患。

    馬賢領命,率軍追擊燒當羌豪麻奴至湟中。麻奴出塞渡河,被漢軍擊潰;諸羌散逃,投降涼州刺史。麻奴孤弱饑困,率殘余部眾三千余戶,投降漢陽太守耿種。

    鏡頭轉換,新春將至,朝廷考評天下郡國官員政績。

    經過年終考核,名士黃香列為優等,升遷為魏郡太守。

    字幕:黃香,字文彊,江夏安陸人氏。

    鏡頭閃回,敘述黃香履歷。

    黃香幼時家貧,九歲喪母,并無兄弟姐妹,只與父親相依為命。平時幫助父親操持農活家務,冬天為父親暖被,夏天為父扇席,十分盡心盡孝。

    這一日,正是炎夏時節,三伏天氣。黃香從山上打柴回來,忽見一條長蟲僵臥路旁,奄奄一息,快要渴死。黃香不及多想,遂帶回家去,放生于屋后小河溝里。

    那長蟲就此得活,搖頭擺尾,鉆進河底。

    此后未幾,黃香父親忽患怪病,面黃肌瘦、四肢無力,求醫不愈。黃香為此不思茶飯,輾轉不安,天天焚香,夜夜祈禱。

    這一夜,黃香剛剛入睡,忽夢見前番所救長蟲來鉆到室內,至床前化作人形。

    黃香:你深夜至此,有何話講

    長蟲:我乃玉皇大帝身邊黃龍童子,因偷吃太上老君八卦爐中仙丹,在天庭發瘋,被貶凡間。因變成長蟲,無牙無舌無鱗,賜名鱔魚。老君勸我,需多做善事,方得超生。

    黃香:只恐天上之事,我卻無能為力。

    長蟲:此番卻不用小哥操心費力。那一日多蒙相公及時相救,使我不至干渴而死,得以繁衍后代。今相公令尊既病,某愿以兒孫之軀,報答救命之恩。

    黃香聞此,欲待拒絕,黃鱔將其一推,便即夢醒。

    黃香醒來,因思夜來之夢奇怪,似非無因,于是便到屋后河溝觀看。果見溝里有無數細小鱔魚,如同筆管一般,在水面上縱躍,甚至蹦上岸來,似求投獻。

    黃香雖然不忍殘害黃鱔后代,但想到父病危殆,于是望天禱告,用魚簍裝了數十條回家。因見鱔魚個小,剖剁不能,遂放進清水,使吐凈腹中泥漿雜質,再倒入開水鍋中氽煮。

    小鱔魚經過開水一氽,都縮成圓盤之形,頭里尾外。黃香將其撈出,以油、鹽、蔥、蒜、胡椒、醬油等佐料煎熟,再加水燜熟,端給父親食用。

    其父食之,胃口大開,疾病遂痊。

    黃香大喜,謂曰盤鱔,并傳之鄉鄰,成為千年名饌。因幼鱔肉嫩骨細,烹飪后香脆鮮美,故有“筆桿鱔魚馬蹄龜”之說。

    自此之后,黃香文思大開,博通經典,文采飛揚,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后被郡里征聘,舉薦至朝廷,歷任郎中、尚書郎、尚書左丞。

    漢和帝時,黃香升任尚書令,勤于國事,一心為公,曉熟邊防事務,調度軍政有方。

    閃回結束,漢安帝延光元年。黃香在年終考核時被評為優等,呈報朝廷。

    漢安帝覽報大喜,詔命升遷黃香出任魏郡太守。

    時值郡中發生水災,百姓俱都陷入饑荒。黃香見此,便將自己俸祿以及所得朝廷賞賜全部分給災民。富豪大族受其感戴,各自提供義谷,以補公家貸放不足,災民獲得保全。

    但在不久之后,黃香還是因水災被免官,放歸里里。數月之后,在家中去世。

    延光二年正月,四川上報,漢源旄牛夷反漢,攻打峨邊零關,殺死地方長吏。

    漢安帝覽奏,立即下詔:命益州刺史張喬,與西部都尉共同出兵,討平夷叛,并分置蜀郡屬國都尉,領四縣如太守。

    夏四月,隴西上報,北匈奴與車師接連入塞,寇掠河西四郡。

    安帝接報,詔令公卿朝議。于是有人再次主張,關閉玉門關以及陽關,以絕其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寿县| 南溪县| 寻甸| 满城县| 桦川县| 丰县| 衢州市| 长春市| 拜城县| 古浪县| 南漳县| 砀山县| 德清县| 都安| 安顺市| 兖州市| 孟连| 浙江省| 武平县| 石柱| 汉沽区| 邓州市| 镇巴县| 长治市| 洪江市| 德保县| 正定县| 高唐县| 垫江县| 天水市| 高平市| 苗栗县| 清水河县| 汉阴县| 永善县| 尼玛县| 延安市| 阿克陶县| 霍邱县| 清徐县| 玛纳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