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三集 岑彭平隴-《華夏真相集》


    第(3/3)頁

    刺客扮作漢帝信使,往見來歙,臨開詔書時拔刃刺之,中其左胸。

    侍衛大驚,持戈上前,將刺客斬成肉泥。

    來歙重傷不治,臨終之前,派人召來副帥蓋延,囑以后事。

    蓋延大為悲痛,涕泣滿襟,不能仰視。

    來歙喘急,責備蓋延:我被刺客所乘,命在須臾。無以報國,喚將軍來,是要囑托軍國大事。而將軍卻作兒女子涕泣,實啟我怒也!

    蓋延這才止淚,接受囑托。

    來歙囑以軍事,又親寫奏疏,只寫成“臣聞理國以得賢為本”數字,便即氣絕身亡。

    劉秀覽奏,悲痛不已,追贈來歙為中郎將、征羌侯印綬,謚節侯。當來歙遺體運回洛陽,光武帝親自縞素臨吊,并率百官送葬。

    為來歙治喪已畢,光武帝由是大怒,命岑彭等將,迅速平靖蜀地。岑彭與吳漢、臧宮等將調集大軍西進,就此入蜀,討伐公孫述。

    建武十一年八月,岑彭攻克江關,與吳漢、臧宮調集南陽、武陵、南郡兵士,并桂陽、零陵、長沙棹卒六萬,會集荊門。

    吳漢只以步騎作戰,不知水軍作用,認為棹卒多費糧草,提議解散。

    岑彭則認為蜀軍勢大,且境內江河縱橫,必須水陸并進不可,棹卒不可解散,并上奏皇帝,說明情況。

    光武帝回復岑彭:大司馬吳漢習用步騎,不曉水戰,荊門之事,一由征南公為重。

    岑彭得天子詔準,遂在軍中招募勇士,搶攻敵人浮橋,許以重賞。

    偏將軍魯奇應募,率勇士駕船逆流而上,直沖浮橋。戰船被江中攢柱阻住,難以前行,魯奇率軍士死戰,復用火焚燒攢柱,將橋樓燒毀。

    岑彭盡起全軍,順風并進,所向無敵。

    蜀軍大亂,溺死者數千。漢軍斬殺任滿,生擒程泛,田戎逃回江州,據城堅守不出。

    岑彭由此奪占荊門,保奏劉隆為南郡太守,自率臧宮、劉歆進占江關,并嚴肅軍紀,號令軍中吏士,不得虜掠百姓。

    漢軍所到之處,百姓都奉獻牛酒犒勞。

    岑彭接見當地長者,對其宣諭天子之旨:大漢天子哀愍巴蜀久見虜役,故興師遠伐,以討有罪,為人除害,汝百姓勿懼。

    堅決不肯接受牛酒等物。百姓大為喜悅,爭相開門歸降。

    劉秀遂命岑彭為益州牧,其后每攻克一郡,岑彭都可先兼攝太守職務。

    岑彭拜詔謝恩,由是進軍江州,因見田戎糧草眾多,短期難以攻克,便留馮駿繼續圍困,自率兵攻破平曲,收取糧草數十萬石。乃從小路殺入犍為郡境內,直指墊江,攻破平曲。

    公孫述聞報,急令延岑率領漢中郡精兵星夜南下,馳援犍為郡。

    延岑領旨,命呂鮪、王元、公孫恢等拒守廣漢、資中,侯丹率兵二萬拒于黃石。

    岑彭見正面無法突破,忽生奇計,便派臧宮率五萬人與延岑相持,自率軍復回江州,搜集戰船,沿都江而上,至黃石襲破侯丹。又棄舟乘馬晝夜兼行,長途奔襲,攻克武陽。

    漢軍勢如疾風驟雨,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敵眾潰散。岑彭又復以精銳騎兵襲擊廣都,一舉攻克,大軍已距成都只有三五十里。大成君臣亂作一團,蜀地諸郡軍民無不震駭。

    公孫述聽說岑彭到達武陽,大驚失色,以杖頓地道:此是何神也!

    鏡頭轉換,漢軍大營。

    岑彭駐扎彭山縣東北十里江口鎮,因見地勢起伏險惡,便招向導,詢問此地何名。

    向導回答:彭祖長壽八百八十歲,死后葬在此處。因是彭祖命絕之處,故名彭亡聚。

    岑彭聞此地名,心中不悅,本想移營,只因天黑未果。當日晚餐已罷,岑彭率十數衛士,親自提槊巡營。正行至前營,忽聞轅門前有人吵嚷,便命侍衛上前詢問何事。

    門將見是主帥,施禮稟道:有一奸細,說是殺了成蜀大將前來投效,非要見大帥不可。末將因其來歷不明,且又是夜間,便不使入。其人在此吵嚷,不想驚動大帥。

    岑彭聞說只有一人,便令道:帶至近前回話。

    門軍將來人引至近前,見是一個精壯漢子,一身黑衣,身背包裹,跪地施禮。

    岑彭問道:壯士何來?

    那人答道:某名喚丁賜,本地彭亡聚人。因延岑縱兵殺我全家,某故作投效軍中,趁便割其首級,來投將軍,并求封賞。

    岑彭聞說其殺了延岑,不由大喜,問道:首級何在?

    丁賜答道:則我背上包裹中便是。

    岑彭命侍衛上前解下,打開看時,果是一顆人頭,血跡未干。岑彭認識延岑,見有三五分相像,心中疑惑,便伸手接過,欲待仔細查驗。

    丁賜卻趁眾衛士都去看人頭,忽從地下暴起,抽出靴中匕首,一下插入岑彭左胸。

    眾衛士大驚,急揮刀上前,將那人右臂斬斷,便要亂刃分尸。

    岑彭癱倒在地,以手捂胸,止住眾軍:且慢!你實對我說,究系何人?

    丁賜:某的是彭亡聚人,名喚丁賜。因受大成皇帝厚恩,無以為報。你漢軍無由伐蜀,至生靈涂炭,流血千里。某見皇帝陛下憂慮,故請為刺客殺你。

    說罷,忽以左手又自左掖抽出一把短刀,刺入自己咽喉而死。

    便在此時,只聽一聲大叫:因某之故,使大帥被刺,則我有何面目再見陛下!

    言罷揮劍自殺,死尸倒地。眾人看時,卻是守門之將。

    岑彭傷重,當夜死在營中。眾將大慟,為其舉哀。

    鏡頭轉換,次日午時。

    一隊人馬自蜀中飛馳而來,到至漢營轅門。因見軍中舉哀,不由大驚。

    門軍:來者是何處人馬?軍營重地,不可再進。

    來者:某乃邛谷王任貴特使,因聞大將軍岑彭威信素著,并知其攻破荊門,故此數千里遣使前來迎降,就為大軍向導。

    門軍:既是如此,將軍稍待,待我回稟主將。

    副將聞報出營,以禮接待邛谷王使節,說知主帥岑彭已于昨夜遇害,邛谷王使節大驚。

    岑彭遇刺消息報至洛陽,光武帝劉秀聞報驚怒欲狂,便命將任貴所進貢物品都賜給岑彭家屬,使其子扶靈歸于原籍棘陽安葬,并賜岑彭謚號為壯侯。

    蜀地百姓感念岑彭軍紀嚴明,秋毫無犯,便在武陽為岑彭立廟,四時祭祀。

    鏡頭轉換,復說臧宮一路漢軍。

    臧宮取道平曲,從涪水逆流而上,在沈水與延岑主力遭遇。

    延岑未料漢軍會突然來至,不由心中大驚。急登高觀望,只見漢軍旗幟漫山遍野,不知兵力多少。由是不敢接戰,急令撤兵。由于山道狹窄,慌不擇路,頓時潰不成軍。

    臧宮軍自后掩殺,延岑大敗,部下被殺及溺死江中者一萬多人,血染沈水,使之渾濁。激戰終日,只延岑率少數親隨狼狽竄逃成都,余部全體投降。

    經歷此戰,延岑損失馬匹、珍寶等物資無數。

    當年十二月,吳漢自夷陵率兵三萬溯江而上,進入巴郡。次年正月,在魚涪冿大敗公孫述部將魏黨、公孫永,隨即包圍武陽。

    史興出城迎戰,被吳漢一戰而破,奪占武陽,繼而直取廣都,派輕騎燒毀成都市橋。

    公孫述部將見成都危殆,人懷恐懼,眾叛親離。

    吳漢遣使進入成都招降,被公孫述拒絕,驅逐出城。

    漢軍圍城半年,至同年七月,聞報馮駿已經攻克江州,俘獲成國大將田戎。吳漢恐被奪功,不聽劉秀所囑“堅據廣都,勿與爭鋒”告誡,冒險深入,親率二萬人進逼成都城外。

    遂據江北為營,命作浮橋數座,使副將劉尚率萬余人屯于江南,兩營相距五十余里。

    副將劉尚諫勸:將軍不記陛下臨行之囑乎?不可如此夾江扎營,取敗之道也。

    吳漢急于求成,不聽勸諫。劉尚急畫下布營之圖,遣使飛報洛陽。

    劉秀得報,大吃一驚道:如此布營用兵,則我二萬大軍休矣!(本集完)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梅州市| 洛浦县| 双牌县| 兰溪市| 济源市| 雅安市| 拜泉县| 巨鹿县| 象州县| 湖北省| 张北县| 汶上县| 洪雅县| 什邡市| 宁南县| 永济市| 北票市| 永顺县| 乐昌市| 宁蒗| 宣汉县| 门源| 屯留县| 屏边| 西峡县| 安西县| 巴马| 德化县| 崇明县| 西峡县| 连城县| 布尔津县| 廊坊市| 吉隆县| 织金县| 黄浦区| 秦安县| 濮阳市| 连云港市| 轮台县|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