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三集 岑彭平隴-《華夏真相集》


    第(2/3)頁

    隗囂聞言心動,便有獨霸一方之志。于是游士長者,逐漸離去。

    畫外音:建武六年,關(guān)東平定,光武帝欲止征伐,因此數(shù)次傳書隗囂、公孫述,告以禍福,警告其二人停止割據(jù),早日歸附。隗囂部下賓客、掾史多是文學(xué)之士,此時因見光武帝屢次親筆來書,于是力諫隗囂,應(yīng)予回復(fù)。隗囂聽從眾諫,于是派遣周游赴京見駕。

    周游奉命東行,先到馮異大營,無巧不巧,卻被仇家殺于漢營之中。

    光武帝聞奏,驚異之余,惟恐引發(fā)誤會,致招撫河西之事節(jié)外生枝,便派衛(wèi)尉銚期為使,親帶珍寶繒帛,前往隴西,賞賜隗囂。

    銚期奉命西出洛陽,前至鄭縣,卻又遇到盜賊,珍寶財物都被盜走。

    光武聞報,向眾卿嘆道:我與隗囂諸事不順,是乃天意乎?其來使被殺,我賜其財物也被盜光。銚期乃是天下勇士,竟有盜賊敢于其身邊取寶。我招隗囂不順,豈非天意乎!

    言猶未了,邊關(guān)守將遣使來報:公孫述遣兵侵犯南郡!

    馮異進(jìn)奏:陛下何不詔令隗囂從天水伐蜀,以此瓦解其盟,并試探其忠心?

    光武帝從奏,于是詔命隗囂率軍伐蜀。

    隗囂上書奏道:白水地勢險阻,山路懸險,棧木為道,實不可進(jìn)軍。

    光武帝由此料知隗囂終不肯為己所用,于是便欲出兵討伐,先派來歙奉璽書曉諭隗囂。來歙前至雍郡,出示國書,曉以利害,請隗囂速為定奪。

    隗囂議于眾臣,王元復(fù)下言辭蠱惑,擺出許多疑問,隗囂再度猶豫不決。

    來歙一向剛毅,于是怒斥責(zé)隗囂:漢天子以為明公懂善惡,知興敗,故此親筆下詔。公若有誠心,應(yīng)派公子隗恂為質(zhì),臣君互信。今反聽小人諂言,定招滅族之計,叛君負(fù)子,豈謂忠信乎?吉兇抉擇,就在今日!

    越說越慷慨激昂,竟然挺劍上前,作出刺殺隗囂之狀。

    隗囂不料如此,急起身入內(nèi),集合士兵出來,欲擒來歙。

    卻見來歙從容持節(jié),引領(lǐng)從人登車離去。

    隗囂惱怒,傳令王元:速派牛邯領(lǐng)兵往追來歙,斬首來見。

    部將王遵見此,急上前勸諫:將軍不可!公子今在漢為質(zhì),若聽外言謀害漢使,此重怨引禍之源也。古兩國交戰(zhàn),尚不斬來使,況謀害奉天子詔令使臣乎?來歙雖只單車遠(yuǎn)出,但身為皇帝表兄,至為尊貴。殺其對漢無損,但對將軍卻是滅族之禍。昔宋國拘捕楚使,致有拆骨以炊、易子為食災(zāi)禍。小國且不可辱,況擁重兵上國之君,再加公子隗恂之命乎!

    隗囂聞言疑懼,終于未敢動粗。來歙由此得以脫身,回到洛陽。

    光武帝見隗囂搖擺不定,反復(fù)無常,遂遣征西大將軍馮異為帥、征虜將軍祭遵為副,率軍西征。二將奉旨進(jìn)軍,一舉擊破雍州軍,威逼隴西。

    隗囂惶懼,急上書謝罪:臣部下聞?wù)f朝廷大兵猝到,驚恐自救,臣不能禁止。所獲戰(zhàn)利品,不敢廢臣子之節(jié),親自追還。昔虞舜事父,父責(zé)小杖則受,責(zé)以大杖則避,臣雖不敏,不敢忘記此禮。臣罪全在陛下發(fā)落,殺罰無怨。如蒙寬赦,更得洗心革面,則死骨不朽。

    光武帝再派來歙為使,到至汧縣,以親筆詔書賜予隗囂。詔書略云:

    昔柴將軍與韓信書曰:“陛下寬仁,諸侯雖叛后歸,仍復(fù)其位號,不加殺害。”卿為文官,頗懂義理,故賜書予卿。詳則禮疏,略則難斷,卿今即住手,則爵祿全得,大福可享。我年近四十,在軍中十年,厭其浮辭。卿若不愿,則不需回復(fù)。

    隗囂詳審詔書,越思越懼,恐終被漢武帝見罪,遂降公孫述。

    公孫述遂受隗囂之降,交賜封其為朔寧王,遣兵往來,以作聲援態(tài)勢。

    建武七年秋,隗囂率步兵騎三萬侵犯安定,又令別將下隴,攻擊祭遵于汧縣。都因漢將馮異設(shè)計堅守,戰(zhàn)之不利,終于無功而還。

    鏡頭轉(zhuǎn)換,洛陽漢宮。

    公孫述割據(jù)不降,隗囂甘愿向其稱臣,不肯入朝,劉秀百思不得其解。忽想起前番所見公孫述在檄文中所稱符命,乃召鄧禹入宮,延入內(nèi)室,君臣密議。

    劉秀:五年前朕持節(jié)巡撫河北,卿杖策渡河至鄴,教朕創(chuàng)天下王霸之業(yè),今已驗矣。然蜀中公孫述不自量力,隴西隗囂堅執(zhí)不降者,究為何故?

    鄧禹見問,便自袖中拿出一卷古書來,密奏道:此乃前番臣引兵入長安,重新修復(fù)被赤眉賊眾所盜掘前漢列祖陵寢之時,偶然得之。公孫述僭稱天子,隗囂欲奉其為主者,皆因此書中一句“代漢者,當(dāng)涂高”之讖,為其二人所堅信者也。

    劉秀接過,觀其書名,乃是《鬼谷子春秋讖》。翻開首頁,便見上面赫然寫道:其一,亡秦者,胡也;其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其三,火德衰,代之者漢,土德也;其四,劉秀起兵捕不道;其五,漢家九百二十歲后,以蒙孫亡,授以承相。代漢者,當(dāng)涂高也。

    光武帝逐字看過,不由駭然,汗流浹背。沉吟半晌問道:此究是何意?卿必知其詳,請試為朕解之。今法不入六耳,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當(dāng)以直解,休為隱諱。

    鄧禹奏道:此書乃是鬼谷門創(chuàng)派祖師王詡所撰,只在歷代掌門手中秘藏,屬讖緯類典籍。其內(nèi)容多是解釋《春秋》經(jīng)文微言大義者,又有古代神話傳說,及天人感應(yīng)災(zāi)祥符瑞之說,語多奇詭,凡人皆不知其要。直待其事發(fā)生之后,世人方悟。

    劉秀:鬼谷門之事,朕亦曾耳聞。則朝野之中,果有其黨乎?

    鄧禹:如何沒有?我高祖皇帝創(chuàng)立大業(yè)之時,留侯張良便為鬼谷掌門,故將此讖呈獻(xiàn)高祖,藏于內(nèi)府,從不示人。至文帝之時,丞相陳平接任鬼谷掌門,又私錄《春秋緯》、《演孔圖》、《元命苞》、《文耀鉤》、《運斗樞》、《感精符》等十四種,分藏于內(nèi)苑各宮。及王莽篡漢時,此些圖讖及符命便多為其所用。公孫述敢稱天子,且隗囂甘愿奉其為主者,則定是其手中亦有此等圖讖符命,并為江湖術(shù)士欲邀功名者曲意亂解,故增其妄念也。

    劉秀:先生博學(xué),人所不及。我聞先漢故武帝之時,就曾有讖語,道是:“漢有六七之厄,法應(yīng)再受命,宗室子孫誰當(dāng)應(yīng)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漢者,當(dāng)涂高也。”天道幽微,六七之厄不妨,只修德?lián)崦瘢伸猓蝗涣咚氖鷿h,是為何意?當(dāng)涂高者,又是何人?

    鄧禹:天道幽微,六七四十二是為天數(shù),或曰四十二代君主,或曰年號,或曰期限,實未可以人力而能解悟者。至若涂高,依字意解之,“涂”指泥土,若壘“高”之,即是城墻,或是宮殿。則山高為嵩,涂高為宮,皆巍然而立。則代漢者,豈乃“魏”乎?

    話外音:鄧禹一番話語,竟將此讖語解開。統(tǒng)計兩漢國祚,果然存世六七四百二十年,相傳二十九帝,終被魏王曹操之子曹丕所篡。

    劉秀:此事極重,孤與卿皆當(dāng)秘之。

    鄧禹:若有泄漏,請夷臣三族!

    建武七年,光武帝下詔,省罷“八校尉”中長水校尉及射聲校尉。

    因建都洛陽,由山東、河北、江淮等地轉(zhuǎn)漕糧芻至京師,比西漢時運到長安近便數(shù)倍,且道路無大險阻,漕運簡省,是故復(fù)下詔省罷護(hù)漕都尉官。

    當(dāng)年夏,詔拜李通為大司空。

    鏡頭閃回,南陽起兵之時。

    李通宣揚(yáng)讖語:劉氏復(fù)興,李氏為輔,首倡劉秀起事舂陵。

    此后,劉縯、劉秀兄弟在舂陵起兵,李通事敗,其父李守及家屬六十四人株連被殺。李通只身逃到棘陽,與劉秀、李軼會合,殺甄阜、梁丘賜。其后卻背反劉縯兄弟,與綠林軍共立劉玄為帝,被更始帝封為柱國大將軍、輔漢侯,到長安后又遷大將軍,封西平王。

    更始帝敗亡之后,李通復(fù)投光武帝,到至洛陽。因娶劉秀之妹伯姬為妻,劉秀與胞妹情深,故不怪罪李通,反命為衛(wèi)尉,封為固始侯,拜大司農(nóng);建武五年春,復(fù)為前將軍。

    此后光武帝每次出征,常令李通鎮(zhèn)守京師。

    建武六年夏,李通率侯進(jìn)、王霸等進(jìn)攻延岑;公孫述派兵來救,被李通大敗之。李通以布衣倡義起事,助成帝業(yè),雖有大過,但復(fù)歸劉秀后為人謙恭,故此深得光武帝信重。

    閃回結(jié)束。李通得任大司空宰相,便即稱病不理政事,連年請求辭職。劉秀優(yōu)寵有加,準(zhǔn)其歸第養(yǎng)病,二年后允許辭去大司空,以特進(jìn)奉朝請。

    建武八年,劉秀下詔發(fā)兵,派中郎將來歙為帥,征伐隴西。來歙伐山開道,從番須回軍襲擊略陽,攻克其城,斬隗囂部下守將金梁。

    隗囂驚嘆漢兵進(jìn)軍神速,率部眾數(shù)萬圍攻略陽,斬山筑堤,激水灌城,無所不用其極,必欲復(fù)奪此要塞。來歙與將士固守,隗囂攻打累月不克。

    閏四月,劉秀親自率軍征討隗囂,進(jìn)至高平,與竇融及五郡太守會合,分兵上隴。

    隗囂部下大將牛邯眼見漢軍壓境,乃率十六個屬縣,部眾十余萬投降光武帝。隗囂率妻子逃至西城,留田弇、李育保守上邽。

    劉秀派吳漢、岑彭圍攻西城,耿弇、蓋延圍攻上邽,自率大軍居中調(diào)度。

    便在此時,京師留守太子遣使來報:潁川盜賊蜂起,河?xùn)|守兵叛亂,洛陽為之騷動。

    劉秀聞報,只得馳歸洛陽。并發(fā)詔命岑彭等諸將:西城、上邽兩城如能攻下,便將兵南擊蜀虜公孫述,如不能則止。人苦不知足,既得隴,復(fù)望蜀乎?每一發(fā)兵,頭須為白。

    當(dāng)年九月,劉秀南征潁川。大軍到處,亂軍紛紛投降。

    劉秀以寇恂留駐長社,鎮(zhèn)撫吏民,招納降軍;又派李通、王常討伐東郡、濟(jì)陰等地亂軍。因耿純曾任東郡太守,在當(dāng)?shù)睾苡型牛团墒拱莨⒓優(yōu)樘写蠓颍渑c大軍會合。

    東郡亂軍聞?wù)f耿純進(jìn)入郡界,九千余人全部投降。大軍不戰(zhàn)而還,劉秀便以耿純復(fù)為東郡太守,安撫地方。

    鏡頭轉(zhuǎn)換,敘述隴西之戰(zhàn)。

    岑彭諸將率軍急攻隴右,隗囂不敵,急派大將王元入蜀,向大成皇帝公孫述求救。

    吳漢、岑彭正圍攻西城不下,王元、行巡等率領(lǐng)五千蜀兵趕到。

    王元率蜀軍沖擊漢軍,并沖西城守軍大喊:大成皇帝派百萬之眾方至,汝等休慌!

    吳漢等軍聞聽大驚,未及成陣,王元已突破重圍,進(jìn)入城中,迎隗囂逃往冀縣。蜀援既到,吳漢等又因糧盡,只得撤退。于是安定、北地、天水、隴西等郡,復(fù)又歸附隗囂。

    未料經(jīng)此一戰(zhàn),隗囂已是殫精竭慮,由此得疾;挨至次年春天,病重而死。王元、周宗等諸將無奈,只得擁立隗囂少子隗純?yōu)橥酢?

    光武帝聞報,決定趁熱打鐵,于是又派來歙為帥,率馮異等五將軍討伐隴西。

    來歙苦戰(zhàn)百日,攻破落門。

    周宗、行巡等諸將見大勢已去,乃簇?fù)碲蠹兂鼋禎h軍;王元卻率本部軍逃往蜀地,投奔公孫述。由此隴西諸郡皆平,隗氏割據(jù)勢力覆滅。

    光武帝劉秀下詔:徙周宗、趙恢及隗氏宗族于京師以東,徙隗純、行巡、敬宇于弘農(nóng)。

    字幕:建武十一年,來歙深入蜀中,引兵進(jìn)攻王元、環(huán)晏,攻克河池、下辨。

    環(huán)晏十分恐懼,重金求購刺客,去殺來歙。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仁怀市| 大港区| 宁国市| 松原市| 木里| 增城市| 文水县| 昌宁县| 平顶山市| 富川| 溧阳市| 临高县| 新平| 平湖市| 古丈县| 荔波县| 阿鲁科尔沁旗| 兴文县| 水城县| 平江县| 济南市| 永福县| 龙山县| 溧阳市| 洛浦县| 孝昌县| 齐河县| 安溪县| 当涂县| 三明市| 涿鹿县| 黑水县| 武穴市| 汽车| 连州市| 巴林右旗| 台南市| 金阳县| 尚义县|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