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集 蘇武牧羊-《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兵兇戰危,風云突變。
匈奴狐鹿孤單于聞知漢軍南返,親率五萬騎兵襲擊。漢軍匆忙迎敵,一戰而敗,死傷甚眾。李廣利原想立功贖罪,卻遭此大敗,又憂慮家中老少安全,由此心慌意亂,指揮失據。
狐鹿孤單于卻是趁熱打鐵,因乘漢軍不備,便命部眾夜間開工,在漢軍營前悄悄挖掘一條濠溝,數尺之深;又趁夜繞到漢軍之后,于清晨再次發起突然襲擊。
李廣利突遭襲擊,欲出營列陣抵敵,卻發現前有深溝,后有敵軍,進退不得。就此軍心大亂,喪失斗志,再加疲勞,完全失去抵抗能力,再次遭到慘敗。
七萬漢家兒郎,就此全軍覆沒。李廣利兵敗,后退無路,只得投降匈奴。狐鹿姑單于知其在大漢身居高位,深加重用,并將女兒嫁之為妻。
消息傳至長安,漢武帝聞說李廣利喪師損眾,且又投降匈奴,不由勃然大怒。遂下詔命,令將其妻兒家人,悉數誅殺族滅。
李廣利投降匈奴之后,雖然換來一時富貴,但也好景不長。時有漢朝降將衛律,見李廣利投降在后,所受尊寵卻在自己之上,由是心生嫉妒,便欲加害。
此后年余,衛律趁單于母親生病,買通巫師,命其謊稱病因是由于去世老單于發怒。
狐鹿姑單于驚問:我父因何發怒?
巫師見問,佯作鬼魂附體,便借老單于口吻說道:我昔日出兵伐漢,發誓定要捉住貳師將軍李廣利,用來祭神。而今我已送李廣利到你手中,我兒為何還不殺之?
單于見巫師學說先父說話,惟妙惟肖,信以為真,便將李廣利誘至王帳誅殺祭神。
可嘆!李廣利當初見死不救,忍見李陵被迫投降,今自己落到這般下場,便欲屈辱偷生,茍安于世,亦不能得之也。
李廣利臨被殺時,仰天怒喝:我死后化作厲鬼,亦必統死難部眾,誓滅匈奴!
事也湊巧,便在李廣利死后不久,果然匈奴之地接連數月雨雪不斷,家畜死亡,百姓疫病不斷,種植黍穄也都絕收。
單于大懼,急為李廣利建立祠堂,每月祭祀不斷,半年復以大祭,以慰亡靈。
鏡頭閃回,按下西域匈奴,復說長安漢宮。
時有匈奴降將金日磾,本姓金天氏,字翁叔,涼州武威人,原為匈奴族休屠部太子。
元狩二年春,漢武帝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騎兵一萬,自隴西出發北擊匈奴,越過焉支山一千余里,切斷匈奴右臂,執渾邪王子,繳獲休屠王祭天金人。匈奴單于因渾邪王屢為漢軍所破,傷亡數萬,怒不可遏,欲召而誅之。渾邪王聞之,便欲說服休屠王共同降漢。
休屠王因思本部損失不大,估計單于不會殺己,故而不從。渾邪王便殺休屠王,率其部眾四萬余人降漢。漢武帝準納其降,并封渾邪王為列侯。
金日磾當時只有十四歲,因父親休屠王被殺,無所依歸,便與母親閼氏、弟今倫隨渾邪王降漢,被安置在黃門署飼養馬匹。
漢武帝在宮中宴游,閱馬助興。因見金日磾體形魁偉、容貌威嚴,牽馬從殿上走過,乃感驚訝,便向御馬監詢問:此青年乃是何人?
馬監見問,跪地奏道:此乃匈奴休屠王之子,金天氏之后也。
漢武帝聞而大奇,就封金日磾為御馬監,原馬監另調別職。金日磾自此之后一路升遷,累任為侍中、駙馬都尉、光祿大夫,極得漢武帝信任寵愛,賞賜累積千金。
金日磾母親教誨兩子,皆有規矩,漢武帝甚是贊許。金母死后,漢武帝下詔在甘泉宮為其畫像,題名《休屠王閼氏》。金日磾每次看見畫像都必下拜涕泣,然后方才離開。
漢武帝愛屋及屋,對金日磾二子都加寵愛,稱為弄兒,常都使在身側。
次子弄兒從后面圍住漢武帝脖頸,撒嬌弄癡;金日磾湊巧看見,以目瞪之。弄兒懼怕而走,一邊哭道:我爹爹發怒,還家后必要責罰我矣。
漢武帝不悅,便對金日磾說道:卿何怒我弄兒哉!
金日磾哭笑不得,只得謝罪而出。又忽見長子弄兒,在殿外正與宮女戲鬧,于是喚回家中,親自拔刀殺之。
漢武帝聞知大怒,問其殺子原因。
金日磾跪奏:世間豈有食子之虎?只因弄兒恃陛下之寵,調戲宮女;今若不殺,待來年長大成人,必將穢亂宮廷,遺臣滅門之害,且對陛下名聲有損!
漢武帝聞此,哀傷落淚。其后更對金日磾看重,謂其有大將之才,名臣風范。
朝中時有馬何羅及馬通、馬成安兄弟三人,皆與江充交好;馬通更因誅殺太子劉據,得到天子封爵。后來只因江充宗族朋黨全被誅殺,馬何羅大懼,遂與兄弟策謀造反。
金日磾見其兄弟神情異樣,暗中留意,加強防范。馬何羅也覺察到金日磾用意,因此沒有機會動手。忽有一日,金日磾偶感小恙,留在殿內休息,漢武帝宿止林光宮中。
馬何羅見此,以為時機難得,便與二弟馬通、馬成安假傳圣旨,謀劃深夜入宮行刺。
次日侵晨,天子及眾侍還未起床,馬何羅忽然從外入宮。
金日磾當時泄疾未愈,正登東廁,見之心疑,遂提前進入天子臥室,躲在門后。
馬何羅袖藏利刃,從東廂而上,忽然看見金日磾,神情大變,急忙跑向漢武帝臥室。只因行走慌忙,又兼天色未明,黑暗中不料撞到寶瑟,摔倒在地。
金日磾縱步上前,抱住馬何羅雙臂,隨即高呼:來人護駕,馬何羅造反!
漢武帝聽見,猛從床上驚起。金日磾揪住馬何羅脖子,以匈奴族摔跤法使個背胯,將其自殿內摔到殿外,跌個半死;侍衛上前捉住,帝命徹底審訊,于是馬氏兄弟皆都伏誅。
金日磾因此救駕之功,聞名朝野。漢武帝謂其篤厚謹慎,行為特別,奇異少見。
漢征和四年,漢軍出兵西域,再次攻破車師。大臣桑弘羊與田千秋等聯名上書,建議武帝擴大輪臺屯田,加強輪臺、渠犁屯田規模,以保障軍糧供給。
武帝覽奏,便生偃武修文之念,乃下《輪臺罪己詔》,此后不再向匈奴大規模出兵。又將丞相田千秋封為“富民侯”,任命趙過為搜粟都尉,推廣代田法,改善先進農具。
后元元年,漢武帝命畫工繪成《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送給故驃騎大將軍霍去病異母弟霍光,以示托孤之意,使霍光輔佐皇少子劉弗陵為帝。
鏡頭閃回,由此便說劉弗陵身世來歷。
劉弗陵生母趙氏,乃河間國人。當漢武帝劉徹出京巡狩東海,路過河間國時,有望氣者對武帝說此地必有奇女,漢武帝立即下詔派人尋找。
果如望氣者所言,不移時隨行官員回報,找到一位年輕漂亮女子。據說此女天生左手握拳,雖年已十多歲,依然不能伸開。
漢武帝大奇,便喚此女過來,見其左手果真緊握成拳。伸手輕輕一掰,少女左手便被分開,卻在手掌心里緊握一只小玉鉤。
經過詢問,乃知其父犯法,被處以宮刑,擔任中黃門,死于長安,死后葬于雍門。漢武帝便命人將此女扶入軺車,將其帶回皇宮,由此倍加寵愛,號稱拳夫人。
畫外音:后世有人認為,趙父曾為宦官,故使其女趙氏美貌,被朝中官員得知。于是使其握拳藏鉤,乃為取悅漢武帝,合演一出把戲,以此好將趙氏送給天子。
其后趙氏晉升為婕妤,居住在甘泉宮中,所居之處,被命名為鉤弋宮。故此趙氏自此便被稱為趙婕妤,也稱鉤弋夫人。
太始三年,趙婕妤為漢武帝生下一子,取名為劉弗陵,又號稱鉤弋子。
據說劉弗陵與上古堯帝一般,懷胎十四個月而生,于是又稱其所生之宮為堯母門。
征和二年,發生巫蠱之禍,皇后衛子夫、太子劉據因受蘇文、江充、韓說等人誣陷,不能自明,兵敗自殺,之后太子之位一直空缺。
漢武帝共有六子,長子即太子劉據,次子齊懷王劉閎早逝。巫蠱之禍后,可繼承皇位者便有四人: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昌邑王劉髆,以及趙氏之子劉弗陵。
劉旦在劉據死后,上書父皇漢武帝,請求自封國回到都城長安,進宮擔任保衛。言外之意,其實希望得以立為太子。
漢武帝看破燕王意圖,由此大怒,立即在北闕殺死劉旦派來使者,并削其封國三縣。
廣陵王劉胥為人奢侈,喜好游樂,行為不遵法度,故為武帝不喜。劉髆是寵妃李夫人所生,貳師將軍李廣利外甥。李廣利與丞相劉屈氂策劃謀立劉髆,事發后李廣利投降匈奴,劉屈氂亦被腰斬,引出一片血雨腥風。劉髆由此驚恐不安,挨到后元元年正月,亦即去世。
于是四位皇子之中,劉弗陵雖為幼子,年僅五六歲,但極受漢武帝寵愛,并以為其行為舉止,很像自己少年之時。漢武帝有心立其為太子,但因子幼母壯,猶豫不決。
趙氏隨侍天子,在甘泉宮修養,因犯有過錯,受到漢武帝斥責,以至憂郁而死。
鉤弋夫人死時,暴風空起,刮起滿天灰塵,籠罩京師,吏民無不感嘆哀傷。
漢武帝便問左右近侍:對于鉤弋夫人趙氏之死,外面有何議論?
左右答道:人皆謂陛下既然欲立其子,何必非殺其母?
漢武帝道:此間道理,是非愚輩所知者。主幼母壯,是為古今亂源。女主獨斷驕橫,淫蕩放肆,無人能止。汝等不聞呂后事乎?當年便即幾乎葬送我劉氏天下。
左右聞此,無語可答。
后元二年二月乙丑日,漢武帝病篤。彌留之際,立劉弗陵為太子。丙寅日,漢武帝對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四人加以任命,要求四人接受遺詔,共同輔佐幼主。
丁卯日,漢武帝駕崩于五柞宮,享年七十歲。戊辰日,劉弗陵繼位,史稱漢昭帝。
昭帝即位,大將軍霍光、左將軍上官桀作為顧命大臣輔政,把持軍政大權。因其二人一向與李陵交好,就派李陵好友隴西人任立政等三人為使,出使匈奴,招請李陵歸漢。
任立政到達匈奴王廷,單于置酒款待,李陵、衛律皆都在座。任立政雖然得見到李陵,但不能私下講話,便用目光示意,將佩刀上金環弄掉,趁撿環時,又握住李陵腳跟。
李陵心中會意,知道漢使是以金環暗示自己“今可歸還”,但不置可否。
單于接待宴罷,任立政等三人歸于飽驛。此后李陵、衛律整備牛酒,前往館驛慰問漢使,一起博戲暢飲。二人當時皆穿匈奴服裝,并蓄匈奴發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化德县|
澄迈县|
定结县|
鸡西市|
蒙阴县|
宝丰县|
进贤县|
新野县|
启东市|
汽车|
玛纳斯县|
东丰县|
台北县|
囊谦县|
洪雅县|
大埔县|
汪清县|
板桥市|
平潭县|
肃北|
赤水市|
交口县|
绥宁县|
内丘县|
济阳县|
大姚县|
潞城市|
德保县|
叶城县|
峨眉山市|
连云港市|
龙门县|
旺苍县|
青海省|
沭阳县|
温州市|
绥化市|
南陵县|
宁德市|
舟山市|
寻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