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集 巫蠱之禍-《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天降奇禍,家破人亡;走投無路,狼狽奔逃。
江齊倉皇逃入長安,更名江充,乃向朝廷投書,告發趙太子劉丹,與同胞姐妹亂倫,又與父王嬪妃奸亂;并勾結郡國豪猾,狼狽為奸,恣意殺害國中大臣之事。
漢武帝劉徹覽奏大怒,下令包圍趙王宮,收捕太子丹,移入魏郡詔獄,判其死罪。
趙王劉彭祖乃是漢武帝異母兄長,為救兒子一命,遂上書稱:江充耍奸弄詐,欲借陛下威嚴,以報私怨。因受緝捕逃亡,不知悔悟,反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誣陷我兒。即便如此,臣愿精選趙國勇士,前去抗擊匈奴,為朝廷效力,以贖劉丹之罪。
武帝覽奏心軟,遂赦劉丹死罪,但廢其太子之位。復在犬臺宮召見江充,詢問端地。
江充奉詔入宮,拜見天子。漢武帝觀之,見其身穿婦人織絲禪衣,帽插鳥羽,走動時搖冠飛纓。更兼身材魁梧偉岸,英姿颯爽,容貌氣派,與眾不同。
武帝大喜,對左右近侍道:燕趙之地,果多奇士。
江充上前參駕,因善于奏對,武帝與其一番談論,大為高興,遂命賜宴,便加寵用。
內宮宴罷,江充謝恩,奏請出使匈奴,以平外患。
武帝因問:卿自請出使匈奴,可有成熟打算?
江充回奏:臣謂出使外國,應因變制宜,以敵為師,不宜預先打算。
武帝深以為然,命為謁者,出使匈奴。半年之后,江充果然不辱使命,赍持與匈奴單于所簽和約盟書歸來。武帝大喜,遂又拜江充為直指繡衣使者,負責督捕三輔境內盜賊,并監察京師豪貴子弟,偵其有無越禮之行。以此論之,江充當是中國史上首任情報局長。
當時貴戚近臣之中,多有驕奢僭越之輩。江充一一舉報彈劾,奏請沒收其車馬,并命充軍北營為卒,待命抗擊匈奴。
漢武帝覽疏,當即準奏施行。江充奉旨,即刻傳文光祿勛中黃門,禁令該去北營待命近臣侍中,若無本人命令,不準出入宮廷,面見天子講情請托。
貴戚子弟聞令惶恐,皆至宮門,向皇帝叩頭哀求,表示情愿出錢贖罪。漢武帝允其各按俸祿爵位繳贖,數日之內,便得數千萬錢,國庫為之充盈,軍費不愁。
漢武帝大喜,遂對近侍說道:江充忠直不阿,言語計策,皆稱朕心。
江充外出巡察,偶遇館陶長公主,坐車行于馳道。于是上前喝問:馳道者,天子及欽差專用,或傳遞邊報所需。上至諸侯貴戚,下至黎民百姓,皆不得用。長公主為何放肆?
長公主車夫答道:非敢私用,是奉太后詔命。
江充說道:雖有太后詔命,長公主可以,隨從車騎不可。
遂命部下,立將公主隨從處罪,車馬沒收。京中勛貴聞之,無不驚駭。
江充隨皇帝前往甘泉宮,遇太子劉據家臣,乘車行于馳道。便命立即擒拿,交官處置。劉據派人向江充求情:我非不舍車馬,只不欲陛下得知此事。望江公高抬貴手,寬恕這次。
江充不理太子之請,徑以其事上奏。
漢武帝下詔問責東宮,并贊江充:為人臣者,固當如此!
江充由此威震京師,但也與太子就此結怨,種下禍根。
漢武帝一生沉迷女色,后宮有多位佳人,此寵彼失。為重新獲得帝王恩寵,后宮諸妃多請女巫入宮,試圖以巫術固寵,并對其所嫉妒妃嬪,施以巫蠱之術。
一時之間,后宮迷亂不止,因巫蠱牽連朝中大臣事件,時有發生。
征和元年,漢武帝住在建章宮,偶見陌生男子帶劍,進入中龍華門。因此不由大驚,懷疑此事非同尋常,便命禁衛,上前捕捉。
男子棄劍逃跑,其快如風。侍衛雖然盡力追趕,但也未能將其擒獲,空手而回。中有認識該男子者,因向天子匯報:此人非別,乃是墨門高徒,人稱陽陵大俠,朱安世是也。
漢武帝大怒,命將掌管宮門鎖鑰門候,皆都處死。又征調三輔地區騎兵,對上林苑進行搜查;并下令關閉長安城門,挨門挨戶進行搜索。但亦毫無結果,朱安世竟如平地蒸發。
當時丞相公孫賀夫人衛君孺,乃是皇后衛子夫胞姊。子名公孫敬聲,接替父親擔任太仆,驕橫奢侈,從不遵守法紀。有次擅自動用軍費一千九百萬錢,事情敗露,被捕下獄。
公孫賀因知天子詔令各地,緊急通緝陽陵大俠朱安世,于是上疏請奏,自愿負責追捕朱安世,為子公孫敬聲贖罪。
漢武帝覽奏,準其所請。公孫賀運用各方人脈資源,費盡心機,果將朱安世逮捕。
朱安世落網,反而笑道:丞相不擒我還倒罷,既捉我入獄,恐將要禍及全族!
公孫賀哪里理他?下令將朱安世立即投入監獄,換出兒子公孫敬聲。
朱安世自獄中上書朝廷:丞相之子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其得知陛下將要前往甘泉宮,便使巫師在陛下專用馳道下埋藏木偶,口出惡言,詛咒陛下,以為巫蠱之事。
漢武帝貪色過度,此時身體不佳,一直懷疑有人以巫蠱之術咒己,閱覽朱安世奏狀,由是大怒,便命將丞相公孫賀逮捕下獄,下令嚴查。
后經調查,果在馳道土中發現木偶,上刻天子生辰八字以及咒語。
由是罪名屬實,公孫賀父子百口莫辯,二人皆都死于獄中,并被滅族。同時還牽連陽石公主,并皇后衛子夫女兒諸邑公主,以及衛青長子衛伉,全部被殺。
衛氏在漢廷內部朋黨,因此巫蠱之禍,損失殆盡。公孫賀死后,相位空缺,漢武帝乃任命涿郡太守劉屈氂為丞相,封為澎侯。
此時天下方士及各類神巫多聚集京師長安,大都以左道旁門奇幻邪術迷惑眾人,無所不為。一些女巫通過鉆營,至于宮中,教宮中嬪妃、美人躲避災難辦法,在每間屋里都埋上木人,進行祭祀。眾嬪妃每當相互妒忌爭吵,就輪番告發對方詛咒皇帝、大逆不道。
漢武帝大怒,命將被告發者一律處死。于是后宮妃嬪、宮女,以及受牽連之朝中大臣,前后共殺數百人之眾。由此巫蠱之禍愈演愈烈,漢武帝疑心不止。有次白日小睡,夢見有數千木人,手持棍棒來襲。武帝霍然驚醒,感到身體愈加不適,精神恍惚,記憶力大減。
江充知道自己與太子及皇后衛子夫閑隙已成,見漢武帝已老,恐其駕崩后劉據即位,自己必被誅殺。便即定下奸謀,向武帝進奏:陛下之病,是因有巫蠱作祟,以至于此也。
漢武帝信以為然,便派江充為使,負責徹查巫蠱案。
江充奉旨,便率領胡人巫師,在京城中各處掘地,尋找木人。由此逮捕使用巫術者,夜守禱祝者,及自稱能見到鬼魂者無數。并施以鐵鉗燒灼之刑,強迫認罪。
于是百姓相互誣指,官吏則參劾政敵為蠱,大逆不道。由是此案迅速升級擴展,從京師長安、三輔地區,乃至各郡國境內,死者共有數萬人眾。
漢武帝此時年事已高,懷疑周圍左右之人都用巫蠱,詛咒于己。
江充窺知漢武帝疑懼心理,便指使胡人巫師檀何,上疏言稱:臣見宮中,尚有蠱氣。不將蠱氣除去,皇上之病就不得愈。
漢武帝信之,遂派江充,復入宮中再查。
江充利用皇帝威勢,直至宮禁深處,毀壞皇帝寶座,挖地找蠱。
漢武帝猶不放心,又派按道侯韓說、御史章贛、黃門蘇文等人,協助江充徹查。
江充先從后宮中妃嬪各宮著手,然后依次搜尋,一直搜到皇后及太子宮中。各處地面都被縱橫翻起,以致太子、皇后再無容床之地。
按連鬧了數日,江充最后揚言:各宮皆有巫蠱。太子宮中找出木人最多,另有咒語寫于絲帛,內容大逆不道,應當奏聞陛下。
其實所謂在東宮掘出木人,皆其事先備之,以此栽贓太子。
劉據聞言大懼,乃問少傅石德:江充誣我,如何應對?
石德進言:公孫賀父子、兩位公主,以及衛伉等,都被指用巫蠱害人之罪,而被殺死。今巫師與江充又從東宮挖出證據,太子便具百口,亦無法辯解矣。
劉據:如此,我只能等死耶?
石德:為今之計,只可假傳圣旨,將江充等人逮捕下獄,徹底究其奸謀。
劉據:假傳圣旨,是為謀逆大罪,似乎不可?
石德:陛下有病,住在甘泉宮中,皇后與太子屢次派人前去請安,皆都未能見到。奸臣今敢公然陷害太子,則陛下是否在世,實未可知。太子豈忘秦朝,太子扶蘇之事乎!
劉據:即便如此,我怎能擅自誅殺大臣!不如前往甘泉宮請罪,或許僥幸無事。
石德無奈,只得答應。
太子欲往甘泉宮見駕,但聞內侍來報:門外全是江充所派禁軍,不許東宮之人出外。
劉據聞報大怒,萬般無奈,只得對石德說道:便依師傅之計,立即行事!
秋七月初九壬午,少傅石德假作天子圣旨,派門客冒充皇帝使者,逮捕江充等人。
劉據戟指大罵:趙國奴才!擾害趙王父子,還嫌不夠,今又來害我父子!
乃命將江充以及胡人巫師,皆都置于柴堆之上,燒死在上林苑中。殺死江充之后,劉據即派侍從門客無且,攜帶東宮太子符節,乘夜進入未央宮長秋門,通過長御女官倚華,將前事報告衛皇后;然后調發皇家馬車運載射手,打開武庫拿出武器,又調發長樂宮衛卒。
長安城中一片混亂,街市中紛紛傳言:太子造反!
宦官蘇文趁亂逃出,急至甘泉宮中,向漢武帝報告:太子誅殺江充,起兵造反!
漢武帝:太子絕非謀反之人。定是懼被江充等人諂害,方生此等變故。
因而派出使臣,去召劉據前來面詢。
使臣不敢進入長安,行至中途而返,回報天子:太子已經造反,要殺為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林市|
营山县|
南漳县|
广州市|
施秉县|
夏邑县|
调兵山市|
华池县|
八宿县|
隆回县|
肥西县|
杭锦后旗|
苗栗市|
德阳市|
沛县|
天等县|
鸡西市|
绵竹市|
博客|
兴山县|
洱源县|
望奎县|
凌源市|
龙口市|
三台县|
福泉市|
新源县|
陈巴尔虎旗|
玛沁县|
宁晋县|
如东县|
常山县|
湘乡市|
安仁县|
龙山县|
临澧县|
固镇县|
凭祥市|
许昌市|
沂源县|
武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