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七集 貫高行刺-《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長安都城,漢宮之中。韓信與漢帝劉邦,在進行一次徹底作死的談話。

    韓信:為臣將兵,多多益善。

    劉邦:何以言之?

    韓信:陛下不聞我韓信點兵之事乎?

    劉邦:未也。卿可詳為言之。

    韓信:陛下諒必知之,某乃兵家王敖老祖弟子,故精于算數(shù)之學(xué),兵馬再多,定不致出錯。昔與項王作戰(zhàn)之時,臣帶一千五百將士,與楚將李鋒交戰(zhàn)。楚軍敗退,我軍也有死傷,當(dāng)時未點其數(shù),由是整頓兵馬回營。忽有后軍來報,說有楚軍騎兵追來。臣欲迎敵,便命士兵列陣,先使三人一排,多出二名;又使五人一排,多出三名;再使七人一排,多出二名。某屈指一算,便知部下尚余一千又七十三人,可勝來敵。

    劉邦:是何算法,精確如此?

    韓信:此法在凡人眼內(nèi),自是極難,但在我兵家門中,卻是容易得緊。以三三數(shù)之,余數(shù)乘以七十;五五數(shù)之,余數(shù)乘以二十一;七七數(shù)之,余數(shù)乘十五。三者相加,如不大于一百零五,即為答數(shù);否則須減去一百零五或其倍數(shù)。陛下請試算之,其數(shù)為何?

    高祖在心中盤算一遍,答道:當(dāng)是二十三數(shù)。

    韓信:然也,陛下福至心靈,果然了得。因臣帶一千五百兵出,以一百零五乘以十倍,得一千又五十人;再加此二十三數(shù),故知所余之兵,乃一千又七十三人也。

    劉邦又默算一遍,果然絲毫不錯,大為奇異,便低聲記誦:三三數(shù)之,余數(shù)乘以七十;五五數(shù)之,余數(shù)乘以二十一……

    韓信笑道:陛下也不用這般硬記,只記一首詩可也: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技,七子團圓正半月,余百零五便得知。

    酒過三巡,高祖不服,又笑問道:賢卿用兵,既是多多益善,卻為何仍被我擒之?

    韓信心中一凜,謹(jǐn)慎答道:陛下雖不善于統(tǒng)領(lǐng)士卒,而善于統(tǒng)率上將,故臣終被陛下所擒。況陛下之能,取之于天,絕非人力所及者。

    劉邦聞言大喜,由是對韓信忽生愧疚之情。當(dāng)夜二人大醉,盡興而罷。

    自此之后,倏忽半年。

    忽有一日,趙相陳豨被任命為鉅鹿郡守。至朝中謝恩已罷,領(lǐng)了璽印,來向淮陰侯辭行。韓信陡見故人,不勝之喜,置酒相待。宴罷至于后園散步,摒退左右侍從,仰天嘆息。

    陳豨:大將軍因何長嘆?

    韓信:我有隱私,可向公說乎?

    陳豨:末將不才,一切聽任大將軍吩咐!

    韓信:公乃陛下寵信之臣,所轄鉅鹿,更是天下精兵聚集所在。公此去為郡守,朝中必有人忌之。若向陛下奏公反叛,公將奈何?

    陳豨:天子能信此流言乎?

    韓信:曾參殺人之事,公不曾聞乎?一人誣奏,陛下定不信之;但三人成虎,有人再次告發(fā),陛下則疑;三次告發(fā),必起大兵伐卿矣。

    陳豨:果若如此,則當(dāng)奈何?

    韓信:到時賢卿百口莫辯,無力自明,便只有造反。

    陳豨:我若造反,其事能成乎?

    韓信:若果有此日,則我在京為公內(nèi)應(yīng)。

    陳豨:有大將軍相助,則取天下如同拾芥之易,末將敢不從命!

    于是喜不自勝,再拜致謝,告辭而去。

    韓信既被降為淮陰侯,劉邦乃乘勢大封宗室,著手削奪異姓王手中封地。遂下詔命:

    先將楚地一分為二。以淮河以東之地,賜封從兄劉賈,命為荊王;以薛郡、東海、彭城之地,賜封親弟文信君劉交,命為楚王。

    次分趙地。割出云中、雁門、代郡三郡之地,賜封次兄宜信侯劉喜,命為代王。

    再分齊國。割出齊地七十三縣,賜封庶子劉肥,命為齊王。

    又以太原郡三十一縣為韓國,遷徙韓王信于太原以北,使備御匈奴,建都晉陽。

    韓王信拜受詔書,入于內(nèi)室,對心腹侍臣說道:漢帝裁弱異姓諸王,孤將危哉!

    侍臣:是也。楚王為漢室立下蓋世功勞,且被降職奪封,況大王乎?

    韓王:此言何意?

    侍臣:世人皆知,楚王與丞相蕭何交情莫逆,且是被其所薦,方得拜將。大王則是軍師張良公力保,方得為王。蕭何見在朝廷,尚不能保楚王,況張公已逝乎?

    韓王:卿言甚是有理。然則我將奈何?

    侍臣:若依臣計,不如干脆造反。

    韓王:以楚王之能,且為劉邦所擒。憑我弱韓之力,豈是漢帝對手?

    侍臣:漢帝命大王徙邊,則何不要求再往北境,虛以抗擊匈奴為名,實與匈奴聯(lián)手?

    韓王:此計甚妙!卿之智謀,不弱于張子房也。

    計議已定,于是上書:韓國易被匈奴入寇,晉陽相去邊塞甚遠,臣請治馬邑為都。

    漢帝未知其心懷反意,反而喜慰夸贊,當(dāng)即許之。

    韓王信大喜,因而遷都馬邑。一面招兵買馬,積草囤糧,意欲反漢自立。

    諸王列侯皆已受封,高祖復(fù)又下詔,命評定最高元功諸將位次。諸將皆奏:

    平陽侯曹參,大戰(zhàn)數(shù)十,小戰(zhàn)不計,身被七十余創(chuàng),攻城略地,功勞最多,宜居第一。

    關(guān)內(nèi)侯鄂千秋力爭:群臣之議,皆為誤解。

    漢帝劉邦:卿何以言此?

    鄂千秋:曹參雖有野戰(zhàn)略地之功,此特一時之事耳。皇上與項王相距五歲,失軍亡眾,數(shù)度跳身遠遁,全賴蕭何常從關(guān)中遣軍補充。皇上雖無詔旨,輒有數(shù)萬徒眾送出關(guān)中。又轉(zhuǎn)漕關(guān)中,給食不乏。陛下數(shù)亡山東,蕭何常保全關(guān)中以待陛下,此萬世之功也。今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駕乎于萬世之勛哉!臣謂當(dāng)蕭何第一,曹參次之。

    漢帝贊道:此論甚善!

    乃評定丞相蕭何為建國首功,悉封蕭何父子兄弟十余人。更益蕭何食邑二千戶,特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因鄂千秋食邑安平,特加封為安平侯。

    只因漢帝悉除秦朝苛儀酷法,化繁為簡,群臣便皆不依禮法,常飲酒爭功,醉后妄呼,竟至在大殿中拔劍擊柱。漢帝不勝其煩,愈益厭惡。儒士叔孫通猜知帝意,于是進言。

    叔孫通:為將者攻城略地,陛下可仗其蕩平天下,但未可使之治國。儒者難與進取,但可與守成。臣請陛下詔準(zhǔn),征聘齊魯諸生,與臣門下弟子,共起朝儀,以規(guī)尊卑上下。

    高祖甚喜,問道:繁文縟節(jié),得無難乎?

    叔孫通:五帝異樂,三王不同禮。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jié)文者也。臣愿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不難,不難!

    漢高祖:卿可試為之,需令百官易知,度其所能行者為之。

    叔孫通領(lǐng)諾出宮,乃親往齊魯,征召魯國諸生三十余人,至朝中制定禮樂。魯國儒生皆喜而從之,惟有兩生不肯應(yīng)征。

    二儒生: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積德百年而后可興,漢其能國祚恁久乎?公去矣,無污我禮樂!

    叔孫通:公等真乃鄙儒也,不知時變。

    遂與所征三十人西歸,還至長安。于是召集朝中學(xué)者與弟子百余人,以綿蕞為席,就野外演習(xí)朝規(guī)禮儀。月余之后,請高祖到野外試觀。

    漢帝觀禮大喜:如此之便,我能行之。

    便下詔旨,令為群臣規(guī)制,漢禮乃成。

    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三年。

    劉邦命在都城長安西南角,于秦王章臺基礎(chǔ)上修建未央宮,又稱西宮。

    宮殿建成之后,便自櫟陽遷都長安。

    畫外音:未央宮乃君臣朝會之地,約占全城七分之一面積,較長樂宮稍小,但建筑壯麗宏偉,則有過之。四面修建宮門各一,唯東門和北門有闕。宮內(nèi)有殿堂四十余屋,并六座小山及多處水池,大小門戶近百,與長樂宮之間又建閣道相通。前殿居于全宮正中位置,其基壇是因龍首山丘陵而為,順其山勢造成。

    便在此年,匈奴冒頓單于率兵南下,以十萬鐵騎圍攻馬邑。

    韓王信引兵親與匈奴交戰(zhàn),因敗多勝少,只得多次派遣使者,與匈奴求和。

    冒頓接受韓王議和,轉(zhuǎn)而攻代。代王喜不敵,棄國逃歸長安,哭告漢帝。

    畫外音:代國乃是最北方諸侯國,都于平城,即今山西大同。其地北到大漠,南到雁門關(guān),西到黃河,東與燕國接壤,境內(nèi)有恒山、五臺山之險,方圓五百里,與匈奴接近,所謂天下用武之地。胡漢雜居,人民剽悍尚武,盛產(chǎn)馬匹,地處塞外,向為中原帝國屏藩。

    漢高祖聞?wù)f匈奴破代,不由大怒,又懷疑韓王信暗通匈奴,便致書責(zé)備,命其出擊,務(wù)必將匈奴騎兵驅(qū)出塞外。

    韓王信無力戰(zhàn)勝匈奴,擔(dān)心會被漢帝借此誅殺,便與匈奴約定,以馬邑之地請降。

    冒頓單于自然大喜過望,乃命韓王信為前鋒向?qū)Вc匈奴軍共同揮師南下。兩國合兵,一舉攻下太原郡,繼而占領(lǐng)河?xùn)|北部。

    漢帝劉邦聞報大怒,乃親率大軍出征匈奴,同時鎮(zhèn)壓韓王信叛亂。隨行謀士,有陳平、婁敬;領(lǐng)兵之將,有樊噲、夏侯嬰、周勃等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那坡县| 东明县| 海门市| 从化市| 资阳市| 临泽县| 通河县| 东乡| 和政县| 隆安县| 土默特左旗| 肥乡县| 台中县| 清远市| 石柱| 广东省| 饶阳县| 湛江市| 怀仁县| 汉川市| 雅安市| 济南市| 曲靖市| 互助| 敖汉旗| 泰顺县| 无为县| 东阿县| 渝北区| 温泉县| 柯坪县| 游戏| 永丰县| 光泽县| 潜江市| 临沭县| 海原县| 贵阳市| 民勤县| 美姑县| 阿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