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十七集 葵邱會盟-《華夏真相集》


    第(1/3)頁

    晉獻公因生前托孤荀息,少子奚齊終得擁立即位,并尊生母驪姬為太后。

    相國荀息奉奚齊為晉侯,驪姬為國母,自為相國。

    奚齊即位之初,便奉母親之命,封外臣梁五、東關五為左右司馬,執掌舉國軍事大權。里克本是申生舊臣,欲為故主報仇,此時又見軍權被二五搶奪,更為憤恨,便暗中聯絡諸公子黨羽,并拉攏舊部邳鄭父等人,欲行廢立之舉。

    里克因與荀息交厚,因此率而當面指責:主公去世,重耳、夷吾二位公子在外。公為大臣,不迎長公子就位,卻立孺子,究是何意?三怨將作,秦晉輔之,子將何如?

    荀息愚忠,鏗鏘答道:我向先君發誓,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其言。先君尸骨未寒,豈能惜命改志?廢長立幼,雖知無益,但忠于先君之心,不可更改。三怨若作,一死而已!

    里克見其志堅不移,只得自行其事。趁獻公下葬之機,里克收買力士,混于晉君衛隊之中。幼主奚齊扶柩送葬,力士暴起,將其刺死在靈堂之上,然后自殺,血濺五步。

    荀息知是老友里克所為,不禁伏于幼主之尸痛哭,又對獻公靈柩請罪。

    荀息:為臣不忠,不能奉行主公遺囑,偷生何為!

    然后起身,以袖遮面,便要碰柱而死。親信急上前抱住:主公徒死無益!奚齊雖死,還有卓子。亦可扶立為君,完成先君遺愿。

    荀息聞聽有理,遂將獻公及奚齊父子并葬;喪事理畢,又召集文武百官,將年僅九歲卓子扶立為君。左司馬梁五觀察朝拜眾臣,見里克、邳鄭父未至朝賀,便出班進奏。

    梁五:主公、相國容稟。幼主之死,里克難脫干系,邳鄭父大有嫌疑。今朝賀新君,偏少此二人,請即派兵去拿。

    荀息說道:司馬休疑,里克與邳鄭父乃是先君老臣,豈能為此不忠不孝之事!

    明知是里克所為,卻為晉國朝堂大局穩定,不愿再生事端,因此止住梁五。

    荀息雖欲息事寧人,里克卻無就此罷休之意。又購死士,刺殺卓子于朝堂。

    荀息怒道:連刺二君,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撞柱自殺。獻公諸子大懼,或死或逃,更無一人在朝。驪姬知道大勢已去,遂向后花園中投湖自盡。

    里克于是又殺二五,奪回兵權,更掌國政。因將卓子草草下葬,聚眾臣于朝堂。

    里克:國不可一日無君。若依公等眾議,諸公子中,當立何人為主?

    眾臣:周朝舊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公子重耳年長,乃是不二人選。

    里克認可此議,于是便派大夫狐突前往翟國,去請公子重耳回國為君。重耳與狐偃、趙衰計議:里克能殺奚齊、卓子,豈獨愛我,而不殺乎?

    二人答道:公子所慮甚是,可絕其請。

    重耳對狐突說道:先父在世之時,我違命出逃;父親去世之后,我也沒能在靈前盡孝,可謂忤逆之尤,何有面目即位為君!

    狐突三請,重耳再辭,狐突只得回國,還報上卿里克。

    里克聞說公子重耳極力推脫,頗感失望,于是又派屠岸夷、梁由靡兩位大夫為使,前往梁國迎還夷吾。夷吾亦覺里克是為大患,便與師傅呂省、郤芮商議。

    公子夷吾:里克殺我兩弟,如我不順其意,亦必殺我。不如學兄長重耳,拒而不就。

    郤芮獻策:公子重耳不敢歸就君位,是因無靠山。今里克、邳鄭父在內用事,卻外懼強秦。公子只需取得內外支持,便可返國為君,等立足即穩,便以弒君為名,復殺里克。

    夷吾深以為然,遂親寫書給里克及邳鄭父,遣屠岸夷與梁由靡帶回,其書略云:

    二卿身居虎穴,鏟除奸賊,為晉國立下不世奇功,實堪嘉贊。今又奉孤為君,豈不感激萬端!待孤即位,當封里克為相,封地一百萬畝;邳鄭父為上大夫,封地七十萬畝。

    待屠岸夷、梁由磨走后,夷吾又寫一書,派呂省為使,往見秦穆公,求其出兵相助自己返國,答應事成之后,便將晉國河西五城劃歸秦國。

    秦穆公正欲向東圖霸,與晉國聯手共謀中原,既見夷吾之請,如何不喜?于是欣然答應,即派公孫支帶兵三千,戰車百乘,相助夷吾回國,即位為君,是為晉惠公。

    晉惠公即位之后,重用隨己逃亡在外親信諸臣,對里克及邳鄭父所作承諾只字不提。

    秦將公孫支向晉惠公討要所許五城,晉惠公不舍。呂省稟承上意,當眾上奏。

    呂省:先君辛苦打下江山,豈能輕易與人?況若將五城劃給秦國,晉國所剩無幾矣!

    里克反駁:既說是先君辛苦打下江山,當初何必輕易許人?

    郤芮正色斥道:聞公此說,分明是欲討要百里封地!

    里克大怒,便欲還口,邳鄭父立其身側,恐其大言獲罪,便將肩膀暗地碰之。里克也知口頭爭執無益,不如暗地動手,便即住口。

    公孫支未能如愿獲得五城,恨恨而去,還報秦穆公,便請出兵討伐晉國。秦穆公聞報甚為不悅,也有心發兵伐晉,便與蹇叔及百里奚商議。

    蹇叔說道:自家姻親,不可因此小事反目為仇。

    秦穆公聞弦歌而知雅意,知道伐晉時機未至,遂勸慰公孫支數語,暫時作罷。

    晉惠公見公孫支憤憤離去,亦感擔憂,便問計于親信眾臣。

    呂省獻策:臣觀里克懷有異志,久后必反。而里克所仗侍者,邳鄭父也。今可遣邳鄭父為使,攜持金寶往答秦侯相助復位之恩,將其與里克分開;待邳鄭父遠離國都,只剩里克在朝,便可動手圖之矣。

    惠公聞計大喜,便搜刮府庫,得金銀珠寶十車,遣邳鄭父送往秦國。里克聞之,出城送別,經密議之后返回城中,邳鄭父自去。

    不料里克此舉,早被郤芮親信探知,回報家主。郤芮知道大事不妙,便來見晉惠公。

    郤芮:里克不滿主公奪其相權,又不賜其所許封地,故與邳鄭父勾結密議,必將再次為亂。不如趁早誅之,以絕后患!

    晉惠公:里克乃是晉國元勛,又有擁立大功,恐殺之無辭?

    郤芮: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里克連殺兩君,逼死相國荀息,罪大惡極。至于擁立之功,是為私事;殺君亂政大罪,乃是為公。主公豈可以私廢公?

    晉惠公:惟卿為之!

    郤芮聞此,便帶領親兵包圍里克府宅,自入內堂,向里克宣布惠公旨意:

    若無賢卿,寡人不能為君。雖然如此,子并殺兩君,又逼死上大夫。似此為卿之國君,不亦難乎?何去何從,惟卿自裁!

    里克雖掌兵權,但見府宅院中及周圍盡是郤氏親兵,自己此時無兵可用,便知已是窮途末路,落入晉惠公君臣圈套。遂起身摘下壁間長劍,橫于頸上,仰天長嘆。

    里克:若無奚齊、卓子被廢,君何以興?欲加之罪,何患其無辭乎?臣聞命矣。

    言罷,將右手往里推送,輕輕一勒。可憐一代當世名將!為獻公征戰一生,并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只因百里之封不能如愿,就此化為南柯一夢。“自裁”一詞,來源于此。

    鏡頭轉換,按下里克之死,復說邳鄭父。

    邳鄭父前往秦國,拜見秦穆公,獻上酬謝重禮,便依里克密囑,下其說辭。

    邳鄭父:啟奏明公!晉侯之前所許五城,非是不肯話符前言,皆因呂省、郤芮、郤稱相阻,方毀前約。明公可寫書與晉侯,招郤芮等人出使秦國;臣則與里克廢除夷吾,迎回公子重耳。則明公復助重耳就位,何求而不可得?

    穆公大喜從之,遂派冷至隨邳鄭父回聘晉國,并召請呂省、郤芮、郤稱三人使秦。

    郤芮冷笑:秦侯禮重語甘,大有文章。據為臣猜測,此實乃里克與邳鄭父所議奸謀,勾結外國殺我三人,欲圖不軌。如此叛國大罪,可將里克同黨盡皆誅之!

    晉惠公準奏,重賞秦使遣還。隨即詔命誅殺邳鄭父、祁舉與輿大夫七人,一舉鏟除里克余黨。國人見晉惠公無故屠殺群臣,便即人心惶惶,眾官個個自危,皆懷不服。

    晉惠公四年,晉國遭遇天災大饑,乞糴于秦。秦穆公不計前嫌,立即發放米糧賑濟,送糧船自雍至絳,首尾相繼,史稱泛舟之役。

    所謂風水輪轉,及至次年,晉國大熟豐收,秦國卻遭遇天災,國中大饑。秦穆公親自作書,遣使乞糴于晉。未料晉惠公幸災樂禍,竟以國中乏糧為由,將秦國來使辭退。

    不但如此,次年九月,晉惠公欲圖趁火打劫,親自率軍伐秦。因知猛將慶鄭善御,便令其為主御,步陽為車右,以做中軍護衛。

    慶鄭不恥惠公所為,出言頂撞:回稟主公!臣雖善御,若臨正義之陣,必攻無不克,戰無不取;但興此不義之師,必不能勝。

    晉惠公聞言發怒,便不用慶鄭,改由步陽駕御戰車,仆徒任車右。

    晉國軍馬出京,立時有秦國探馬得知,飛報雍都。秦穆公此時度過災荒,并得秋糧入庫,正欲出兵伐晉,聞晉軍主動來攻,不由大怒:姬夷吾此賊,厚顏無恥,可謂天下之尤!

    秦穆公遂親自引兵,迎戰晉軍,兩軍遇于韓原。秦軍皆懷義憤,個個爭先;晉軍卻盡知自己國君以怨報德,忘恩負義,故此士氣不振,一戰而敗,皆都潰散。

    步陽掉轉戰車,載晉惠公回身便逃。只因駕御技術欠佳,剛奔出三五里遠,戰車便陷于泥淖,走之不出。秦軍吶喊追來,看看將至。

    晉惠公窘急,眼見慶鄭跟在身后,便揚聲高叫,呼其上來駕車。

    慶鄭哈哈大笑:以怨報德,戰之必敗,可謂蒼天有眼,不是應得之報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嵊泗县| 上杭县| 遂溪县| 长汀县| 壶关县| 新津县| 方城县| 定兴县| 宽城| 荆门市| 攀枝花市| 铜鼓县| 八宿县| 保德县| 四平市| 济源市| 大竹县| 秦皇岛市| 山东省| 金堂县| 合江县| 梅州市| 北辰区| 庆安县| 洛扎县| 武义县| 建始县| 株洲县| 珲春市| 镇安县| 萨嘎县| 永定县| 科技| 莒南县| 瑞昌市| 贡嘎县| 金湖县| 房山区| 哈密市| 珠海市| 凤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