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瀾聽了心里一動。也許,蔡橋、蔡林父子會是她很好的幫手?! 馬車嘚嘚、嘎嘎地走著,離石寨港越來越近。漸漸地,可以看到一些廟宇和航標塔。 蔡林指著遠處說道,那座云江入海口的石頭山上,就是祭祀海神真武大帝的廟宇。真武廟生動展現了人們獨特的海洋觀和海神信仰。它的東邊就是云江碼頭。 蔡林又指著遠處的三江口碼頭道:“你看那里有座橋,那可是石寨港唯一的海上石橋喜橋!” 蘇瀾果然看到大海中,一座石橋宛如彩虹飛落海上,人來車往好不熱鬧。 他又指著附近的一座山頭道,那是九日山,每年夏冬兩季,市舶司的官吏都會在九日山麓的延福寺、昭惠廟舉行向海神通遠王祈求航海順風的官方典禮,并摩崖刻石記錄盛典。蘇瀾知道,古代帆船出海憑藉季風驅動,負責海外貿易的官員為商舶舉行儀典,體現了古代海外貿易管理制度的成熟。 蘇瀾聽了更是稀里糊涂。與前世相比,這些地名似是而非,甚至是張冠李戴,還真是不能簡單地斷定,今世的殿州就是前世的泉州。 遠遠地可以聽到石寨港外大海那永不停歇的轟隆隆的濤聲,也可以見到海上的航標塔。 蔡林一一數說著:“小姐,你瞧那出海口岬角前端的金簪山,像不像一只金簪啊?山上的九勝塔可是出海航道的主要航標塔!它可是重要的航海設施!大家都說,看著九勝塔,出石寨港,航海人祈求風平浪靜、一帆風順!看著九勝塔,進石寨港,航海人賺得是金銀滿倉,盆滿缽滿!九勝塔,那是富裕塔、平安塔!” 蘇瀾頻頻點頭。 蔡林接著道:“瞧,那是萬壽塔!依借山勢,北依石寨港,南眺重洋,也是商船出入海灣的主要航標,它可見證石寨港海外貿易活動的繁榮。” 蘇瀾覺得,蔡林是一個很好地講述者,今天幸虧帶他來了。 馬車嘚嘚、嘎嘎地歡快地往前跑著。轉過一個山巒,石寨港的全貌映入眼簾,撲面而來的畫面首先竟是千桅萬帆遮天蔽日、風檣鱗集百舸爭流的波瀾壯闊的宏偉氣勢! 蘇瀾仔細觀看,發現各艘船只的船帆并不相同。有單桅單帆,雙桅雙帆,三桅三帆;也有少桅多帆,增加帆而不加桅,即將帆增加在大帆或頭帆的頂部、底部和兩側,帆面的寬度遠大于船寬。有些大型船只的中桅和前桅均向前傾,上懸布質硬帆,篷桿較疏而粗。 蘇瀾看到有只船,是三桅五帆,其中主桅高達二十多米,主帆有三面,使用風力航速最高估計可達每小時十海里。 還有的船只,除設桅、帆外,兩側還有櫓,有風揚帆,無風搖櫓,行駛靈活,而且篷長櫓快,船行水上,有如飛鳥。 帆的形狀也各式各樣。蘇瀾就看到一艘正揚帆出港的三桅三角帆船。 她還看到,有的帆形如張開的折扇,被稱為平衡硬式斜桁四角帆,是當時帆面積最大的船帆。也有百葉窗一樣的木質船帆,可以使用很多年不換。 恰恰這時候,朝霞映紅了整個海面。迎著太陽的,片片白帆也被太陽染紅了,像一面面巨大的紅綢在飄揚!背著陽光的,則像綻開的一朵朵白蓮花! 只見進港的忙著收帆,出港的忙著張帆。一些海鳥貼著船帆,收帆下降,升帆飛天。有些傻鳥逆向而行,就被打落到海面,有的倉惶掠起,有的葬身大海。 蘇瀾感覺自己正在觀看一部反映古代航海故事的3d電影。畫面上,藍色的天空和海水之間,有白色的云朵和白色的浪花,金色的陽光,紅的白的船帆,飛翔的海鳥,轟隆隆炸響的驚濤,真是色彩濃烈,畫面真實,音效逼真,波瀾壯闊! 蘇瀾看得血脈賁張,激動不已。她承認,她是第一次看到這么多各式各樣的船帆!而甘甜則不停地罵那些鳥太傻太蠢。 看蘇瀾和甘甜如此激動,蔡林潑冷水道:“因為帆、翻同音,船員非常忌諱,帆就直接叫做篷!帆船就叫蓬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