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蘇瑞尚也點頭贊同。 兩人回到蚵殼屋,發現劉希正在帶著人忙碌著。敬香的條案已經擺好,蘇瑞尚趕緊擺上祭拜用的豬、牛、羊頭三牲,還有米糧、果品、美酒等祭品,又準備好香燭炮仗,只等辰時一到,就祭拜先人,開火熬糖! 一時間,上、下李厝的里正李福、李祿和村民都來了;李沖夫妻帶著珠兒也來了。一會兒,人喊馬嘶的,軍營里的孔峰、葛漢、韓志、丁彊、蘇輝、蘇城、別軍醫也都來了,還來了兩位夫人,一位是葛漢將軍的夫人、蘇瀾的堂姑蘇怡,還有就是丁彊的夫人朱氏,她還帶著兩個兒子丁蒼平和丁蒼正,懷里還抱著一個剛剛滿月的女娃娃丁蕊蕊。那女娃娃粉嫰可愛,倒真是文如其名。兩個男孩子跟蘇源他們年齡相仿,都是淘氣得很,也是對石碾子一見鐘情,滾著碾子都笑抽抽了。 李旺、寇林、唐蒙、衛嵐、劉善平、曲狗兒等人自然也來了。李珠看見哥哥,歡呼著就撲了上去。李旺咧著嘴,悄悄地告訴爹娘,他現在已經是十夫長了!李沖夫妻喜笑顏開,悄悄囑咐道:“這都是將軍提拔,一定不能忘本了!”李旺點頭稱是! 曲狗兒也說,以后大家再也不許叫他曲狗兒了,因為將軍已經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叫曲英,英雄的英。大家都說這個名字好。 這時,已到辰正時刻。正準備點燃炮仗,又是一陣人喊馬嘶,卻是阿水娘、曲瑯,不,現在已經叫顧瑯!母子倆、鄧三勇、鳳恒、葉恭等人都來了。阿水娘和顧瑯說什么都要給將軍和知府劉希夫妻,還有蘇瀾和劉奇下跪磕了頭。他們還帶了了許多吃食,鳳恒讓跟隨而來的回鳳樓的伙計趕緊到灶上幫忙。 一時間,炮仗響起,蘇瑞尚和兒子蘇源,拉著劉希、劉奇父子就去上香,祭拜。蘇瀾知道,這個時代也是只有男人才能拜祭。 就在祭拜的過程中,村民已經按照蘇瀾的要求,一半紅皮甘蔗,一半綠皮甘蔗地相融合,榨好并沉淀好了一大鍋甘蔗汁。 蘇瀾事先已經稱重,這些甘蔗每根大約有二米半到三米長,平均有八斤多重,這次榨了二十根,也就是約一百六十斤甘蔗,榨出大約八十斤甘蔗汁。甘蔗汁已經被倒進最大的那口鐵鍋,還留下大約一寸半的容量,剛好留夠了沸騰潽出來的空間。蔗汁有一種淡淡的香氣,顏色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透明的迷人的琥珀色。 只聽蘇瑞尚一聲“點火!”蘇源將火種扔進直風灶,就聽“呼啦”一聲響,火苗竄了起來。在煙囪拔火拔煙的作用下,幾丈長的直風灶迅速熱了起來。七口大大小小的鐵鍋也慢慢燒熱,很快,第一口大鐵鍋里裝滿的甘蔗汁就沸騰起來了。 這第一口鍋的這頭就是入口,村民往里推的是柴火和甘蔗渣;另一頭是出口,安著一個最小的鍋;幾丈高的青磚煙囪,讓鍋灶燒得又熱又均勻。灶頭火力是最大的,順著依次到灶尾火力會慢慢變弱。 第一口鍋,必須要用最短的時間把蔗汁煮沸。雖然經過了沉淀過濾,但是甘蔗中的氣泡和殘余雜質還是不可避免的。 沸騰的水會產生大量的氣泡。氣泡由于表面張力的作用,把雜質都帶到表面上來了。大量帶有雜質的氣泡會浮在甘蔗汁的表面,這個過程就是開泡。 水汽正盛,猛然升騰,泡沫滿溢出鍋面。只見郝四叔站在這第一口最大的鍋跟前,手里不停地揮動著一把長柄大鐵勺。不停地把漂浮在蔗汁表面的帶有雜質的氣泡用瓢舀起來,扔到旁邊的一個盆子里丟掉。連續的起和落,帶著嘩啦啦的聲勢。而蒸騰的水汽中,郝四叔仿佛成了仙人一般,時隱時現,騰云駕霧…… 蘇瀾則在旁邊向大家解釋,這個過程叫做撇泡。 撇完泡,郝四叔就飛快地把第一口鍋里的甘蔗汁,迅速舀到第二口鍋。而這第一口鍋剛剛全部舀完,另外又有一鍋榨好的甘蔗汁又滿滿地倒了進去。 這時,第二鍋的村民也不停地揮舞著鐵勺。忽然間,仿佛有一縷糖香在空氣中爆炸!郝四叔一聲命令,第二鍋的村民,迅速地把鍋里的甘蔗汁舀到第三口鍋里。這時候,透明的琥珀色變得忽明忽暗,顏色也變得深沉一分。 他剛剛舀走,郝四叔的第二次撇了泡的甘蔗汁就又到了他的鍋里。 如此,七口鐵鍋,從灶頭到灶尾,連著趕一遍。隨著水份的蒸發,蔗汁的顏色、粘稠度慢慢發生著變化。從甘蔗汁逐漸變成這暗紅色的寶貝,需要在甜蜜的水汽中,用心地“熬”,這就是“趕水”的過程。郝四叔說,這是大火開泡,小火撇泡,猛火蒸發。 而在此間,從水到漿,嘩啦的聲音逐漸從清脆而變成沉悶,香氣就像漲滿的花朵,每開一朵,香氣就濃郁一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