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會兒,上、下李厝的村民都來了。其中就有上李厝的里正李福,還有衛秋明、劉二爹、鐵匠李武、木匠李鳳林父子三人、石匠老奎頭和村民郝四叔、郝四嬸夫妻等。下李厝的里正李祿和寇風、唐港、木匠齊正、鐵匠柯勇和柯猛兄弟、石匠老石頭和小石頭祖孫倆等也都到了。 這時,劉希開門見山地道:“今日請大家來,就是將軍小姐想方設法,給咱們上、下李厝村民找了條新的賺錢活路,熬制蔗糖!” 大家一聽,都嗡嗡地議論起來。 上李厝的里正李福道:“以前倒是聽人說過,寧德山區有人熬蔗糖,而且很賺錢。可是咱們沒有見過??!怎么熬啊?” 劉希道:“將軍家的小姐知道一些,咱們讓她給大家說道說道!” 蘇瀾上前一步,將畫的圖紙拿給大家看,一邊仔細地解說著。 聽說獲利頗豐,大家都動了心。 下李厝的石匠老石頭和小石頭祖孫倆看著圖紙就笑了,道:“小姐,這可真是太巧了!這榨汁的一套東西,我們祖孫倆兩年前就做好了!” “什么?”蘇瀾一聽,又驚又喜。 老石頭道:“兩年前,有一對云南來的夫妻,說是想給甘蔗榨汁,畫了圖紙,給了定錢,還要得挺急!讓咱們幫忙做石碾子這套東西。我們祖孫倆就給他選了最好的石料,沒日沒夜拼命趕時間做。誰知道做好以后,他們夫妻卻沒有來??!”他笑得臉上的褶子都開了花,“我們還想著,白白做了個東西呢!不料今天就有了用處!” 蘇瀾驚喜交加:“石頭爺爺,如今這碾子在哪兒?” 小石頭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就在我家院子里,日曬雨淋的?!? “那不打緊。等會兒我去瞧瞧。如果得用,我就拿來,我付你工錢。” 老石頭道:“什么工錢?留在我家,還占院子!我是想著人家定的貨,早晚一定會來拿走的,所以也不敢滾出去啊!” 大家都說這“滾出去”幾個字有趣,都笑了。 上李厝的鐵匠李武道:“我有個師兄,叫朱大奎,在殿州城里開了一個鐵匠鋪,除了為大家打制鋤頭、鐮刀等農具,也有現成的鐵鍋、鐵勺,各種大小的都有。小姐如果覺得合適,咱們不妨抽個時間去看看。” 這時,李福、李祿都說,積福巷的阿水娘已經派人來知會了,請大伙明日全部去她家吃席,還說要簽萬民書,給將軍夫人立廟。大家于是約定,明日都去吃席,然后去買鐵鍋,請匠人。 上李厝的木匠李鳳林也說道:“我舅家表兄云山就是一個砌匠,手藝很好,帶了好幾個徒弟,在殿州很有名的!尤其是最會做這直風灶。有許多人家辦紅白喜事都請他,就因為他做的直風灶可以同時安置七、八口鍋呢!” 果然群眾的智慧不可估量??!蘇瀾高興得差點跳了起來,“既是這樣,李大叔能否盡快通知了你家表兄?若是明日下午就能帶著人來那是最好啦。我必有重謝!” “我表兄住在春明縣城。我明日一大早就去,估計午飯前后就能回來了!”他又說道,“只是我聽說簽萬民書的事情,時間緊,就明日一天??峙碌⒄`了?!崩铠P林感慨道:“五年前,我一家都在山洞里藏著。孩子還因為病了,使勁地哭,把倭寇都給引來了。若不是將軍夫人挺身出洞,將倭寇引走,不光我家那個小兒子,恐怕全家,甚至全村的人命都沒啦!”他感慨萬分,道,“所以給將軍夫人簽萬民書立廟,我得親自按上自己的手印才行??!” 他的好朋友,下李厝的木匠齊正就說道:“嗨,你找了表兄,直接去積福巷好了,既不耽誤簽名、吃席,也還多了你表兄那好些人的簽名呢!” 大家一聽都高興地笑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