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根據這種物質種種基本測試的表現,讓寧晨很快意識到,這些性質與寧晨之前模型中的預測有著很大的出入。
但不管怎樣,能夠第一次合成這種“鉀-鐵-硒”的新型鐵基物質,總歸算是一項不錯的成果。
接下來,寧晨將這項成果告訴了徐洲,徐洲聽完也是顯得非常的興奮。
“寧晨,你到底是怎么合成這種物質的?”
這種物質的分子式是K2Fe4Se5,徐洲知道,這是一種材料界之前從未人工合成過的物質。
拋開這種物質的各種性質不談,僅僅是成功合成這種新物質,就足夠發表一篇SCI了。
“其實方法很簡單,就是把各種高純度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放在一起混合,然后再固相燒結就可以了。”
這種方法便是所謂的“燒結法”,在材料的合成領域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方法。
當然,這種方法看上去似乎真的很簡單,在實際操作中,卻有很多的細節存在。
比如說,起始原料要如何進行配比,原料的研磨程度要控制如何控制,燒結過程中的溫度和壓強要控制在多少等等。
但凡其中的一個細節沒有掌握好,最終就很難合成理想中的物質。
寧晨也是經歷了上百次的失敗,才逐漸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技巧和方法。
徐洲仔細的查看了寧晨對這種新型材料的測量數據,眉頭也不經意的皺了起來。
“寧晨,接下來你就要準備對這種材料,進行超導性質的測量了吧?”徐洲問道。
因為超導體的超導臨界溫度都非常的低,超導體的測量工作往往要用到液氦、液氮之類的制冷劑。
相比于其他性質的測量,超導性質的測量要復雜很多。
“徐老師,這種物質大概率并不是超導體。”
寧晨說這話的時候非常的冷靜,好像對這個結果早就知曉了一般。
見寧晨這么說,徐洲也點點頭道:
“嗯,我也是這么覺得的。從現在測量的各項性質來看,這種物質是超導體的概率確實非常的低。”
其實徐洲剛剛就得出了這個結論,只是因為寧晨剛剛完成了這種物質的合成,徐洲并不想往寧晨身上澆冷水。
不過見寧晨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徐洲也便沒有這么多的擔心了。
“徐老師,根據我們現在得到的這種物質的性質,可以判斷出每五個鐵原子位中,就存在一個空位,而這個空位存在于其他四個鐵原子的中心。由此,我們可以計算出它的復合磁矩……”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