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讓我們來看看左右兩兄弟現在都擁有什么吧,兄弟兩個當初一起跟著恒陽太子出征,每人都獲得爵位。
他們兩兄弟每個人家里都有三十畝田地。
這是先秦,談不上什么精耕細作。
不是后人那般意淫,人們整天窩在田地里鋤草,從天亮到天黑。
一般有這種描寫的,多屬于無病呻吟的文人,他的目的是為了表達對貧苦勞動人民的同情,所以這個時候越是要寫的慘,越能讓自己得到大家的擁戴。
總而言之,這兩兄弟,靠著家里兩匹馬,騾子,一頭牛,先進的生產工具。春天該播種的日子,在田地里瞎溜溜一圈,就已經把播種的任務完成了,至于有長者批判他兩種地不老實,沒有做到該稀疏該密集那是另一回事。
反正一年能吃多少米,不差這個。
壓根沒有那么夸張,反正最長十天就把種子全部種地里,之后就是大把的閑散游玩時間。
這些地,是固有資產;除了地之外,就是一人一套三進的院子。
前院、中院、后院,宅子旁邊還有果園,樹林無數。
那時候的中國,地廣人稀,數不盡的自然資源可以使用。
越是靠近咸陽的地方,像左和右兩兄弟有這樣的基本配置,那是合理的。
除了固定資產,他們兩個因為爵位,還能享受一定的祿米發放。
不過,他們說到底還是沒有那么好的出身,相當于從祖父那輩開始白手起家,擺脫了貧窮,可是距離榮華富貴還遠得很,至于權力,他們兩也從來沾不到邊邊角角。
這也就是他們的祖輩、父輩,以身為老秦人為驕傲的根源所在,因為那時候的幾代秦王,給了他們這些庶民翻身致富的機會。
歷史這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平日里花里胡哨奇裝異服,看的人眼花繚亂;可是只要每次讀著讀著,總會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這時候就能自己把歷史臉上的脂粉給抹掉了,歷史始終都是這個無力反抗的小姑娘啊。
幾千年來,永遠都是換湯不換藥。
秦王給他們翻身的機會,從沒有權力的窮人變成了家里有很多田地的有產人士。左、右兩兄弟的祖父父親,自然把秦王當成好人!
人就是這樣,對你好就是好人,對你壞就是壞人,反正絕大多數人都是這么定義的。
祖輩父輩的努力,不僅僅讓他們自己吃飽穿暖有固定的房子住,而且他們成功娶到了媳婦,生下了一大堆孩子,并且衣食住行樣樣打點好,把孩子養大,不讓孩子夭折。
他們祖上那兩輩人,都認定了大秦是天下最棒、最強的國家。一種空前的驕傲和自信在大秦男人們的心胸里膨脹。
同樣地,過去左、右兩兄弟也覺得扶蘇是好人,因為扶蘇再差一點,就讓他們都能得到更高的爵位,從而成為有權力的人。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局限性。
在五十年前,在大秦立下軍功,那就是了不得的大事,能讓一家人都出人頭地。
可是二十年前的時候,大秦就已經有了數萬個家庭成為中產,進而高產成為更高的階級,擁有更多。而低產家庭也隨之受益。
愛護子民的秦王,把讓國民每個人都享受利益所要付出的代價,轉嫁給了天下六國。這就是大秦好戰的根本原因所在。不讓底層民眾去承擔發展的代價,改讓其他國家底層民眾去承擔。
秦國的君王為了某種目的,去愛自己的百姓,而把其他國家的百姓當做犧牲的對象。
等到左、和右長大,大秦還是選擇這個模式,繼續把危機轉嫁給其他國家。
但是不管是誰上臺,做后繼之君,都已經挽救不了大秦衰敗的頹勢了。
因為軍功,這tm不保值啊!
物以稀為貴。
五十年前,立下軍功,那是多么可貴的事情,一千個人里頭出一個。
十里八鄉,就你一個人成為了爵,所有人都尊敬,有事請教你,有了好事第一時間,都落你頭上。
同樣的五大夫爵,五十年前在社會上享受的地位那是非常高的。
可是隨著軍功爵制熱度不降,所有人都去追求軍功。
好家伙,原先十里八鄉出一個五大夫,一個縣城有二十幾個君爵。
五十年后,不用統計也該想到問題變得有多嚴重了。
軍功――它在貶值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