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街頭的庶民都把身子從門房里探出去半個身子,一瞧究竟。
權貴富紳也都把‘貴重’的身軀往后縮了一下。
陰長陽消,陽長陰消。
君子勢力漸漸壯大,小人畏懼其人多勢眾,自然會退。
此時,少府寺內,一張張大型木刻、乃至紙質大字榜示公告,早就已經完工。
院子里飄散著濃郁的墨漆味兒,當然,木液原漿同樣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味。
陽光明媚,花朵芬芳,鳥雀嘰嘰喳喳喧鬧。
現在二十多個公吏人將這些大公告木牌,還有紙質通報一沓沓、一摞摞地被貼立在墻邊上。
木制通告告示,自然是要直接懸掛在咸陽各府寺門口的。
過去這差事比較麻煩,大家都是寫好了帛書、或者案牘下發,讓各府寺自行撰寫懸掛。
自從十多年前,秦國將精力和金錢投注在改進書寫工具上,再加上文字被精簡完成后,文書傳達就變成了一件極其簡單的事情。
過去要三個人一天能完成的工作,現在一個人半天就可以完成。
但是秦國還是堅持培養更多的吏人,以適應中央和地方的需要。
既然數量多了,那就由少府司一塊包辦,直接下發送出去,也省的麻煩。
這些文書、木刻,很快就要被下發到咸陽周邊,乃至于地方去,以完成秦二世向天下正式發布文告。
這是要告訴天下人,以后大秦再也不會強行征兵了。
大秦將一些自由還給了民眾。
經歷了春秋戰國這樣混亂的時代,生活在底層的庶民,在禮樂文化被踐踏的情況下,一邊看著貴族衰落,一邊自身成長,打破了固有的貴賤觀念。
但是盡管如此,庶民的權力一度被壓榨到極限。
戰爭到了后期,國家和國家之間使用戰爭進行抗衡,以圖謀取得某種勝利,鞏固自己的利益。
在這個過程中,民眾的生存空間被壓迫到極致。以至于民眾完全地淪落為了掌權者實現自己利益的工具。
生命是每個人自己的,自由也是每個人自己的,可是在權力之下,他們竟然自己做不了主。
自己的人生不能自己做主。
但是現在,秦二世徹底結束了這個荒唐的時代。
原本這個功勞,應該是屬于秦始皇的。
但是很可惜,老天給他機會,他不懂得把握。一心想要擴大疆域的面積,但是也必定要損失一部分東西――比如人心。
很快,這些告示就貼在了咸陽城四個城墻門口,還有府寺門口,庶民們聽到這個消息,自然是奔走相告。
四月陽光正好,柳樹剛剛褪去鵝黃色,嫩綠的柳枝抽出芽來,柔軟纖細。
一對黃鸝鳥夫婦在柳樹高冠上嘰嘰喳喳叫個不停,窩里有著幾枚鳥蛋。
牧童頑皮,爬上高樹,伏在樹干上看著鳥窩里的蛋,大鳥則在大樹高處急得哇哇亂叫。
四月的田地,那是一片無盡的綠色海洋,偶爾有零星的黃色、紫色、粉色的小花在田野里招搖發笑。
遼闊的原野上,一束束麥苗猶如一滴滴水珠,最終匯集成為碧色汪洋大海。
當清風吹拂山崗,這片廣袤的麥浪,像是水波一般,在強烈的陽光之下,盡情地翻涌,層層波浪前后遞進。
方正的田野之間,田道四通八達。
一對孿生兄弟,正坐在田埂上琢磨以后何去何從的問題。
這兩個人,就是曾經跟著扶蘇出征過的左、右兩兄弟。
自從大軍從北面撤回,他們倆就閑賦在家了。
左嘆了口氣,口中咀嚼著一顆棗子,隨后將棗子核吐了出來,落在了田地邊上的河溝里。河溝里,兩只青螺沿著石頭緩慢地爬行,向鉆入河底泥塵被淹沒半截的棗子慢慢蠕動爬行。
“之前就說不打仗了,這次陛下明著下發通告告示,可不就是再也不招募兵馬了。”
雖然明知道當今的皇帝是真的想要對民眾好,廢除征兵制這個消息本身也是一個重大利好的消息,但是每當談起這件事的時候,左還是憂心忡忡的。
畢竟想當初當初他們戲謔的那個太子,如今都變成了皇帝,而草木依舊是一樣的青。
左的內心深處彌漫著一股子世事無常、而自己只能成為時代洪流里的一個小沙粒,隨著時代的潮浪翻滾。
他甚至因為沒有太多的文化,不知道如何描述自己的心情,只覺得自己像是水中的草一樣,當水從東邊流,他就只能往東邊飄;當水從西邊流,他就只能往西邊飄。
太上皇說打仗,兄弟兩個就被拉出來上戰場。
新皇帝說不打仗,兄弟兩個就被拉回來種地。
雖然說不出到底哪個好,但是總覺得有些窩火。
右也感慨著,“按理說,我們倒也沒那么多的野心,上戰場不想著爭什么爵位,只要能夠平安且全乎著回來就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