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要想真正做到澤延萬世,其實就是讓統治者不要帶有私心,做好真正的開啟民智,培育德化的工作。
這樣一來,即使以后出現問題,那么也會有其他許許多多的‘明白事理’的人站出來盡快修正錯誤,而不是只剩下混蛋、蠢蛋、笨蛋、壞蛋一起互相坑害!
既然世界是個回旋鏢,那么統治者去不想著去坑民、愚民,那么民眾回饋給你的,也絕對不會是造反,破壞。
圣人之世,確確實實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過。
按照規律,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已行之事,后必再行。如果君王自己愿意執行仁政,把真正的好東西下發給民眾,再使風俗淳根本不是什么空話。
堯舜,其實真的很偉大嗎?
有沒有一種可能,都是被后人襯托出來的。他們只是做了自己該做的事情,就被尊奉為圣人了。
其實孔子理想的大同世界,根本沒有那么遙遠,沒有那么玄乎就是每個人都按部就班做好‘人’,做好‘自己’就是了。
只是曾幾何時,在圣人走后,一些自身不正的家伙成為了統治者,他們壞了規矩。
但是這不是說,情況就會這么一直壞下去。
人與動物最大的區別就是,人具有主觀能動性。
面對任何情況,任何事情,只要你自己想要改變,你的心愿意改變,那么人就可以創造一切可能。
――
扶蘇用他自己的言行說服了大臣們,跟著他一起去做改革,也變相的同意了以后幫著扶蘇做那些文教普及的事情。
但是說實話,其實馮去疾這幫極端現實主義老大臣們心里有些虛,甚至于覺得這件事太不靠譜了,非常的玄幻。
畢竟老年人,走過的橋真的比年輕人走過的路多。他們太清楚人的秉性,太清楚人的陰暗面。
然而圣人之后的老祖宗們,他們選擇了面對這個問題迂回政策,設置制度防范人的陰暗面,而扶蘇則選擇直接去化解陰暗面。
新皇帝是如此直接,直奔主題,直指問題所在。
但是就是不知道為什么,有扶蘇帶領,他們很安心,愿意去嘗試。
也許是因為時代的原因吧,大秦帝國剛剛建立,是個新生的小孩子。大家都對它抱有厚望,每個人都希望它未來變得更好。
所以這些老臣們回到家里后,那是一個個坐在席子上,久久沉默啊。
實在是真的不知道該說什么啊。
他們非常好奇,未來的皇帝到底會把他們帶領走向一個怎樣的方向,未來的皇帝以后到底又會建立一個怎樣的世界。
盡管有著諸多的擔憂和后怕,這些臣子們還是小心翼翼地決定跟著扶蘇干了。
而年輕正在茁壯的一代臣子們,他們聽了扶蘇的話之后,那可是興奮的睡不著覺啊。
就像是在沙子里淘到了黃金一般那樣興奮,扶蘇最厲害的就是他的所思所想,讓人能夠產生一種奇妙的感覺,仿佛進入了一個神奇的境界。
所謂人類的歷史,其實就是“父與子”的抗爭。
即老一輩和年輕一輩的抗爭。
上一輩的人,既得利益者,下一輩的人,未得利益者。
兩股勢力不斷地抗衡。
只是往往年輕的一代,國家新生的血液,因為年輕,被世俗沾染的不夠污濁,所以總是心底清明。
一旦國家有難,往往是這些年輕人、讀書人們第一波站出來,為了他們眼中認定的純粹的東西去戰斗,去付出。
對于春秋戰國以來造成的禮崩樂壞局面,人心污濁到了如斯的地步,最想要推翻這骯臟世界的,就是年輕人,正就是張蒼、陳平、蒙毅、劉季這些人想要做的事情。
每個時代,都不缺乏這樣的人。
然而,很多時候一些人時運不濟,遇不到真正‘明’的君王。
幸運的是,他們這一批人遇到了扶蘇。
這天朝會回去,這些年輕的大臣們那是滿心的歡喜,見到家中廁里的豬都覺得可愛萬分。
心才是衡量宇宙萬物的尺度。
若是心開了,看一切都是光明。
扶蘇給他們描繪的未來世界,不僅僅讓他們對此感到向往,并且他們非常希望能夠自己出一份力量,去打造那樣一個世界。
接下來,一個嶄新的世界將要誕生。
準確地說,世界原本的面貌就要被揭開還原暴露在眾人眼前。
宇宙的奧秘,世界的真相,人生的意義,都將重現于世;
當然一定會有很多人因為知識量的緣故,會認為說這是一套全新的世界觀、認知理念,其實不然。
那些宇宙、人生的規則,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只是過去被人篡改了,進而影響了人們的觀念。實際上扶蘇只是讓他們重現于世而已。
對于接下來要揭示的內容,民眾或許有人遲疑不信,也或許有人感到害怕,也或許有人堅定不移地跟著扶蘇前進。
但是扶蘇不會選擇去強迫他們接受,因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命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