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之前和大臣們比狠斗智,搞得朝中氛圍不太好,雖然及時止損了。但是扶蘇對臣子總是有些抵觸之意,看到馮去疾和眾臣們還是始終堅持為人臣子當盡職責的態度,扶蘇也覺得心里微微有些亮堂。
但是扶蘇認為,這都是他自己的功勞。
要不是他給這些臣子們一點顏色看看,他們可能覺得王座上的人雖然長得像是老虎,但是無威啊!
馮去疾問扶蘇的問題,總結為一句話就是,你到底想要打造一個什么樣的國家。
秦二世沉默了良久,對著眾臣說了八個字。
“其寢不夢,其覺無憂。”
這八個字落在大臣們的耳朵里,臣子們有些茫然。
于是大秦朝堂這個按照等級排座次的高級班上,出現了一些常態現象。
前排的頂尖‘學霸臣子’們保持不動,若有所思。
坐中間的‘大臣們’先是習慣性地看笏板,想要在上面找出點東西來。
最后面的‘臣子’們選擇了面面相覷,‘陛下說了個啥啊?’
“沒聽清。”
“我去。聽不懂。什么叫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啊。”
“睡覺不做夢,醒來沒有憂愁。誰能做到啊?”
馮去疾本以為扶蘇會給出什么高談闊論,畢竟扶蘇一向很能說。
但是他就給了八個字。
馮去疾這等聰明人物,很快就意會了。
皇帝是想要使得民眾達到這樣的一種狀態,其寢不夢,其覺無憂。
難,很難。
結果馮去疾還沒來得及仔細反應,張蒼猛地站出來說,“陛下說的真是太好了。”
“其寢不夢,其覺無憂。一個人睡覺時不做夢,醒來之后也沒有憂愁,實在是令人羨慕的事。這是莊子心目中一個人人生最理想的狀態。”
“陛下有這樣的心愿,這恰合乎臣的心意。比起打仗,殺戮、爭奪,修身養性才是我們人本身最應該做的事情。”
“現在的人,都沉溺于欲望之中,不可自拔。做了將軍想做侯,做了小吏想做大夫。”
“這種情況早就該治理了。微臣以為陛下說的非常對。這樣的目標才是一個大國真正應該追求的。”
“更何況,有陛下您這樣的明君來領導,由臣等這樣的忠義之士來輔佐,這件事能有多難。”
張蒼說罷,整個朝堂的人都不敢說話了。
大家幾乎都是被張蒼的言論嚇得大眼瞪小眼。
只有蒙毅坐在邊上對張蒼投去佩服的目光,蒙毅一直以來都很欣賞張蒼的性格。
大家都知道,這是扶蘇的頭號‘馬仔’給他撐場子。不過這場子撐得,就是扶蘇都頭皮發麻。
馮去疾和王綰二位丞相聞言,也腮幫子劇烈地抖了起來。
什么叫不知道天高地厚啊,居然說這種話。
張蒼他知道治國到底有多難嗎?
群臣也都發出了輕微的議論之聲。
張蒼現在是我正固我威,誰都不帶怕的,懟天懟地懟空氣,在仕期間所涉公差內容豐富,就差上打昏君了。
說真的,他一直都在盯著當今皇帝,想要在他頭腦不清醒的時候給他好好提醒一下。這是張蒼的心愿,也是每個諫議大夫、御史的心愿。
對于臣子來說,能夠讓君王聽取自己的意見,那就是他們最大的功勞,更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張蒼的這種正向追求,明顯會給他帶來某種傷害。
然而面對眾人的微議,張蒼也不懼怕,孟子曰,吾善養浩然之氣!
張蒼讀過的書籍給了他強大的力量,不住地支撐著他前進。
反正他一站起來,大家都覺得他渾身上下冒著一股自信的蠢氣,不過清澈的眼神里滿是對正義的堅定。
不過,大秦的朝堂上,那有才華的人都很有個性。奇葩多了去了,也不差張蒼這一個。
相比之下,張蒼比蒙毅、劉季、季布正常多了不是嗎?
張蒼覺得自己之前說的話可能有些太含蓄了什么的,想到朝中還有這么多大臣他們對軍功爵制的改革持有反對意見。
于是張蒼就決定以退為進,來讓大臣們理解一下偉大的秦二世。
“陛下,您為什么要讓民達到這樣一種境界呢?”張蒼滿懷信心,他懂得莊子之道啊,明白圣人之所想啊。他懂扶蘇的所想。
只是扶蘇沒有搭理他。
大臣們也都是對張蒼方才的言論有所不滿。
他媽的,張蒼把他們一個個都罵了個遍,誰喜歡張蒼誰就是腦子有洞。
蒙恬只覺得,二世挑人的目光有些毒辣,什么歪瓜裂棗都敢重用。
像張蒼這種沖動愛說大話、實話的人,能夠活到今天實在是不容易。
還是得他來幫助秦二世鎮場子。
改制就改制,作為臣子,他需要遵從君王的命令即可。而且,讓他們兩兄弟輔佐扶蘇,是太上皇的意思。
大臣們也都和扶蘇一樣,不理會張蒼。
張蒼有些納悶,我說錯什么話了,怎么他們都不理我呢。
蒙恬問扶蘇說,“陛下想要使得民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可是陛下,就是圣人也很難做到這樣。”
“陛下想要讓民眾集體達到這樣一種人生的最高理想狀態,如果說這就是未來我們大秦將要努力的方向,那這個方向未免太過高遠了。”
言下之意,扶蘇說的有點太虛幻了。
馮去疾對蒙恬投去欣賞的目光,朝中年輕一代的臣子里,難得還算有個正常的。
大臣們也紛紛附和蒙恬的意思。
“是啊,這未免有些太難了。”
“我們臣子都做不到,何況那些庶民,啊不,百姓呢?”
“我覺得陛下自己都未必能做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