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楓林浸染,萬山紅遍。
只是在萬水千水,高低起伏之間,十多條寬闊筆直馳道以咸陽為中心,輻射四方。
秋雨連綿,道路上十分泥濘。
這幾天的馳道上,滿滿當當的都是車轍印和馬蹄痕。
戰場上的斥候們,現在爭先恐后搶著要做郵人。
秦漢時期的郵,設置在交通要道,只負責傳遞制書、急書等重要官府文書。
郵人由郵所在鄉的長官從當地平民中選用,并報請縣令或縣尉批準。
每一郵的郵人數量、郵與郵之間的距離等,都有具體規定。
不過,現在去爭搶這個差事,好像有點晚了啊。
有識之士早在五年前就來轉職搶這個差事了。
太平的時代一旦到來,如何營生就是人們心頭的大事。
郵人在馬上插上令旗,在箱子上刻上官府極好,標明情況緊急與否。
郵人們大張旗鼓,就是山林里的盜賊,也不會去搶奪。有時候綠林好漢,比官差們講義氣多了。他們比官府都要懂得如何區分郵送的文書急件輕重緩急,隨之有所取舍。
黥布返回了荊地,去了九江郡,他帶著他的弟兄們,在山林間游蕩。
看到最近郵人一天快馬加鞭送三回信,黥布感到有些奇怪,就讓人入城打聽,到底最近發生了什么事。
“老大,秦始皇禪讓皇帝位給太子扶蘇了,現在是二世稱帝了。”
黥布正閉著眼,手里搓著兩個搶劫來的銅丸活動手指,聽到這個消息,他的身子僵了一下。
“二世稱帝了。”
黥布的眼睛慢慢地睜開了。
“我過去在咸陽的時候聽說,恒陽君這人,想要在天下推行仁義的政策,他偏向儒家、墨家的學說,認為庶民不是愚蠢的家伙,應該讓他們讀書識字。”
“不知道這個人繼位之后,表現怎么樣?”
黥布的追隨者一聽,兩眼瞪得像銅鈴,“他上來就恢復了謚法,還說從今以后,改天下民眾‘黔首’稱號為‘百姓’。”
黥布手里的兩只銅丸,忽然間停了下來。
他臉上被用尖錐子刺過的地方,新長出來的肉像是一條條腫大的蛆一樣,布在他的臉上。
眉頭一皺,面容有些駭人。
“百姓……恢復謚法。”
黥布的眼珠快速地轉動,手里的銅丸又開始在手心里飛速的旋轉起來。
“走,看看去。”
黥布起身。
“入城怕是有危險啊?”
“笨蛋!庶人要是知道這件事,所有人都會出來。大家都會出來,監門就會目不暇接。我們就可以輕輕松松混進去。”
“唉,對啊。老大真聰明。”
黥布趕著去看告示。
項氏一族的子弟們,正在九江會稽郡啊。
稱呼黔首為百姓,在這個歷史上秦末時期,貴族和庶民的身份之別,一直是壓在天下庶人心頭的大山。壓了幾千年了!
忽然間,來了這么個小白臉,把庶民的稱號從黔首改成‘百姓’。
那一刻起,扶蘇就是庶人心目中的光!
一時間,人人為此事奔走相告。
上一次庶民們這么高興,還是扶蘇的父親嬴政剿滅了燕國和齊國,宣布天下一統,統一度量衡的時候。
會稽城內,大街小巷上,柳樹旁邊堆著好幾堆車輪。有的車輪大,有的車輪小。還有不少方升,有的大,有的小。
每一個廢棄的工具背后,都承載著一個家庭的喜怒哀樂,官與民之間矛盾糾紛。
但是,這些工具,最終成為了歷史。
秦始皇想要打造的標準度量衡,最終是失敗了。最偉大的理論,也拗不過各地百姓們參差不齊的生活環境實際狀況。
項梁拉著已經和他長得一樣高的少年,在告示欄前觀望。
項羽讀著這上面的文字,大庭廣眾之下道,“花里胡哨,他就愛搞這些沒用的。”
不止項梁望著項羽,群眾們也都回頭望著這少年,一位年長的嬸子露出和藹的笑容,“年輕人,不能這樣說話啊。雖然只是個稱呼,可是我們聽著心里舒服啊。”
項羽是個貴族,即便是落魄的貴族,那也是貴族。
家族的榮耀傳承了近乎數百年,也將高人一等的驕傲深深地烙印在這個少年的骨子里。
他自然不會理解庶人的喜悅。
項羽驚訝地望著這個嬸子。
過去可沒有庶人敢隨意地這么對他說話。
項羽,在歷史上他是個豪邁的英雄,英勇無畏。但是在民眾眼中,他只是個不懂得變通的貴族。
這才是歷史上項羽失敗的根本原因。
項梁望著圍著告示看的庶人越來越多,心里忍不住生起對秦二世的敬佩之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