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樣的人,利欲熏心。 再說師兄韓非吧,他倒是某些地方稱得上正人君子,可是張蒼一直懷疑韓非這個師兄心理陰暗。 韓非的文章,張蒼也讀過。像是用洗腳水釀出來的酒一樣,出發點就有問題。張蒼明顯感覺到,他兩個師兄都違背了師父荀卿的主張。 且不說他們沒有一個曾經提出為民的主張。 單說韓非,完全是把君王和臣民看成是兩個對立面。在他看來,所有人都是不值得相信的。 而秦王,他就喜歡看韓非的文章。這就讓張蒼覺得,大王也是不明智的。大王只是自以為自己很明智。 又趕上太子,他也說自己喜歡韓非的文章。雖然喜歡歸喜歡,但因為扶蘇干的事情總是符合大眾期待的,所以張蒼覺得扶蘇還是有藥可救。 再到現在,扶蘇親口說出這要讓儒家復興。 嗯…… 張蒼思索了一會兒,他抬眼觀望著扶蘇的神態,試探性地道,“臣竊以為,以韓非的學說,天下不足治,反而會敗壞法令,使得國中民眾上下生怨。” 看著扶蘇面上沒有任何表情,張蒼自己心里都發憷。 扶蘇沒事就提韓非,搞得所有人都知道他喜歡韓非的學說。所以做臣子的,根本不敢在他面前玩那些心計。 這時候,月影從室外打進來了。 室內的香煙仍舊一裊一裊向上飄散。 每次聞到這些香味,張蒼便覺得心里安適舒服一些。 “也許,你說的是對的。要我看,過分的奴役驅使百姓,一定會招致百姓怨恨。” 張蒼終于確定了扶蘇的心意,太子其實是對法家的一些理論主張感到不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