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蒼胸中,可謂是洶涌澎湃。 可是,張蒼卻對一些事情感到納悶。他和扶蘇,并不是那種等級嚴明的君臣上下級關系。 扶蘇和張蒼,因為都是讀書人的關系,兩人之間有那么點子惺惺相惜的感覺。 “臣不明白,太子所要的,到底是什么?讓已經死去的儒家活過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br> 同樣是荀卿的學生,李斯善于取勢,得時無?。豁n非才華過人,忠心有余;張蒼倒是正直直率,不僅如此,他最大的特點是廣博多學。 其他人都是術業有專攻。 可是張蒼這個人不同,也許是因為正年輕,他沒有給自己預設太多。一直是一個跟著興趣學的,很多時候做事,完全是憑心情。 旁人都在拿著韓非的書,向秦王上書,以此博取秦王重用;他卻忙著看書,想要拿出點不一樣的東西來。但是到了圖書室里,卻翻看天文、算術、歷法,是個通才。 這樣的人,苦于沒有背景。注定在秦國宮里待不長久。 一是性格習慣了我行我素,二是才華過人,非常容易遭人嫉恨。 當這么有挑戰性的事情擺在他的面前,張蒼自然是一顆心砰砰砰直跳。 他從來就對秦法沒有好感,始終是堅持儒家的觀點。 【張蒼是漢初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與當時大多數儒家知識分子不同,張蒼治《春秋左氏傳》,屬于西漢時期居于非主流派的古文經學,張蒼以此授洛陽人賈誼?!?br> 張蒼打定主意,只要太子心里是真的想要復興儒學,以民為治國邦本。 那他就跟著扶蘇干了! “我曾經跟隨師父韓國公子非學習法家學說,在我的老師去世前,他曾經對我說過,人是不可靠的。但是人之所以高于動物,是因為人在看到了自身的不可靠后,會想辦法去彌補?!?br> “我的老師曾經告訴我,要用制度來彌補人治的不足??慈绾文兀俊?br> 張蒼冷靜聽著,其實他最厭惡的就是兩個同門師兄。張蒼打心眼里看不上的一個是李斯,打心眼里討厭的一個就是韓非。 李斯這個人,他覺得人是老鼠,決定人的是環境,而不是自身。所以誰給他好飯吃,他就去做誰家的老鼠。李斯的文章,張蒼曾經讀過,一篇諫文,一半的篇幅都是諂媚主上。 必秦國之所生然后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后宮,而駿良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采。 寫的花里胡哨的,根本沒有一個字是為百姓寫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