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而在這樣的環境下,一個穿著深衣,氣質清雅的俊美男子在人群中走來走去,就像是野雞群里冒出來一只白鶴。 因為長得實在是太好看,張良讓女子見了都忍不住羞慚。他一出現,頓時大街上兩側的男男女女都將目光落在他臉上。 男的對張良是那個意思,女的對張良是那個意思。 望著這一雙雙貪婪的眼睛,張良就知道他們是在動什么心思。張良心中有些氣憤。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也是見到這一雙雙眼睛,張良越發失望。 他心里感慨,‘沒想到,齊國竟然成了這個樣子。當今天下,難道真的沒有人再可以抗衡秦國了?’ 在這大街上,他也不好帶斗笠。這里人來人往,到處都有巡邏的士兵,專門監管市場交易。 若是帶上斗笠,一看就是人群里最顯眼的那個,走哪哪里路人都看著你。 張良最終是敗給了現實,看著臨淄城里世風日下的情況,這一雙雙不懷好意的眼神,讓張良這個以君子為自我要求的人不得不很快就折返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他怕再留下去,會碰上不好的麻煩。 臨淄城中的坊市,都是按照東南西北的走向,排布得整整齊齊,比魚鱗還要規則。 他沿著筆直的街道,來到一處莊子。 這古時候的中國,那是地廣人多。 家家戶戶的房子,都是非常大的,庭院足有四五間房那么大。而地位越高,財富越多的人,自然住的房子更大。 由此從先秦時期,春秋戰國時代的人們,早就開始比拼房屋。 他們的屋宅按照從高到低的等級,按照院子數量的多少,分為七進之宅,五進之宅,三進之宅,一進之宅。 宅院是宅院,還不另算擁有的湖泊、池塘、園林等。 張良來到的這所宅院,是一座三進之宅。 在臨淄城中,擁有一所三進之宅居住的人,在周圍左鄰右舍的眼中,其身份不高也不低,從不惹人在意矚目。 張良畢竟是張良啊。 他雖然流浪在外,內心始終沒有放棄過復仇。他也知道,就算他家底豐厚,可是他隨身帶的錢早晚都會花光。 而且,他要做的事情是復仇,他需要拉攏結交勢力,如果僅僅是一個士人的身份,結交他人非常不方便,而且,干大事,怎么能沒有錢。 于是張良選擇了來到最是龍蛇混雜的齊國,這里是商客的天堂,也是流浪者的安樂窩。 他假意從事商業。 現在張良的身份是齊國的商人――名喚張伯。 伯仲叔季,這是當時家里排行的弟兄。張良為長兄,化名自然直接叫張伯。 見到張良回來,張良的貼心仆從都圍了過來。 他們才剛在臨淄城中安定下來不久。 這行走江湖,走走停停,每個城池都呆上一段時間。有時候張良去拜訪當地有名的賢人,但是既然要拜訪,總要拿出財物打點,就因為這個,一路上張良已經花了不少錢。 除此之外,就是去尋訪當初一同從韓國逃出來的世家后輩、王孫公子。 原本這些四處逃難,躲避秦王追殺的人本處在地位發生截然不同轉變的巨大恐慌之中,隱姓埋名度日,仍舊是惆悵難安。 但是在他們看到張良如此鍥而不舍地‘追過來’,始終不放棄,張良像是黑夜里的一點螢火,給他們帶來了一些希望。 這些人一一和張良見了面,敘舊,給他財物支持。 這一年春日里,張良來到了臨淄城里。 之所以選擇在臨淄城中定居,是因為張良發現,這臨淄城里,有個極大的優勢――亂。 秦王滅了四個國家,對王孫貴族也并不愿意留情。他的敵人,都在逃跑。 當時天下人心目中的天下,就那么大點地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