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扶蘇覺得,用二十萬兵馬去攻打楚國,根本就是逞個人之威風。
有些話雖然沒有擺在明面上說,但是事情的真相如何,眾人也都是心知肚明。
這下就是李信,也不得不服了。
因為太子提出的主張顯然是能夠讓秦軍的傷亡數量大大降低。
沒想到,太子這么年輕,這打仗的作風竟然有些像大將軍王翦。
在太子的主張中,秦國等候一年備戰所帶來的利益要遠遠大于直接率兵二十萬攻打楚國。
李信低下了頭,他左顧右盼。
曾經阿諛逢迎嬴政的心意,贊同他李信二十萬攻打楚國的高官現在一個個都不說話了。
殿中又是一片沉寂。
扶蘇相信,只要嬴政心動了,一切都好說。
比起給自己一個機會來到朝堂上表現自己,扶蘇可不僅僅滿足于在文武大臣面前秀一下自己的想法;折服嬴政,讓他采納自己的意見,才能挽回歷史上那場損失慘重的敗局。
在歷史上,秦王政滅掉魏國,本來是在滅掉燕國之后的事情。
可是因為少了一個燕丹,少了一個荊軻刺秦,攻打燕國就像是拿木耒平地一般,根本毫無懸念。
燕國根本沒有阻擋的實力,更加沒有這樣的意志。
當強大的秦國打到燕國的家門口掃略一空,燕王喜只是帶著燕國百姓一路北上逃跑。
與此同時,攻打楚國的戰事,也被提前了。
扶蘇現在的想法就是拖,一來給秦國保留實力,二來給自己尋找機會。
在歷史上,明年的秦國將發動兩場傷亡慘重的戰爭。
其中一件現在就在發生,那就是王賁攻打大梁。
史書上沒有記載大梁的百姓到底因為水攻死了多少。只有‘王賁水攻魏都大梁,城壞,斬魏王假,魏滅亡。’
短短幾句話。
可是現在扶蘇知道的,大梁城里已經死了的不下五萬人。
更不要說等到城都被水攻壞了,大梁人又要死亡損失多少。
而另一件戰事,就是扶蘇眼下極力阻止的。
‘楚將項燕大破李信、蒙恬于城父,秦軍大敗,七都尉戰死。’
這個歷史記錄,短短幾個字,仍舊是非常可怕的。
在秦律中,對于將士帶兵出去作戰有著嚴格的規定,高級指揮官不可離開營地,陣前帶兵的最高指揮官只有都尉銜的將官。
而一都尉帶領的兵馬,有一萬人。
七都尉戰死,意味著有起碼七萬人的軍隊數量遭受重創。
可是拿這個死亡數量和當時李信、蒙恬帶兵攻打楚國的二十萬數據去比較,相當于秦國在攻打楚國的戰事上直接損失了一半兵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