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信頂不住了。
太子一開口竟然能說這么多,也因為他說的多,倒是顯得他對了。
李信只好將目光投向嬴政。
嬴政選擇李信,是因為現在他只能抽調出二十萬兵馬迅速攻打楚國。而只有李信有把握率領二十萬兵馬攻打楚國。
可比起李信的驍勇善戰,扶蘇明顯是個全才,可是要嬴政拿出四十萬兵馬出去,還是給他這樣的毛小子,嬴政還是不想。
因為不敢。
這可是打仗,動輒上萬人的生命。
作為一國之主,他要勝利,也要為國中子民負責。
“太子所言,言辭犀利,說理透辟。打仗前,就要做好未來管理的準備,打仗時,同樣要考慮軍隊后方陣地民眾安撫的問題。”
“可是以我秦國如今的兵力,只能拿出二十萬兵馬。而楚國已經做好了隨時進攻我秦國的準備。”
“誰能用二十萬兵馬攻打下楚國,寡人就派誰掛帥伐楚。”
李信聞言,自然大喜。
“我去!”
李信毫不猶豫就答應了此事。
李信敢提出用二十萬攻打楚國,一是因為他本來就有一定的實力,二則是李信早就做好了用二十萬攻打楚國的計劃。
他還是要用長途奔襲的戰略,戰略要機還是在于一個‘快’字。
李信從這種戰術上吃了不少甜頭,屢試不爽,他自然也是有自信的。
“君父,臣可以用十萬的兵馬,在楚地加強邊防,抵擋楚國的進攻,為秦國準備充足的時間,只等一年之期滿。到時候楚人已經失去戰意,而我秦國則兵馬糧草俱足。”
“一旦四十萬兵馬準備充足,我秦國攻打楚國,到時候就有十足的把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