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們只是先行開路的騎兵,沒帶任何攻城器械,就連糧道都還在大后方。 只能先等大部隊趕到,也是哈密這里太窮了,人口太少,騎兵先頭開路,幾乎啥都沒碰上,就真的一路跑過來的,順帶掃到了幾座漢人村鎮(zhèn)。 一直靠近哈密城,聚居的村鎮(zhèn)才變多起來,散居部落也開始變得更密集。 翌日,騎兵開始掃蕩哈密周邊村莊部落。 這個時空的哈密,發(fā)展模式比較奇怪,既在局部地區(qū)建立城市,地方上也有部落村莊散居,而且中間還穿插了大批漢人移民村落。 這些村落多為滿清和準噶爾對峙時期,被從甘肅強制搬遷移民過來,主要用途是為了戰(zhàn)爭的軍屯,你可以當成是滿清軍戶。 明軍騎兵沿路掃蕩過去,見到“回民”部落村莊,里面首領貴族全部屠殺,平民則不去打擾。 大明都要征討西域了,自然不可能再留著這些宗教神棍,還占據(jù)了西域九成以上土地的不穩(wěn)定因素。 能通過戰(zhàn)爭,一波全清干凈了最好。 即便投降的,能砍就砍,砍不了打散了遷到其他地方。 明軍積蓄了幾年的軍糧輜重,也不需要這些家伙主動投誠,給玉素布機會那是他先前主動投誠歸附,可以讓大明省下不少功夫。 當明軍騎兵一波掃蕩過去,許多“回民”部落村莊的貴族,紛紛往哈密城聚集逃竄,也有些往更西邊的吐魯番奔逃。 那些夾雜其中的漢人村落聞聽消息,紛紛自帶武器干糧,跑去明軍扎營地投靠。 他們都是滿清時期被移民過來的軍戶,如今聽聞滿清朝廷已經(jīng)沒了,現(xiàn)在是漢人皇帝坐天下。而且沿路經(jīng)過的商人都說,現(xiàn)在坐江山的漢人皇帝是個明君,對百姓極好。 不過數(shù)日間,哈密周邊的村莊就被掃蕩了一遍,許多僥幸逃散的貴族聚集哈密城。 除了消耗哈密的糧草,也讓哈密城進一步人心浮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