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話音未落,他的兒子伊薩克問道:“那條件呢?我父親是大明的哈密衛指揮使,也是準噶爾冊封過的哈密伯克,更是所有哈密回人的汗王,要我們投降,得有足夠的條件。” 親信屬下被從哈密城派出,前往與明軍先鋒談條件。 一去就是兩三天,回來的時候是跟著明軍先鋒騎兵一起,帶回的消息也是讓玉素布眉頭緊皺。 “沒有任何條件,而且還要我帶著妻兒一起前往南京,不許帶私兵奴隸,只許帶五車浮財。”玉素布滿臉陰沉。 在他身旁,年輕氣盛的伊薩克更是怒火中燒,臉都憋得通紅:“漢人皇帝簡直欺人太甚,他真當我哈密回人是泥捏的嗎?” 嗯……還真就是泥捏的,之前準噶爾與青海和碩特的戰爭,哈密雖然不是戰場,卻也是第一前線。 整個哈密都被喪心病狂的噶爾丹策零打爛了,這里的人口要么逃亡到了漢地陜甘,要么就被填在了戰場,或者遭了兵災人禍損失甚重。 如今的哈密人口雖經過幾年恢復,卻依舊沒能恢復到全盛時期的一半,而且這里面還加上了漢民人口。 對,就是漢民人口,不是奴隸,哈密回人的實力損失太大,已經有些干不過漢人“奴隸”了。 玉素布害怕朱皇帝,對漢人商賈不敢欺壓,但他對哈密內部的統治,可一點不手軟。 如此幾年下來,哈密大片地區都是荒蕪人煙,地廣人稀,漫天戈壁黃沙。 八千大明龍騎兵一路北上,除了遇到零星游散的回民部落,以及幾座漢人堡城,其余全是被放棄的城鎮廢墟。 親信屬下看著暴怒的小伯克,連忙跪地說道:“那些漢人的將軍說了,哈密衛本就是中國故地,哈密衛又被中國皇帝冊封……君要臣從,臣不得不從。” 后面兩句,用的是漢話,雖然復述的很生硬,但玉素布是懂漢語的。 玉素布盛怒之下,此刻卻驟然冷靜下來,只冷著臉從哈密城頭,向著城外裝備齊全的八千明騎望去。 單單是明軍軍容肅整,就讓他心頭莫名發寒。 這幾年靠著收取沿路商稅,雖然收的并不高,但也還是賺了不少,這么多錢除了日常花銷奢靡,他也有操練武裝軍隊,修筑城池堡壘。 也不知是不是在自我安慰,玉素布喃喃道:“漢人來的都是騎兵,我的哈密城堅墻厚,漢人是打不進來的!” 伊薩克連忙點頭:“父親說的是,漢人來的都是騎兵,而且只有八千,連輜重都不帶。只要我們堅守哈密城,就能讓漢人騎兵自行退走。若是他們執意不退,我們也可出城主動迎戰,屆時我哈密以逸待勞,漢人卻人困馬乏,必定一戰功成。甚至于,或許還可順勢南下,跨越漢人的玉門關,奪取漢人在西域的大片土地。” 這都還沒開打,就已經開始做夢了,還敢肖想更東邊的甘肅漢地。 玉素布憂心忡忡的從城墻下去,而先行快馬來到哈密的八千龍騎兵,眼見玉素布真的不乖乖獻城投降,連忙后撤安營扎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