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當然,這場戰爭英國人雖然打贏,卻也不是沒有代價的,北殷十三州的稅收進一步加劇,已經有不少人開始隱隱有所不滿。 若非現在法國人忙著支持奧斯曼,跟俄羅斯蠻子打仗,或許英國人的十三州真得提前發生變故。 但應該也撐不了幾年了,保不齊朱皇帝還在位的時候,能看到米利堅提前誕生。 考慮了半個多月,朱伯域找到了自己的父皇:“父皇,兒臣想要前往天竺。” “你想清楚了?”朱怡炅并不意外,“可想好要攻占天竺的哪里?” 朱伯域早就研究透了,說道:“兒臣打算攻占天竺的奧德蘇布立國。” 朱怡炅很欣慰:“你卻是挑了處好地方。” 奧德蘇布,就是奧德王國了,現在還沒有公開建國,因為莫臥兒皇帝還沒寄,但奧德總督薩達特已經在兩年前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 作為一個地方省份總督,居然傳位給兒子,還不許中央朝廷派遣官員去奧德地區。 這就是實質上的割據了,朱伯域看上這里,沒別的原因,就在于這里有恒河兩條主脈橫跨,水運交通極為方便,又與孟加拉總督府相連。 朱怡炅不許他兒子染指孟加拉,但孟加拉以西接壤的地區就不用管了。 先攻占奧德,既可以與孟加拉連成一片,通過貿易得到大明這邊的支持。還能與孟加拉總督府互為戰略犄角,共同對抗蠶食莫臥兒的疆土。 朱怡炅問道:“打算什么時候去?” 朱伯域說道:“兒臣打算明年就出發。” 不早點去的話,朱伯域怕自己舍不得南京的繁華富貴,而且他也要最后陪伴一下自己的母親。 朱怡炅說道:“孟加拉總督府距離中國雖然不算太遠,但太偏了,走海路和陸路都不容易能到,漢人移民就算再窮困,也很少有人會愿意去孟加拉。所以,你要去天竺的話,只能依靠高官厚祿,看能不能騙……騙一些了無牽掛的漢人前往。這些漢人會成為你在天竺的根基,也是你未來統治那里的基本盤。” “兒臣明白,關于天竺那邊檔案,兒臣已經悉數翻閱過。”朱伯域說道,“那里的土地全部掌握在貴族、皇帝的手里,采取的也是類似隋唐門閥世族的統治。要控制占領那里,短時間內都不能換掉那里的官員,只能暫時融入他們。再多多興建學校,還有孔子廟、關公廟……沿海的媽祖廟都可以修建一些,兒臣聽說那里的種姓制形如宗教,或可用中國的宗教進行替換。” 朱怡炅點頭:“你有自己的想法最好不過,你在北天竺也無需擔憂外敵,只用操心如何對付那里的土邦貴族。孟加拉總督府可以與你互為犄角,但孟加拉總督府不可能為你提供太多支援,最多就是一些貿易上的協助。” “兒臣明白。”朱伯域點頭。 朱怡炅又說:“你去天竺的軍隊,朕會從廣西調撥五千與你,他們今后就是你的秦王衛。等你去了天竺,他們的軍餉賞賜,今后由你自己解決,朝廷不會給你發銀子。你若是要擴軍,也可自行與廣西招募,能招多少人看你自己本事。” 廣南省這些年下來,已經幾乎鬧不起來,廣西的壯民也許多都配合改土歸流,逐步融入漢人縣鎮。 所以在廣西的許多駐軍,基本都無用武之地,正好可以從中裁撤一部分,給朱伯域當藩王衛,而且戰斗力也無需擔心。 朱怡炅想了想,又補充道:“北天竺多為平原,你可以再從皇家馬場挑出一千戰馬過去,不必擔心水土不服的問題,這些戰馬都是從天竺買來的。還有孟加拉總督府那邊,你可以去問問張廣泗,看他愿不愿意跟隨你去西邊打江山。” 張廣泗現在在孟加拉,被朱皇帝賜了一個都督府的官職,但他的頭就到這兒了。 因為后面沒得立功了,張廣泗自己也知道,他現在正值壯年,滿腔抱負和一身武藝無處施展,若是朱伯域去找他,還真不好說。 一個是前途基本到頭的都督官,而且與縣令其實差不了多少,另一個是跟著藩王做頭號大將親信,跟著裂土封侯,哪怕是藩國的侯。 孰輕孰重,全看自己掂量。 接下來一月,朱伯域先跑去陪伴母妃,訴說自己將去印度,母子兩個今后可能都不會再相見。 至于朱皇帝這邊,則是正式下旨,對藩王就藩做出回復,他要復辟前明初年分封諸王的傳統。 百官驚訝過后,很快便接受了,不僅是皇帝的權威擺在那里,還在于裂土封王的地方不在國內,而在天竺,還不屬于任一總督府轄地。 所有土地全靠藩王自己去打,這就很有意思了。 朱怡炅明顯是在拿兒子做實驗,印度太大了,人口也太多了,那里的統治模式已經僵化。 中國要實現殖民統治,起碼也要上百年,都不一定能消化掉北印度,這分封開拓就是一次嘗試了。 能打下來多少,全靠朱伯域自己。 秦王也有開拓之意,至于打不下來的地盤,就是孟加拉總督府今后殖民蠶食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