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就算這樣,他繼位的時候也不能大行操辦,連正常禮服都不能穿。 薛濱說:“第三條維持不變,天朝金銀銅幣可以與日本交易。這并非只有日本一家,南洋暹羅王國也已經接受我天朝銀幣。而且若比起鑄造精美,我天朝銀幣可比你日本白銀要好的多,便是你們日本幕府,也能從中有得賺。” 言盡于此,懂得都懂,無非是貪那點鑄幣利潤,幕府要是不顧及后果,完全可以用大明銀幣取代原本國內的白銀。 德川幕府此前不乏有見到過大明商人使用的銀圓,因為大明鑄錢精美,便是銅錢也比日本的銅錢更精致,銅料也更足。 許多日本商人雖然很討厭大明商人,但對于大明商人帶來的銅錢,還有一部分銀圓,倒是樂于接受。 薛濱繼續說道:“第四條,蝦夷大島為我大明國土,而九州、伊予二島……可以不用全部割讓,甚至伊予島也不用割。但伊予島的別子銅礦,我天朝會在其中設立鑄錢監。所有鑄造銅錢,可用于流通日本,而且會付給你們對應銀子。至于九州島,其中鹿兒島百姓,盡皆心向我天朝大明,理應在此設立鹿州縣。” 水野忠之沒有猶豫,再度點頭:“可以。薩摩藩……不,是鹿州縣百姓既然心向天朝,那自然理應歸附天朝大明。” 能保住伊予島全境,九州島大部,對于幕府來說已經比此前全部割讓,要好得多了。 這些人還不知道,其實朱皇帝一開始要的就一個蝦夷和鹿兒島,就連鹿兒島也只是想設置一處海外驛站。 卻不想,薛濱這家伙竟然獅子大開口,不僅割走了鹿兒島,就連伊予島的別子銅山,也順帶著摟草打兔子。 進三步,退兩步,德川幕府還覺得自己賺了。 也是在于薩摩藩的島津本家幾乎團滅,只剩一個在江戶的病秧子島津繼豐。 回頭找個借口,要么轉封,要么病逝。 反正一個病秧子,什么時候病死了也不奇怪,而且正好沒有后代,有借口絕嗣撤藩。 天守閣的一番和談之下,明軍提出的條件,幕府全都悉數答應。 不過臨了最后,幕府也提了個條件,那就是明軍必須把天皇、上皇交還幕府。 明軍同意了。 那位此前半月都在做夢,能夠借助明軍的手,奪回大權的日本上皇,就這么被明軍給賣了。 賣了400萬兩銀子和兩塊地,外加全國開海,也算賣了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