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不僅安娜沙皇叮囑的雅庫茨克督軍區,沒能從中國手中拿回來,而且還徹底激怒了中國皇帝,為帝國在遠東招惹了一個強勢的敵人。 最重要的是,中國也沒有他們想象中,那么貧窮落后,反而強大的令人恐懼。 比龍回到自己的房間,來回踱步細思片刻,拿出紙筆寫道: “在沙皇俄國的遠東,西伯利亞南部,有一個強大的帝國。他們自稱不是契丹,或許可能真的不是契丹。因為歷史中的契丹,可不像這個大明中國,它的強大幾乎讓人感到窒息……” “大明中國的都城,也不在曾經滿洲契丹的北京,而是在更南方的南京城。這里的富庶繁華,要遠遠超出莫斯科與彼得堡,我認為,就算是法國的巴黎,也不過如此。整個城市的人口很多,據他們的官員所說,這座城市人口已經超過了一百萬。這已經相當于俄羅斯帝國十五分之一的人口了……” “中國的皇帝,睿智而又殘暴,他不容許任何人對其進行欺騙,我只是為沙皇陛下辯解了幾句,對方便下旨將使節團的成員,所有人的雙手拇指砍去……” “中國皇帝居住的宮殿名叫紫禁城,這里的城墻比莫斯科舊都的城墻還要高。宮殿的屋頂飾有金漆彩繪圖案,地面‘按韃靼習慣’鋪著花卉鳥獸圖案的地毯。中國皇帝的寶座高高在上,寶座左右兩方是鍍金的欄桿,雕著各種圖畫和蛇。在中國,似乎只有皇室貴族成員,才能穿黃色的衣服,我覺得沙皇陛下或許也可以效仿……” “在中國的南京城里,這里的人口不僅很多,而且全都非常富裕。即便是普通的自由民,也都能穿戴華麗的衣服。而那些低賤的農奴,同樣也被允許進城,購買日常用品與販賣交易……” “南京城里,還有一座很高的佛塔,這座佛塔的高度,即便在全歐洲,也找不到第二座比它更高的……” “中國也不止這一座南京城,其它我還見到了沈陽、天津、揚州、兗州……等等很多城市,這些城市無一不是繁華富庶,而且人口也不比南京城少太多。我問過中國的官員,中國到底有多少人口,他們說已經超過了一億人,這簡直無法想象……” “中國的軍隊同樣十分強大,也很精銳,他們的武器中火槍的比例很高。而且,這里的戰馬似乎也非常充足,我在南京城幾天之內,就不止一次的見過,有商人乘坐完全由戰馬來拉車的馬車。這些中國的商人,還雇傭了許多外國的奴隸,作為自己的侍衛和家奴。若是能將南京城奪取,這里的財富足夠幫助帝國再度擴軍十萬,甚至擊敗波蘭,與法國共同稱霸歐洲……” “中國的皇帝已經與英國、葡萄牙、荷蘭、西班牙結盟,他們在歐洲并非沒有盟友。帝國一旦與中國開戰,必須在歐洲防備四國的進攻,而且最好也能找到足夠多且強大的盟友……” “在中國招待外國使者的藩館墻面上,掛了一張地圖。我詢問了中國官員,他對我說,這是中國皇帝的帝國版圖。中國的疆域面積,遠遠超出我們的預計,帝國繪制的地圖必須更新了,中國沒有那么渺小,他們很龐大。而在中國的周圍,已經有很多小國,都向中國的皇帝俯首稱臣,這不是個好消息……” “帝國暫時很難與中國對抗,不過好消息是,中國與帝國的距離很遠,中間相隔一個西伯利亞,這里的寒冷便是連那些殘暴的哥薩克也只能緩慢推進。中國皇帝已經向帝國正式宣戰,并且禁止任何國家與帝國貿易,帝國與中國皇帝的矛盾幾乎不可能緩和。但中國軍隊適應不了寒冷氣候,所以中國軍隊不可能在西伯利亞大規模開戰,我認為當下應該優先對西伯利亞的哥薩克,提供更多更強大的武器和裝備,守住這里的督軍區……” 比龍一番洋洋灑灑書寫下,既透露著對南京富庶的貪婪,也有對中國強大的忌憚。 尤其中國皇帝的強勢,那些使節團成員的慘狀,更是讓他深深感到畏懼。 只能在給安娜沙皇的書信中,盡可能的勸諫對方不要沖動,能守住西伯利亞的殖民地就算成功。 畢竟,俄羅斯那么多強大且不可力敵的敵人,到最后不還是一一被俄羅斯人,要么耗死了,要么就熬死了。 比如曾經的瑞典小獅子,單挑沙俄諸國聯軍,愣是沖的沙俄險些抵擋不住,也真的沒擋住,直接被沖進老家,然后因為受不了嚴寒氣候,再加上戰線拉的太長,最終導致戰敗。 實際上,沒有比龍的勸諫,這位安娜沙皇也不會對中國動兵,因為馬上第四次俄土戰爭就要爆發了。 然后沙俄將被奧地利與法國人,狠狠在戰場上一課,明白外交關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