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夏威夷既有美洲所沒有的豬類牲畜,又有美洲土豆與紅薯,還與大明臺彎府的番民部分語言共同,這本身就不是什么巧合。
另一時空的歷史考證中,已經證實夏威夷原住民,其實就是波利尼西亞人,他們的始祖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東南亞、臺東地區都有他們的血緣近親,新西蘭被荷蘭人發現的毛利人土著,同樣也跟他們同屬一個語系。
康子斐他們所驚訝,夏威夷土著飼養的野山豬,之所以在美洲沒有,那是因為這些當初夏威夷土著的先祖坐船遷移時帶過來的牲畜。
而且,在近幾年的考證中,還進一步從中國發現了紅薯的原始痕跡,距今起碼超過了五千年,比美洲紅薯年限要更早,這也讓人懷疑是不是美洲的紅薯其實也是亞洲這邊傳播過去的品種。
這些夏威夷土著會將另一時空的英國探險船,還有現在的大明遠航大帆船,當成龍諾之神的化身,可能就是在于他們的龍諾神,就是從當初運送他們登島移民的船只演化而來。
這也可以變相解釋,為啥龍諾神一年才回來一次,而且很快就離開,并且還會帶來豐收。
康子斐帶著船隊又在島上住了半個多月,不僅觀察島上土著的語言風俗,還派出船隊前往島嶼周圍進行探索。
夏威夷大島很大,比耽羅縣要大的多,足足達到了臺彎府的四分之一面積還要多一點。
通過派出船隊向外探索,很快又在西北發現了五座其它島嶼,距離最近,面積第二大的島嶼就是茂宜島了,只有夏威夷大島的五分之一不到。
余下靠近的幾座島都比茂宜島更小,那座后世被清朝稱為檀香山,就連孫先生都曾在此商議舉事的瓦胡島,也在探索艦隊發現的五島之一,只是距離很遠。
再往西北的可愛島和尼豪島,探索艦隊沒有繼續深入,因為距離太遠。
當然,真正讓康子斐轉變態度的,還是在于他在大島上看到了檀香木,這里的檀香木居然多到被土著拿來作為燒柴做飯的工具。
這簡直是暴殄天物啊!
大明中國的檀香木市場,需求量長期居高不下,尤其廣州的檀香木更是幾乎被炒到了天價。
就這還是英國人為了扭轉貿易逆差,不停砍伐南洋地區的檀香木,將其賣給中國商賈,但這樣還是不夠。
歷史上,夏威夷島的土著正是靠著與英國人販賣檀香木,換取了英國人的軍事援助,從而迅速統一了夏威夷諸群島酋長,并建立起了實質意義上的夏威夷王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