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夏威夷,這個名字最初來自于廣東人,屬于粵語直譯。
在徐繼畬《瀛寰志略》里,夏威夷被叫做“阿歪?!?,而魏源的《海國圖志》里則叫做“阿瓦希”。
直到清末,李鴻章在天津會見夏威夷國王卡拉卡瓦時,還在管夏威夷叫“夏威仁”,也叫檀香山國王。
因為這里的檀香木特別多,清朝甚至為了夏威夷的檀香木,專門往這里派遣了駐島使節(jié)。
當(dāng)然,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歐洲都是管夏威夷叫做三明治群島。
歷史上,那位發(fā)現(xiàn)了夏威夷群島的英國航海家,與現(xiàn)在的康子斐運(yùn)氣一樣好,都正好趕上了島上土著過龍諾節(jié)日。又因為船上的桅桿等結(jié)構(gòu)與祭祀器具很像,而被當(dāng)成了龍諾之神的使者,受到了土著們熱情的招待。
直到這位航海家因為探索航線缺水?dāng)嗉Z,當(dāng)年又回到夏威夷補(bǔ)給……夏威夷的神俗,龍諾之神只會在次年節(jié)日回來,其它時間回來只會帶來饑荒和旱災(zāi)。
然后,這位航海家就被憤怒的土著“弒神”了,還被做成了木乃伊。
阿萊伊阿拉派與祭司已經(jīng)基本篤定康子斐他們是龍諾的神使,而那些大船就是龍諾神力的化身,連忙親自上前帶頭拜服:“龍諾之神,在此歡迎您的歸來,我們會為您和您的使者準(zhǔn)備祭品、糧食和美妙的樂曲?!?br>
龍諾是自然之神,代表農(nóng)業(yè)、豐收和音樂,所以肯定也得拿出音樂和糧食來歡迎他們。
康子斐雖然聽不懂,但還是輕車熟路,按照先前與印第安人交流的方式,先是送上了一把鐵斧與一條絲綢織衣,棉布已經(jīng)用完了,又以手語形容這些物件的用途與表達(dá)善意。
阿萊伊阿拉派似乎理解了,起身派了一名土著士兵上前。
對方先是接過斧子,朝著自己的木矛上一砍,直接就給砍斷了,頓時驚訝于斧子的威力。
土著士兵又接過那條“精美”的絲綢織衣,這似乎是送給酋長的,連忙跑回去恭敬遞送上去。
阿萊伊阿拉派接過織衣,伸手細(xì)細(xì)撫摸:“好柔軟的衣服,而且如此漂亮,簡直比我們的衣服還要好看?!?br>
一旁的祭司也說道:“這一定是神使從神國帶來,只有神靈才能穿的神衣,現(xiàn)在他們送給了您,這是龍諾神對我們部落的友誼,擁有龍諾神的神力和庇護(hù),你一定可以擊敗其他島上的酋長?!?br>
康子斐見這幾個土著酋長接受了禮物,隨即用手比劃,要求可以進(jìn)行交易物資。
在殷洲補(bǔ)給的物資還很充足,但有不少都是玉米和土豆,這些也是當(dāng)?shù)靥禺a(chǎn),是后來才被歐洲殖民者帶到的亞洲和歐洲本土。
船員們吃了一個月玉米土豆,都快吃吐了。
第(1/3)頁